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内蕴的共产党人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论文

《共产党宣言》内蕴的共产党人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论文

《共产党宣言》内蕴的共产党人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李 庆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

摘 要: 《共产党宣言》 (以下简称 《宣言》)作为具有鲜明政治立场和阶级属性的共产党人的党纲,内蕴着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追求。 《宣言》树立了共产党人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明确了共产党人矢志为民的初心,坚定了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的忠诚信仰,传递出共产党人务实的实践品质。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追求在 《宣言》中得到具象表达,表现为批判革新精神、自觉担当精神、彻底革命精神、辩证理性精神、无私为民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在强调不忘初心,统筹推进 “四个伟大”的新时代, 《宣言》内蕴的共产党人精神对于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升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践行担当精神觉悟,弘扬新时代艰苦奋斗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时代价值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这部“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的新的世界观”的著作自公开发表以来,在世界各地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现了数千个版本,在各国广为传阅和研究。《宣言》的问世,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行动指南,开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局面。《宣言》作为具有鲜明政治立场和阶级属性的共产党人的党纲,有其自身的理论特色和精神实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宣言》经久不衰的魅力,不仅在于思想的科学性和理论的彻底性,更在于《宣言》本身所散发的精神光芒。在探求真理过程中,正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首的共产党人以及真理本身所蕴含的精气神,鼓励着无数的共产党人毅然决然为之不懈奋斗,也正是这种精神鞭策共产党人为人类解放事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勇于探索、敢于牺牲。正如列宁所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1](P93)因此,对共产党人的第一个纲领《宣言》,我们应该从多维视角透视其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我们需要时常温习。除此之外,我们更应当关注《宣言》内蕴的共产党人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全面地揭示《宣言》对世界人民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调查结果显示(表2),施肥能明显提高四方竹的出笋量,施用的肥料类型不同,对出笋的影响不同,但出笋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处理Ⅲ)出笋量最多,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2个处理(处理Ⅰ和处理Ⅱ)间施肥效果十分接近。试验结果表明,施有机肥更能促进竹林发笋[3-4],可能是由于谷壳覆盖,改善了土壤的水热条件,从而促进了发笋行为,且发笋时间相对其他几种处理都更早一些。

一、《宣言》内蕴着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追求

《宣言》的诞生以及它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过程中都内蕴着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追求,是共产党人革命的精神风向标。《宣言》内蕴的精神启蒙着当时和后来的每一位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第一,《宣言》树立了共产党人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宣言》诞生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时期,工人运动频繁爆发,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工人运动收效甚微。工人运动的失败急呼科学革命理论和革命纲领的指导,《宣言》应运而生,这一诞生过程注定《宣言》天生具有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基因。《宣言》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在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事实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基础上,认识到生产力和阶级斗争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根本动力作用,认识到无产阶级的阶级特点和历史使命,找到了获得无产阶级胜利的根本途径:消灭私有制。它第一次得出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P43)的结论,科学总结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宣言》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客观分析资本主义发展实际和工人运动具体情况,经过深入调查分析和严密论证而得出的结论,彰显了实事求是、把握规律、遵循规律的科学精神,是所有共产党人始终坚守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的源头。

第二,《宣言》明确了共产党人矢志为民的初心。《宣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份党纲,旗帜鲜明地公开表明共产党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决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2](P42)。 “绝大多数人”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这表明,矢志为民是《宣言》和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优良品质。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私利,始终维护无产阶级整体利益,这种为民谋幸福的追求是共产党人最鲜亮的政治本色。《宣言》公开宣布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宣言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确立了共产党人领导革命斗争的根本宗旨,这是《宣言》人民立场的鲜明体现,是共产党人矢志为民的初心本源。在这份初心的引领下,共产党人牢记使命,始终为人类解放和实现共产主义努力奋斗。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代表共产党人表明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彻底革命的决心和坚贞:“无产者只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2](P42)“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2](P42)“直到这个战争爆发为公开的革命,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2](P43)“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2](P52)共产主义运动是彻底革命的运动,其实现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需要一代一代的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不懈奋斗,这在后来的共产主义发展史上也得到了论证。《宣言》作为共产党人的首部宣言书,这种为实现崇高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彻底革命的初衷仍然在持续影响今天的共产党人。

式中:ρ表示气流的密度;V表示气流速度;A表示突出物的迎流面积;CD表示突出物的阻力系数。对于球状颗粒,其阻力系数与雷诺数有关,在高雷诺数流场下,球状颗粒的阻力系数近似可取0.44[6]。

这种勇于革新的批判精神首先表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创作《宣言》前期以及创作过程中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批判和论争行为中。早在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时,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开始批判工人运动中的错误思潮,并开始宣传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后来在改造正义者同盟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具体了解正义者同盟运行现状基础上对当时作为同盟指导思想的“空想共产主义”和“真正的”社会主义展开了激烈的批评和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论得到认可并为同盟的领导人和大多数人接受,并受邀改组同盟。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第三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献》中对当时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各种反对思潮包括封建的社会主义、保守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正是在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批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理论。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共产党人卓越代表的马克思、恩格斯二人表现了勇于革新的批判精神。

二、《宣言》内蕴的共产党人精神的具象表达

《宣言》作为具有鲜明政治立场和阶级属性的共产党人的党纲,其创作过程和基本内容蕴含着共产党人身上具备的核心精神气质。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引共产党人部署和成就宏伟事业的过程中,也向世界人民传递出新的精神气质,这些精神在《宣言》中得到具体体现。

(一)批判革新精神

《宣言》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关键在于其理论的科学性,而其科学性则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追求上始终充满着勇于革新的批判精神,能够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不断更新理论研究空间、开拓理论新境界。

中国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8%,前值3.6%,连续第八个月出现下降,同时也是三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1168.8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较1-10月份的13.6%减缓1.8个百分点,同时也是连续第五个月出现下滑。有分析师认为,工业企业利润下行与工业增加值的持续下滑一致,反应了经济基本面的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第四,《宣言》传递出共产党人务实的实践品质。注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格,“改变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落脚点,这在《宣言》中也得到鲜明的体现。《宣言》应工人运动发展需要而产生,其理论主张有着强烈的诉诸革命实践的要求,自然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实践性。《宣言》关于“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2](P44),“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2](P66)的号召,表明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图并不只是喊喊口号,而是具有脚踏实地、百折不挠投身革命运动的实践品格。同样,当共产党人自觉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忠诚信仰时,就已经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作为己任;对实现远大理想的一步一步地艰辛探索,无不表现出共产党人的务实品质。

3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由同一组麻醉师及同一组手术医生施行。3例患者术中脑血管超声检查发现脑血管出现明显缺血现象遂予以临时转流管植入,1例患者由于外膜发生撕裂而予以人工补片修补术。3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都留置引流管,对患者的血压继续有效控制,采用地塞米松和甘露醇等药品避免患者出现再灌注损伤及高灌注综合征,术后进行抗血小板(拜阿司匹林,剂量为100 mg/d)、调脂(40 mg/d)、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

这种勇于革新的自我批判精神在《宣言》几篇序言中也得到了十分明显的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 《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强调:“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 ”[2](P5)“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同样也很明显,关于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论述(第四章)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因为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当时所列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彻底扫除了。”[2](P6)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重申了这一观点。可见,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敢于批判他人的错误思潮,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发展反思自身思想理论的不足,并力求更新。这种自我批判、始终坚持真理的精神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伟大精神。如今,《宣言》发表已逾170年了,其间世界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宣言》的基本原理仍然没有过时。理论之树常青,其要诀就在于这种勇于革新的自我批判精神指引着理论与时俱进,引导我们正确运用《宣言》的基本原理。

除此以外,与临近的云南省相比,贵州省的旅游开发存在许多问题。贵州省的民族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云南省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现象。不仅如此,贵州省的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在西南旅游线上贵州省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旅游开发的基础设施落后,并且旅游开发模式不够成熟。

(二)自觉担当精神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清IL-6、IL-8、IL-1β、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因子水平。按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将观察组患儿分为两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组3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组15例,比较两组IL-6、IL-8、IL-1β、CRP水平。

共产党人笃信艰苦奋斗的革命态度蕴含在《宣言》关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认识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2](P43) 同时指出:“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 ”[2](P33)由此,共产党人作为最先进的革命分子,既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也充分认识到实现过程的复杂性、曲折性和长期性。工人在资本家残酷剥削下,终日在劳动一线苦苦劳作,生活依然贫苦,生存日益维艰,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痛斥道:“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2](P38)“挤在工厂里的工人群众就像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他们是产业军的普通士兵,受着各级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他们不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他们每日每时都受机器、受监工、首先是受各个经营工厂的资产者本人的奴役。 ”[2](P38)

(三)彻底革命精神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开篇就旗帜鲜明地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共产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2](P30)《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提出了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论断,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表达了无产阶级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剥削统治、解放无产阶级以及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彻底革命决心,为无产阶级斗争和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第三,《宣言》坚定了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的忠诚信仰。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运用唯物史观剖析资本主义社会运行机制及其内在矛盾,得出“两个不可避免”的科学结论,实际上是论证了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性以及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也就有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根据。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建人类自由发展联合体,即实现共产主义,是《宣言》喊出的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体现出共产党人勇于为实现终极价值和最高理想努力奋斗的坚贞品格。《宣言》表明的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决心,为无产阶级和所有共产党人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是共产党人树立信仰的起点,为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有力支撑。自《宣言》诞生后,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更加确信共产主义的科学理想前景,更加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懈奋斗的决心,自觉做共产主义的忠诚信仰者、实践者。

(四)辩证理性精神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辩证客观分析,在深入分析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产生根源、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两个必然”的判断,并提出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担当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宣言》中“两个必然”结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把握人类历史规律作出的正确结论,体现了共产党人能够坚守从历史和时代实际出发客观分析革命形势,善于把握历史规律,并具备把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置于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理性分析能力和敏锐的历史战略眼光。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就资产阶级的历史功过进行了辩证分析,对其在历史上所发挥的巨大贡献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2](P33)“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2](P36)同时,也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所造成的伤痛和不堪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揭露。通过对这些不堪的分析来阐释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2](P37),“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2](P38)。因为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已经开始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用暴力的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发展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必要手段。这种客观分析社会现实和辩证剖析革命形势的理性原则,成了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理论武器和方法论工具,是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五)无私为民精神

无产阶级利益至上是 《宣言》的根本价值准则,孕育着共产党人最初的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共产党抛却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提倡集体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公开声明:“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2](P42)“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2](P44),“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2](P44)。 在《宣言》中,无论是肯定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还是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能否持续推进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标尺,以是否有利于推进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生产力发展为标准,来客观地分析现实和评判时代。

作为无产阶级中最先进的那一部分代表的共产党人最具有无私性,他们甘愿为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奉献,他们是无产阶级革命中最坚决、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那一部分。因此,《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2](P44)《宣言》对共产党人这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的规定为共产党奠定了政党合法性根基。这种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情怀成为共产党人的革命宗旨和安身立命之本。

(六)艰苦奋斗精神

《宣言》拥有的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人类自由联合体的天下担当和政治远见,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紧密结合,让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感更具有现实意义。共产党人,作为先进阶级的先进分子,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具有天然的革命性。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无产阶级要想获得解放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建立无产阶级自身的政权。当《宣言》正式发表后,共产党人具有了自己的科学革命理论,阶级的自觉性逐渐成熟,阶级斗争也更具科学性。“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2](P54)由此可见,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历史使命感在《宣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宣言》的指引下,工人深知推翻资产阶级过程的艰辛,在日益严重的奴役下也逐渐认识到革命的意义,逐渐认识到联合工人力量依靠自身力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重要意义,“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 ”[2](P42)因此,在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信念的支持下,共产党人在日益艰苦的生存环境中团结所有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力量,不怕艰难险阻,奋起革命,在一次一次的工人运动以及后继的统一革命运动中都把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宣言》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所遭受到的非人奴役、压迫剥削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抨击,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里人性异化普遍存在,大声疾呼私有制是罪恶的根源,消灭私有制是人类获得解放的根本手段,而消灭私有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灭剥削,实现人人平等和自由全面发展,建立一个人类自由联合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P53)《共产党宣言》 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成为共产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生动地体现了共产党人谋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构建人类自由联合体的自觉天下担当和政治远见。《宣言》发表时的欧洲,对神的崇拜和迷信仍然存在,对权力、资本和金钱的崇拜仍然盛行。马克思、恩格斯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具有如此卓识远见的人类社会理想,不仅体现了他们对人性的尊重,更体现了共产党人高瞻远瞩以及以人类自由全面发展为己任的世界担当、革命勇气和政治智慧。

三、《宣言》内蕴共产党人精神的时代价值

首先,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必须秉承辩证理性精神。客观理性认识之前的马克思主义,对其所阐述和运用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中国共产党必然要始终坚守,必须悟透学透用好。之前的马克思主义是特定历史时代的理论产物,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当前中国实践时必须加以甄别、探索以及创新,坚持实事求是,避免主观臆断,在辩证客观分析新时代社会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在科学掌握新时代中国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聚焦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难题和现实问题,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特征和需求,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与具体实际和时代要求结合,回应时代新挑战,形成新思路、新理念,推进马克思主义新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进步。其次,必须发扬批判革新精神。如今,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否定,对共产主义的质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抹黑,对中国共产党的攻击,国际国内仍在流传,对此,中国共产党要敢于亮剑,敢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器进行坚决回击,敢于拿起批判的武器剑指各种非议,牢牢守住马克思主义阵地和话语权,唱响主旋律,传播新时代中国声音。另外,新时代的中国正在经历着深刻的伟大社会变革,马克思主义必然不能一成不变、定于一尊,发扬自我批判革新精神可以促使其反思自身理论尚缺之处,推动其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

(一)秉承辩证理性精神,发扬批判革新精神,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对待科学的理论要有科学的态度”[4]。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并不断发展壮大,其根本原因在于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坚持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在当代中国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新时代,完成改革发展稳定历史使命,缓解各种矛盾风险挑战,通过治国理政各种考验,更加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更加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需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宣言》内蕴的辩证理性精神和批判革新精神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重要启示。

“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3]。《宣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来源和强大精神支撑,激励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去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去描绘科学社会主义的壮丽图景。习近平说,“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4],170年前诞生的《宣言》,是那个特定时代的精华,更是今天的经典,在强调不忘初心,统筹推进“四个伟大”的新时代,《宣言》内蕴的共产党人精神仍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仍然可以 “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4],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与“陆贾赋”不同,“荀卿赋”在文质选择上则更加重视“质”的重要性,即更加重视文章的内在内容,更加重视文章内容逻辑的清晰缜密。由于“荀卿赋”所属各家作品如今仅存荀卿一家之作,且其余各家均不甚著名,故在此主要通过对“荀卿赋十篇”相关内容的理解阐述此观点。

(二)练就新时代共产党人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宣言》内蕴的彻底革命精神表明共产党是为革命而生,共产党人天然具有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是这种革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践行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场空前伟大、深刻且持久的社会革命仍然要始终发扬革命精神,保持着革命斗志。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5],“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5]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经验表明,越是矛盾问题复杂、困难挑战严峻的时期,越需要彻底自我革命的精神。如今,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仍未根除,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更应该自觉地投身到改革创新的新时代潮流,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也要求中国共产党要更加重视自身建设,不断推进自我革命,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彻底铲除腐败根源,以久久为功的耐心纯化党内作风,以守住精神家园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定力,把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贯穿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依靠这种精神攻坚克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通过党的自我革命,彻底清除损害党肌体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引导党员勇做自我革命的战士,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坚守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定力,在新时代的革命征程中练就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彻底自我革命精神,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三)身体力行自觉担当精神,主动担起新时代新使命

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踏上新台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开启新飞跃,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新的历史使命,这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担当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新时代,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国际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是马克思主义人类自由联合体的当代体现,这要求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要具有并践行为人类谋求美好的世界担当和国际情怀。

身体力行自觉担当精神,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始终牢记历史使命,坚定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在实践中创造新的辉煌,“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4];要办好人民的事情,殷切回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奋斗,带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4];要办好世界的事情,“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4]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在努力追求美好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时代担当、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将会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食粮。

(四)弘扬新时代艰苦奋斗精神

《宣言》内蕴的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应该得以继续发扬和转化。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6](P15)需要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就更加需要全体中国共产党人稳稳当当、踏踏实实地苦干、巧干,更加需要不断地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遗产,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的发家史、创业史、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新时代,物质财富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活条件日益富足,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仍然不能丢,要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艰苦奋斗精神。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已经告诉我们全党务必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所以,“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6](69)。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要谨记实干兴邦,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人生信条,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应该自觉地投身到改革创新的新时代潮流,敢于面对曲折,善于解决问题,勇于战胜困难,保持愿意吃苦、能够吃苦、学会吃苦的精神状态。

1. As to the knowledge of a qualified mathematics teacher in community college, 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core components? Please make a list and explain it briefly.

《宣言》作为共产党人的第一部宣言书,其内蕴着的共产党人精神,是所有共产党人的精神源头,滋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共产党人,在世界历史上矗立起一座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中国共产党是《宣言》精神的当代最伟大践行者,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宣言》不仅是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思想滋润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是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来源。《宣言》内蕴的共产党人精神,无论是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还是对于党的自身建设,都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党所面临的考验和危险亦更加严峻和凸显。从内蕴精神视角探讨《宣言》的内涵,是新时代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措施,是新时代提升共产党员各方面素质的必要之举。

参考文献

[1] 列宁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习近平.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4-25.

[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5]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The Spirit of Communists Connoted in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and its Value of Times

Li Qing
(School of Marxism of 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 The Communist Manifesto,endowed with distinct political position and class attribute as the program of the Party,reflects the lofty pursuit of the Communists.The Manifesto manifests the scientific spirit of the Communists in pursuit of truth,demonstrates the original mission of the Communists to serve the people,confirms the Communists"faith in communism,and symbolizes the practical quality of the Communists.The lofty spiritual pursuit of the Communists expressed in the Manifesto,manifested the spirit of criticism and innovation,the spirit of conscious responsibility,the spirit of thorough revolution,the spirit of dialectical rationality,the spirit of selflessness for the people and the spirit of arduous struggle.In the new era of never forgetting the original mission and promoting Four Greatness,the spirit of communists connoted in Manifesto is of great value in opening up a new realm of Marxism development,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Party building,enhancing practical consciousness of CPC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spirit of arduous struggle.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Manifesto;CPC;spirit;value of times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674-8107.2019.02.010

文章编号: 1674-8107(2019)02-0065-07

收稿日期: 2017-09-19

作者简介: 李 庆(1990-),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石立君)

标签:;  ;  ;  ;  ;  

《共产党宣言》内蕴的共产党人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