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与应对措施探讨论文_陈凌弋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与应对措施探讨论文_陈凌弋

(蓬安县罗家中心卫生院 四川南充 637881)

【摘要】目的:探究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与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中药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中药应用的安全性,提出对应的应对方案。结果: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当为20(35.7%)例;中药炮制方法欠缺为16(28.6%)例;中药的用法用量不当为10(17.9%)例;未能进行辨证施治为7(12.5%)例;其他原因为3(5.4%)例。结论:针对中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有效加强其辨证、煎煮、炮制、配伍等方面的合理操作度,加强中药的使用安全性。

【关键词】中药临床应用;合理用药;安全性;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015-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afety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ational us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clinic.Method From June 2015 to March 2017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56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our hospital,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reasons for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nalyzed,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pplication,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Result The improper use of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20 cases (35.7%); the lack of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method was 16 (28.6% cas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sage improper for 10 cases (17.9%);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12.5%) of 7 cases; other reasons for 3 cases (5.4%). conclusion In view of the irrational factors existing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rational operation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decorating, processing and compatibility are effectively strengthened, and the safety of the use of Chinese medicine is strengthened.

【Key words】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ational use of drugs; Safety; Adverse reactions

近年来,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变得极为广泛,中药现在主要被划分为中药材和中成药,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其用药安全性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1]。中成药对患者的反应小,方便快捷、疗效显著,使得其在临床上的使用量大为增加,其药品的种类以及药材复杂程度的增加,如果发生无用或者不合理的使用等均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其治疗效果也有不利的影响[2]。加强中药使用的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已经刻不容缓,针对存在的不良反应,对用药安全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显得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就是为进一步探究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与应对措施,对我院使用中药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56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研究资料总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研究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中药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在20~69岁,年龄均值为(36.25±3.14)岁。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

1.2.1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当 一般来说,中药与西药的合理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是如果两者之间不合理配伍,联合使用不当就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

1.2.2中药炮制方法欠缺 中药炮制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临床的治疗效果,保证中药的质量,降低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但是如果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相关的操作或程序不规范,尤其是一些毒性较强的药材,很容易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且中药炮制的工艺成百上千,工艺不同其药效也千差万别,对于炮制者的操作手法也是极大的考验。

1.2.3中药的用法用量不当 中药的使用方法以及用药剂量不当也是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之一,有些药物有毒性作用,一次使用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均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炮制后的马钱子通络止痛、散结消肿,患有健胃的效果,但是生用其毒性较大,需要控制每日用量。

1.2.4未能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在进行疾病的治疗时,讲求辨证论治,如未能进行相关的辨证用药,而进行盲目使用,未能注重患者体质、药物过敏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发病季节等的情况,可增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各种原因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

1.4 数据统计分析

所有研究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在本次研究的56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因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当引起不良反应者为20例,所占比例为35.7%;中药炮制方法欠缺引起不良反应者为16例,所占比例为28.6%;中药的用法用量不当引起不良反应者为10例,所占比例为17.9%;未能进行辨证施治引起不良反应者为7例,所占比例为12.5%;其他原因所致不良反应者为3例,所占比例为5.4%。其中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当所占比例与其他方面原因相比P<0.05,有统计意义。

3.讨论

中药在使用过程中音译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就是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当、中药炮制方法欠缺、中药的用法用量不当以及未能进行辨证施治等,针对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来解决[3]。

(1)在中西药联合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严格防范不合理的配伍发生,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剂量以及合理性等因素充分考虑进去。必要时对患者进行监测血药浓度,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在炮制的过程中应该严格规范其操作流程,严格把控辅料的质量、炮制药材的火候以及工序等,使得药效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告知患者药物的用法用量时应该严格掌控,详细指导患者的用药情况,同时医院药房应该加大对毒性较强中药的监管力度,对于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中药应该明确标注药物的煎煮方法和炮制要求。

(4)仔细判断患者的病情情况,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和病程等选择适合症状的药物进行干预,严格把握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盲目用药或者发生错误给药的现象,确保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在对患者进行中药治疗的过程中,应该详细认真的分析相关药物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减少或避免发生不良反应的的几率,对患者进行安全用药的健康教育,是患者的自我保护提升,进一步增加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文金,陈兰媚,欧阳海梅.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与应对措施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1):5-7.

[2]史利红.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应对方法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189-191.

[3]吉江华.探讨中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J].中国处方药,2017,15(02):64.

论文作者:陈凌弋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与应对措施探讨论文_陈凌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