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实验室对仪器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论文_李荣

谈实验室对仪器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论文_李荣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中心 广州 510000

摘要: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否满足校准规范/检定规程或测试方法对设备的要求,直接影响着机构的资质能力及数据可靠性程度,因此计量确认对于校准检测机构而言,是至关重要,也是质量控制不可或缺的环节。

关键词:校准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溯源;计量确认

无论是高校实验室,还是企事业单位内部实验室,或者第三方校准检测实验室(以下统称实验室),仪器设备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仪器设备是否符合预期使用要求,紧密关系着实验室本身的校准检测能力、数据的可靠性,甚至机构发展的大动脉。

2018年3月1日发布的CNAS-CL01 2018版中的6.4.4:“当设备投入使用或重新投入使用前,实验室应验证其符合规定要求。”,6.4.7也指出:“实验室应制定校准方案,并应进行复核和必要的调整,以保持对校准状态的可信度。”这些要求便是CNAS对我们仪器设备计量确认的要求,实验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做好计量确认的管理。

首先,制定详细的溯源计划。实验室应当根据仪器设备台账,梳理出需要对校准/检测数据有直接或间接较大影响的设备清单,并制定周期校准计划,计划中应包含设备名称、型号、管理编号、校准方式、溯源机构、溯源周期、溯源要求等信息,其中溯源机构应选择具备该项目校准资质的机构,溯源周期应根据检定规程或仪器设备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制定及调整。溯源计划的制定是计量确认最基础的环节。

重点是溯源要求的制定,在制定溯源要求前,实验室应当全面分析每台测量参数、量值及指标要求,如精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不确定度等,要确保设备在认可、认定范围内的相关参数和量值均得到有效溯源,这是实验室数据准确的前提条件,避免出现有些参数“漏检”,抑或部分量程没有“检到”等情况。例如,某化学分析实验室一台恒温水浴锅的周检计划中要求校准温度点有:25℃,40℃,60℃,70℃,80℃,而实验室实际在开展纤维成分分析项目时,要使用50℃及90℃这两个温度点,因为溯源要求制定的不全面,导致这两个温度点没有“检到”。

其次,按照溯源计划执行计量校准。实验室应按照溯源计划严格执行,如无法按照原计划实施,应及时进行调整,一般会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原溯源机构因某种原因无法继续提供校准服务;第二种,无法按照原计划日期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第一种情况,实验室应该重新选择符合要求的机构(合格溯源服务供应商),第二种情况,对于到期后的仪器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

在计量过程中,还会有一种情况就是不合格退检,对于此类情况,实验室应引起高度重视,应按照实验室故障处理办法,进行故障调查分析及必要的追溯,直到故障修复重新计量确认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第三点,对证书进行有效的确认。确认应包含三个当面:一,证书基本信息的确认:证书委托方信息、设备信息、校准日期是否相符,校准依据、校准所使用的标准器是否有误,以及证书是否有CNAS标识等;二,技术参数的确认,依据制定的溯源计划,与校准/检定结果做直观的对比,以判定是否满足预期使用要求,也就是我们的溯源要求;三,判断是否需要对校准因子/参数进行更新并实施。

之所以强调要做直观的对比,是为了确认更有效、更直接。例如,某台风速计的溯源要求对风速的要求是允差:±10%FS,计量证书的校准结果只给出了实际风速与指示风速,这就要求我们对校准结果进行适当的换算,计算出风速的误差,与允许误差做比较,判定是否满足±10%FS;同样,对于一些校准实验室,一些测量设备的技术特征会用等级、精度来表征,而计量证书可能只给出了标称值与实际值,并没有对等级、精度进行判定,这也要求我们根据相应的规程去查阅对应的等级、精度与最大允许误差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的确认人员不但要了解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熟悉相关的国际、国内标准,实验室认证/认可的相关要求,也要对计量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否对证书进行有效的确认,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设备的使用,所以证书的确认是计量确认的重要环节。

最后,记录存档,形成有效闭环。CNAS-CL01 2018版中6.4.13规定:实验室应保存对实验室活动有影响的设备记录。其中包含设备符合规定要求的验证证据。所以每一份仪器设备校准证书跟确认记录,都应作为仪器设备档案的一部分。

设备管理的计量确认工作,既是校准检测机构开展工作的必须,也是技术能力的体现,计量确认既是设备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对实验室整体质量的支持和贡献,实验室应结合自身特点,通过体系和制度将设备管理,尤其是计量确认与质量控制形成有机的整体,在计量确认管理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以及好的做法,都应及时进行归纳汇总,落实到我们的质量体系文件中。计量确认的概念是近些年来逐渐被校准和检测领域所采纳,在普及、规范、科学等方面还有很大的距离,需要广大校准、检测人员共同努力,使计量确认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CNAS-CL01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2]CNAS-CL06 《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要求》[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3]GB/T 19022-2003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S]

作者简介:李荣,男,设备管理副经理,工作单位: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论文作者:李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  ;  ;  ;  ;  ;  ;  ;  

谈实验室对仪器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论文_李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