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合并腘窝囊肿的临床研究论文_顾峥荣(通讯作者)

顾峥荣(通讯作者)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骨科 四川广安 638001)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合并腘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半月板损伤合并腘窝囊肿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合并腘窝囊肿,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显著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合并腘窝囊肿效果良好,应该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关键词】膝关节镜;半月板损伤;腘窝囊肿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9-0114-02

腘窝囊肿是一种在中老年群体中常见的骨科疾病,腘窝囊肿发病机制目前未有明确定论,普遍说法是由于关节液过度填充滑囊引起的额因为在腘窝囊肿附近具有大量的血管神经,采用常规开放式手术需要对较深的腘窝囊肿切一个大切口,显露面积大,刀口大,失血量较大,容易复发,引起较多并发症,局部容易黏连,膝关节受损,影响术后康复。腘窝囊肿常常会伴随其他关节内病变一起发生,半月板损伤就是腘窝囊肿引起的一种关节内病变。目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常见方法就是膝关节镜治疗,具有低复发率、手术创口小、费用低、失血量小、引起并发症少的特点,治愈率高,患者更容易康复,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院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半月板损伤合并腘窝囊肿患者进行膝关节镜治疗,临床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半月板损伤合并腘窝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年龄54~62岁,平均年龄(56.13±5.07)岁;男12例,女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2~61岁,平均年龄(54.03±4.28);男13例,女7例。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对照组手术方法。对照组应用经皮穿刺硬化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局麻之后,在囊肿长轴的表浅位置进行穿刺,穿刺到远端囊壁位置拔出针芯并抽取囊液,之后进行反复冲洗后拔出针头拔出,使用无菌辅料加压包扎[1]。

1.2.2研究组手术方法。研究组采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采用仰卧位进行麻醉,常规检查在标准前外侧进行,在前内侧置入医疗器械,处理半月板损伤,切除、修理撕裂部分,刨除脱落软骨,对关节内疾病进行处理。然后转入后内侧,对腘窝囊肿进行处理[2]。由于腘窝囊肿位置较深,可以利用刨刀进行钝性分离,扩大道口,流出大量液体后扩大切口,不切除囊壁。对膝关节进行加压包扎,术后限制患者活动。

研究组和对照组均在术后第2d进行膝关节康复训练,第2d可以行走,第3d可以出院,第7d后回院拆线。

1.3 观察指标

膝关节腘窝囊肿分级评分标准采用Rauschning 和Lindgren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定[3]。见表1。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χ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 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根据Rausehning 和Lindgren 腘窝囊肿分级法,研究组术后0级有14例,1级3例,2级3例,3级0例。对照组术后0级7例,1级5例,2级5例,3级3例。采用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合并腘窝囊效果较好,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腘窝囊肿不是独立性疾病,一般都会伴随有关节内疾病,本文主要结合半月板损伤合并腘窝囊肿进行研究,对于腘窝囊肿患者术前应行膝关节全面检查,确定膝关节内病变是否存在,对膝关节内状况进行检查和判断,有助于医生确定手术方式,制定合理适合的手术方案[4]。采用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合并腘窝囊肿适应如下症状患者:一是患者为成年人,二是术前对膝关节进行检查,发现伴有膝关节内疾病,例如半月板损伤等,腘窝囊肿与关节腔相关联。本文选取研究对象皆是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半月板损伤合并腘窝囊肿患者,伴有长期关节疼痛,并有腘窝包块,长期活动受阻。

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合并腘窝囊肿会有囊肿复发的并发症,作者经研究,有如下降低复发率的经验:一是尽量增大内口,必要时可以利用探钩横径比较测量,约在10mm左右,为了减少风险,刨削头口对准关节腔,对囊壁进行剥削时,不要将刀头伸进囊肿,范围在后纵膈内;二是剥削时遇到囊壁口很小并且紧密的情况,进行蓝钳切除,术后在囊腔内安放负压引流;三是患者具有较多膝关节内疾病且囊肿面积较大,在术后可能会有较高复发率,可以用刨削器在后纵膈打开3~4mm,对后内侧全部减压;四是为了防止术后伤口黏连,在术后1个月后在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手术医生如果医术高明,同时患者在术后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术后黏连等并发症可以有效避免[5]。

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合并腘窝囊肿提高治愈率,术后切口较小,并发症少,恢复较快的优势,但是,在进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时有几个注意事项,一是为了防止腘血管损伤,医生要在膝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操作;二是为了避免术后形成血肿,在手术过程保持视野清晰,要在术中术后采用射频刀止血;三是操作多采用钝性分离,避免损伤隐神经,切开皮下组织和皮肤,屈膝80°~ 90°进行手术;四是手术后按照常规安置引流管。

综上所述,在众多研究和试验中,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合并腘窝囊肿获得很好效果,受到肯定,能够提高腘窝囊肿伴随膝关节内疾病的治愈率,减少术后复发率合并症的形成,相比于常规开放式手术而言,能够有效减少软组织损伤,降低失血量,复发率低,患者更易恢复,费用更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势,应该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章宏志,韩琪,汤正学,等.膝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损伤合并腘窝囊肿治疗术中浸润注射混合镇痛剂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45(41):122-123.

[2]王祥猛,张民,席刚,等.关节镜下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窝囊肿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5,2(25):26-29.

[3]周才胜,梁杰,尚峥辉,等.漂浮体位下关节镜处理腘窝囊肿合并膝关节内病变[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 11(3):77-81.

[4]李颖智,刘晓宁,金海鸿,等.关节镜下内引流治疗成人腘窝囊肿[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6):599-601.

[5]叶如卿,陈先武.关节镜下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研究[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1):674-676.

论文作者:顾峥荣(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  ;  ;  ;  ;  ;  ;  ;  

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合并腘窝囊肿的临床研究论文_顾峥荣(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