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酸甜”的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文教育版)实验教材是以图片与文本相结合的方式来理解故事,体验对e的理解_狐狸论文

小学语文二年级“酸甜”的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文教育版)实验教材是以图片与文本相结合的方式来理解故事,体验对e的理解_狐狸论文

图文结合读懂故事,品读体验悟情明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明理论文,上册论文,二年级论文,义务教育论文,教学设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本解读】

《酸的和甜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课文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有八个自然段和与文本对应的八幅插图。课文源自《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葡萄》。《狐狸和葡萄》只写了“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课文《酸的和甜的》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增加了小松鼠、小白兔、小猴子三个学生所熟悉的小动物,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使故事更加生动,童趣盎然。故事的开始,小松鼠和小白兔听信狐狸的话,没有去尝试,认为葡萄是酸的,于是也跟着说葡萄是酸的。后来,小松鼠和小白兔听了小猴子的话,亲自尝了尝,结果葡萄竟然是甜的。“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是狐狸闹的笑话。狐狸用这种“精神胜利法”得到心理安慰,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于亲自尝尝,他们都将错过这一顿美餐。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多动脑筋,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教学。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借助图画,图文结合,深入体验揣摩狐狸、小松鼠、小白兔、小猴子的心理活动,思考感悟故事所蕴含的寓意。

【设计理念】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认知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文本源自生活,是现实的镜像,是思维的物化,是情感的流露。能否把固化的文字还原成鲜活的场景和直观的形象,是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的关键。二年级的孩子仍然以形象感知为主要形式,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入境始于亲”,因此,要利用好课文中的连环画,图文结合,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把抽象的语言感知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入情入境,自己仿佛就是文中的小松鼠、小白兔、小猴子,进行角色体验,想象他们的语言,体验他们的心理活动,置身于文本之中,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对文本的深层品读和领悟,在读懂故事的同时明白寓意。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第一学段阅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也就是让学生“会读”,从而“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感受语言的优美;关心自然和生命”。所以低年段的阅读教学,就要实实在在引导学生读通读顺句子,读出画面,读出情感。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从“会读”到“爱读、乐读”。基于这样的理念,《酸的和甜的》一课,在学生扎扎实实识好字写好字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读、教师指导读、师生合作读、评价读、分角色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充分实现由读通到读熟,再到读得有感情、读得有滋有味的训练过程。把读通课文和读好重点部分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培养语感,帮助学生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价值,使学生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学习目标】

1.认识“酸、葡、萄、狐、狸、串、迫、待、硬”9个生字,会写“串、兔、告、诉、狐、狸、候、颗”8个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葡萄架。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葡萄架)一串串葡萄高高地挂在葡萄架上,就在这葡萄架下,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酸的和甜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课件动画展示,一只狐狸跑到了葡萄架下。

咦,跑来了一只狐狸。狐狸跑到葡萄架下干什么?接着会发生什么事呢?赶紧打开书,读读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边看图边读课文,并在读课文的时候,用铅笔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它。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相机渗透识字的方法:借助拼音认识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请课文下面的小树叶帮帮忙。还可以看看图猜着读。

[设计说明:边读边圈画出生字,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借助拼音识字是学习生字一个好方法,既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又能对学生识字进行评价和引导,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

三、全班交流,识记字词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酸、葡、萄、狐、狸、串、迫、待、硬。

同桌之间互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识记带有反犬旁的字。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记住“狐、狸”这两个字的?再说出几个带有反犬旁的字。(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动物有关)

2.课件出示词语:酸的、葡萄、狐狸、告诉、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说。

先是全班同学齐读,再指名读。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狐狸”“告诉”两个词语,指导学生读好轻声,“狐狸”中的“狸”,“告诉”中的“诉”在词语中读轻声。

3.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借助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2)卡片打乱顺序,指名读生字,争取人人会读。

4.读通长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

(1)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2)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3)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指名读,重点指导读准字音。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形式识记生字,增加了生字与学生见面的次数,切实起到巩固识字的作用。借助识字卡片实行变序读;由词至句,在语境中巩固生字新词,提高了识字的效果。整个识字过程,扎实有效。]

四、仔细观察,写好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猴、狐、狸、颗”。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着四个字的笔顺和结构,并且让学生说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三个是反犬旁的字)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加深学生对这几个字的认识。

2.教师重点指导“猴”字,让学生观察在田字格中的占位,边说教师边范写。范写时,重点指导反犬旁的笔顺,提示字间架结构,指导怎样把字写美观。

3.学生每个字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4.实物投影反馈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价,根据实际书写情况相机修改指导。

[设计说明:让学生端端正正把字写正确,写规范,为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打下基础。]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接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引导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讲了狐狸吃不到葡萄硬说葡萄是酸的;小松鼠和小白兔不亲自尝尝,也说葡萄是酸的;小猴子尝了尝,结果葡萄又香又甜。

[设计说明:低年级阅读教学,同样要重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通过让学生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六、图文结合,读通全文

小组合作,借助插图,分段读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七、交流展示,巩固所学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读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听写生字:狐、狸、猴、颗。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感受“葡萄是酸的”。

(1)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狐狸的心理。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狐狸在干什么?把描写狐狸动作的句子画出来。

描写狐狸动作的句子:“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

重点指导读好两个“一会儿”,读出狐狸的焦急,体会狐狸在葡萄架下迫切想吃到葡萄的心情。

采取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狐狸想吃葡萄,但又吃不着葡萄时心里酸溜溜的心情。

(2)学习二、三自然段,体会小松鼠、小兔子的心理。

指导学生借助图画想象两个小动物的神态,读好他们心里想的话。

2.学习第四至七自然段,感受“葡萄是甜的”。

课件打出课文插图4及句子: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1)抓住重点词语“迫不及待”体会小猴子想吃葡萄的焦急心理。

理解句子中数量词“一串”和“一串串”有什么不同(“一串串”很多,“一串”只有一串葡萄)。

朗读指导:

将课件中的“一串串”“迫不及待”颜色变红。

引导学生重读“一串串”,读出葡萄的多,葡萄的诱人。

引导学生重读“迫不及待”,读出小猴子着急吃到葡萄的心情。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朗读做出评价,当学生读好的时候,说“你读得真好!我仿佛真的看到挂满一串串紫红色葡萄的葡萄架,仿佛看到急切想吃到葡萄的小猴子。”

[设计说明:抓住重点词语,品味语言,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且借助教师的评价,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体会文本的情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2)指导学生读好三个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小组内分角色朗读三个小动物之间的对话。读出小白兔着急又不肯定的语气,小猴子怀疑的语气。边读边想象当时三个小动物的神态、动作,心里是怎么想的,把情趣读出来。

(3)指导读好句子:“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课件出示句子: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让学生比一比,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读一读,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第二句话比第一句生动、形象。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说明葡萄一定很甜很好吃。

(4)指导读好句子:“啊!真甜。”

看到小猴子这么开心地吃葡萄,小白兔和小松鼠又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课文:小松鼠和小兔子见他吃得这么开心,也尝了一颗。啊!真甜!

指导学生读出两个小动物的开心。

学生读不好时,教师适时范读。

3.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中“硬”的含义。(硬说,非要说,狐狸吃不到葡萄非要说葡萄是酸的。)

[设计说明:读书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创设情境、抓重点词句、角色体验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对话,学词学句又理解了课文内容,使品味语言与体会思想感情理解寓意共同提升。]

三、拓展训练,明白寓意

1.说话训练:小松鼠和小兔子因为相信狐狸的话,差点没吃到这甜甜的葡萄。如果你是那只小猴子,你会对小松鼠、小兔子说什么呢?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劝告小松鼠、小白兔,说出课文的寓意:不能光听别人说,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

[设计说明:对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师不要讲什么道理,也不要让学生去谈收获,而是让学生对小动物说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有机会把自己体会到的用与小动物对话的形式表达出来。既感悟了文本,又运用了语言。]

四、讲演故事,体验情趣

1.创设情境,复述故事。

教师引导:连环画故事真有趣,我们一边看图,一边读读旁边的文字,就了解了故事的内容。要是没有了画旁边的文字,还能讲讲这个故事吗?

课件打出课文中的八幅图画,并配上音乐,指名学生复述故事。

2.扮演角色,表演故事。

四个小伙伴一组,分好角色,戴上头饰,在音乐的伴奏下,按照课文中的台词演一演故事。也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

[设计说明:借助复述、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再次走进故事,走进文本,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讲一讲,演一演,扎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指导写字,巩固生字

写写上节课剩下的生字“串、兔、告、诉”。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再描一个写一个。

六、梳理总结,拓展阅读

1.回归全文,体会寓意。(这节课懂得了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2.拓展阅读,课下读读《伊索寓言》这本书。

[设计说明:学一篇带一本书,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实现课内课外阅读相融合。]

标签:;  ;  ;  

小学语文二年级“酸甜”的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文教育版)实验教材是以图片与文本相结合的方式来理解故事,体验对e的理解_狐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