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肥精品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合肥市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导则》编制探索论文_周璐

周璐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合肥城市建设的工作重心从量的扩张转向量质并重,更加注重城市的品质、内涵与细节,为了保障精品城市建设行动有序开展,特制定《合肥市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导则》,作为现有的相关管理规定等的补充完善。将导则编制中涉及的核心问题,包括适用范围、涉及相关要素、导则的引导方式进行系统阐述,从设计理念、技术内容、工作方法三个层面提炼出导则的主要创新点,

关键词:道路街面;绿化;道路附属设施;交通完善

1 编制背景

从2006年3月合肥市大建设首批工程动员大会以来,合肥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形象日渐清晰,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当前,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合肥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必须进一步完善提升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理念思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将城市建设的工作重心从量的扩张转向量质并重,更加注重城市的品质、内涵与细节,在“品质”和“特色”上下功夫,在精耕细作中提升城市品质。在合肥市精品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启动了精品城市相关导则编制的系统性工作。

2 导则编制中的核心问题

2.1 适用范围

《合肥市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适用于合肥市区范围内新建或改扩建城市道路沿线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指引或整治提升,重点对道路两侧视线可及范围内的道路街面、绿化景观和道路附属设施等各项要素提出设计引导和控制要求。

2.2 涉及要素

① 道路街面

包括道路交通功能的完善、优化道路与沿街地块的边界、道路交叉口、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与人行过街的改造提升,并将道路两侧视线可及范围内(含沿街建筑后退空间)的环境作为道路的有机整体进行一体化设计。

② 绿化

包括道路沿线的各类绿化带、交叉口绿化、退让空间绿化、入城口绿化、街头广场绿化及其它道路沿线的开放空间如闲置土地、停车场绿化。

③ 道路附属设施

包括交通站点配套设施、隔离设施、交通道路标识、公交站、公共非机动车停车、亭廊、座椅、垃圾箱、健身器械、公厕、人行道地面铺装、检查井盖、路灯、路缘石、变配电箱、艺术景观设施等。

2.3 引导方式

结合近年来合肥市城市发展客观趋势和国家对城市建设领域的相关要求,侧重针对城市道路沿线公共开放空间及要素的规划指引或整治提升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采用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并进一步提出在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的路径和方法,以期作为一本针对实操的参考手册,为指导合肥市规划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3 导则的创新点

3.1设计理念层面

导则编制的理念,不仅仅在于以改变城市粗放的规划建设方式,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的公共开放空间为目标,更在于从细节着手,以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为方向,提出更高要求,规划、交通、市政、景观、建筑设计等专业密切配合,统一设计,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城市发展的新成果。

3.2 技术内容层面

提出城市道路沿线公共开放空间整体性规划设计的核心目标:交通完善、街道完整等。

① 交通完善

城市道路空间应优先满足合理交通需求、市政管线铺设需求,确保所有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权益。强调路权分配应优先满足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的需求。做到:慢行优先、各行其道、各停其位、通行通畅。

以道路红线内的人行空间来举例说明。首先提出设置基本目标思路:步行优先、各行其道、优化出行、各停其位、美化设施。然后列出目前存在的主要细节问题:机动车停车占用人行道、电线杆等市政设施立于人行道中间影响通行、道路两侧无人行道影响行人通行安全等。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一、提出设置要求,除不设辅路的快速路外,城市各等级道路应设置人行道并给出不同道路等级的人行道单侧宽度推荐值;二、为防止机动车停车占用人行道,影响行人通行,应将路缘石高度控制至20—25cm,也可设置必要的阻车隔离设施,有条件的应采用绿化软隔离,如树池带、花箱等;三、划分道路两侧设施带,避免市政设施立于人行道中间;四、建议人行道高差尽量缓坡处理。

② 街道完整

将道路两侧视线可及范围内建筑退让空间与道路红线内空间作为完整街道空间统筹设计。注重道路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提升绿化效果,创造宜人的公共空间。从交通、休闲、交往、游憩等各种公共空间功能需求出发,为所有使用者提供舒适、品质空间感受。

按空间主导功能不同,将建筑退让空间分为一般性退让空间、商业建筑前的退让空间、居住小区的退让空间及人行道较窄的沿线退让空间等四类,结合沿线建筑情况对具体道路具体分析,增强建筑与街道的功能互动,创造特色多样的城市道路风貌。

③ 提出落地性强的实施保障方案

规划统筹引领,加强质量控制。道路沿线公共空间涉及多个管理、产权单位,由道路建设单位随路统筹设计、施工,规划局负责重点道路设计阶段的统筹协调,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对沿线公共空间规划设计重点项目进行研究、策划、引导,与道路施工建设同步实施,建立规划管理服务体系,形成有效的方案预审、咨询、论证和审查机制。实行“一项一验收、一路一评定”工作制度,形成书面验收资料,综合验收后随竣工文件一并移交产权单位。

3.3 工作方法层面

① 总结已有的经验

本导则在合肥市开展精品城市建设、城市道路沿线综合整治、背街小巷美化提升、绿化提升行动的经验及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基础上,充分学习借鉴沪宁杭等城市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管理方面的先进实践经验,通过实地考察深入的进行案例研究总结,结合合肥的地域特点及相关要求进行编制。

② 开展试点工作

现状已有城隍庙、淮河路步行街、宁国路龙虾街、女人街、肥西路 IT 街、桐城路花卉 一条街、1912、罍街等特色街区,近期市级层面拟重点提升、改造、建设“十大特色街区”,各区申报打造特色街区、精品道路。

4 结语

在精品城市建设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导则的引领作用,对建设项目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引导,切实将精品城市建设作为城市持续性的重要工作不断改善。

论文作者:周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  ;  ;  ;  ;  ;  ;  ;  

基于合肥精品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合肥市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导则》编制探索论文_周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