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经国家原始水生物种和改良种子审批委员会批准:松浦红镜鲤鱼(红钱)_鱼苗论文

2011年,经国家原始水生物种和改良种子审批委员会批准:松浦红镜鲤鱼(红钱)_鱼苗论文

2011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松浦红镜鲤(红金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原种论文,良种论文,水产论文,金钱论文,委员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松浦红镜鲤体色桔红,体型呈纺锤形,鳞被布局呈框形。作为一般的食用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更适合节假日、婚庆等场合食用,寓意喜庆和发财;同时也适合观赏和垂钓。因其特殊的体色和鳞被,亦是一个很好的遗传育种研究的实验材料。

      均按照《松浦红镜鲤繁殖制种技术规范》进行。

      1.亲鱼培育

      (1)越冬前培育:亲鱼产后应给予精料养殖(蛋白为28%~32%),以保证卵子中卵黄物质的积累和卵子的成熟;并使其在越冬前贮存足够的脂肪,保证安全越冬及次年产前营养需要。

      (2)越冬后培育:春季待水温上升至10℃以上,投喂精饲料(蛋白为35%以上),投喂量为体重的4%,注意保持良好水质及溶氧。

      2.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选择体质健壮、体表完整无伤、体型较好(纺锤型)的个体。雌鱼3~6龄、体重2.5千克以上,雄鱼3~4龄、体重2千克以上。雌鱼体表光滑,腹部膨大,柔软而有弹性,泄殖孔稍凸,微红;雄鱼胸鳍、腹鳍有追星,手感粗糙,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2)人工催产:每千克雌鱼用LRH-A3.0~4.5微克、DOM0.8~2.0微克、HCG150~300IU混合使用。雄鱼剂量减半。注射于胸鳍基部,针头插入0.5厘米,角度与鱼体成40°~60°。水温16℃~24℃时,效应时间为8~16小时。

      (3)产卵:雌、雄鱼按1:1放入环形产卵池,流水刺激。产卵时流水脱粘,直至产卵过程全部结束,捕出亲鱼,收集并分离粘成片的鱼卵。

      (4)鱼苗孵化:鱼卵放入孵化环道进行孵化,孵化密度为每立方米100万~150万粒卵,水温在18℃~20℃,经4~6天,可全部孵出。鱼苗平游后,及时投喂熟蛋黄悬液,25万鱼苗一次投喂1个蛋黄制成的悬液,一天3次,喂1~2天可下塘或出售。

      3.鱼种培育

      (1)鱼苗培育池:培育池要求池底平坦,淤泥适中,注排水方便,0.13~0.4公顷为宜。鱼苗下塘前7~10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剂彻底清塘。清塘后施发酵粪肥每公顷3000千克基肥,培养轮虫作为鱼苗下塘后的生物饵料。

      (2)鱼苗放养:选择晴天背风处下塘,下塘时要注意孵化池(容器)水温与池塘水温差不超过3℃,放养密度为每公顷150万~225万尾,一次放足。

      (3)饲养与分塘:鱼苗下塘4~5天后要适时追肥,或泼洒豆浆,10天后随鱼体长大,适量喂微粒饵料。期间要分期注水调节水质,促进生物饵料的繁殖和鱼苗生长。及时清除池边的杂草、杂物及蛙卵等。鱼苗全长达1.5~3厘米左右,经拉网密集锻炼后进行分塘放养或出售。

      (4)夏花鱼种放养:夏花鱼种放养尽可能提早,以延长鱼种生长期。鱼种要健壮,规格整齐。松浦红镜鲤为主养时,南方每公顷放养15万~30万尾,北方每公顷放养7.5万~15万尾。并套养20%~25%万尾鲢和10%~15%的鳙。

      (5)鱼种饲养:面积以0.33~0.67公顷、水深1.5~2米池塘为宜,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夏花入池后进行驯化养殖,投喂含蛋白质30%以上的颗粒饲料,饲料的粒径需随鱼种生长发育逐步调整,确保适口。投饲应坚持执行“四定”原则,即定位、定时、定量、定质。日投饵量为体重的5%~12%,但要根据天气、水温和鱼摄食情况灵活调整。期间要保持良好水质和充足容氧。

      (6)并塘和越冬:北方地区,水温降到10℃以下,需进行并塘越冬。越冬池应选择池底平坦,淤泥少,不渗漏的池塘,冰下水深应保持1.5米以上。冬季越冬期间,要定期检查水质、水色、鱼的活动情况,特别要定期测定分析水中溶氧量,一般每周检查一次,当氧量低下降较快时,应每天检查一次。当溶氧量降到每升3~5毫克时,应采取增氧措施。及时清除冰上积雪,清雪面积达池塘面积的80%左右。根据水位下降、溶氧量、水质情况等,适当调节注水间隔和注水量,一般20~30天注一次。

      4.成鱼饲养技术

      (1)池塘条件:鱼池面积0.33~2公顷,水深1.5~2.5米,水源要充足,水质要良好。池埂要牢固,不漏水,不倒塌,放养鱼种前,要清整消毒。

      (2)鱼种放养和饲养:鱼种放养规格、数量,应依所预期达到的成鱼产量指标、商品鱼规格的大小以及池塘和生产的实际条件而定。提早放养鱼种是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放养的鱼种要体质健壮,同塘放养的要求是同一品种,规格要整齐,一次放足。

      松浦红镜鲤为主的成鱼高产塘,放养量约占总放养量的60%~70%,北方地区每公顷15000尾左右;再套养30%~40%的鲢、鳙、鳊等鱼种。饲养管理重点是着重抓好投饵和水质等管理工作。

      投喂饲料对加速鲤生长提高产量非常重要。因此应尽量增加饲料的数量并提高其质量,改进投饲技术,以保证获得高产。日饵量一般掌握在鱼体重的5%。可根据水温、天气、水质、鱼的活动(鱼病)情况灵活调节。四五月份水温较低,应减少投饲量,六七八月份是鱼类摄食旺盛期,生长快,可增加投饲量。在投饲技术上,和鱼种试养一样应实行定质、定位、定时、定量的“四定”原则。

      在日常管理上要做到经常巡塘,一般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特别是八九月份阴雨天黎明时分,鱼池非常容易缺氧使鱼浮头甚至死亡,一旦发生浮头现象,应及时开增氧机,无增氧机可用水泵循环增氧。

      经常适量加注新水调节水质,还要定期检查鱼体生长情况,判断饲养效果,调节投饲量。如发现鱼病,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5.常见病害症状及防治

      (1)水霉病病症及病因:病原体为水霉菌。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没经消毒死卵,极易得水霉病,如果不即时处理,水霉菌也会将活卵包裹,造成大量死亡。水温较低时,鱼体受伤,也易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鱼池用生石灰清塘,可以减少此病发生。在捕捞、搬运和放养过程中要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能预防此病的发生。人工繁殖期间所用的鱼巢和工具等,都应使用37%甲醛溶液浸洗消毒后再用。鱼种用0.04%的食盐和0.04%的小苏打合剂全地遍洒;受精卵用浓度为1100毫克/升的次甲基蓝或每升6000毫克的37%的甲醛溶液,浸泡15分钟防治。

      (2)肠炎病病症及病因: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病鱼发病不久即失去食欲,随着病情发展,腹部膨大,体色变黑,离群缓游,一般腹部有红斑,肛门红肿,用手轻压腹部,常有脓血流出,不久死亡。

      防治方法:每立方米1克水体漂白粉全池泼洒。生石灰全池泼洒,平均水深1米用量为每亩15~26.67千克。每10千克鱼用大蒜50克,每天一次,连续投喂3天。

      (3)烂鳃病病症及病因:病原体为柱状屈桡杆菌。发病时体色发黑,鳃丝腐烂,鳃表面有黄色黏液和污物。严重时,鳃丝软骨裸露,末端缺损,鳃丝内面的皮肤往往发炎充血,中间部分常被腐蚀成一透明小窗。

      防治方法:放养时用2%~2.5%的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口服烂鳃灵,每100千克干饲料中加250~500克,每天1~2次,连用3天。

      (4)车轮虫病症状及病因:寄生在鱼的皮肤和鳃组织吸取营养,刺激组织分泌过多黏液,严重影响呼吸。主要危害稚鱼和鱼种,大量感染时鱼体消瘦、发黑,游泳迟缓至死亡。

      防治方法:放鱼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用2%食盐水浸洗2~10分钟进行鱼体消毒。

      适宜东北高寒地区以及全国各地池塘养殖。

      联系电话:010-68673921

标签:;  ;  

2011年,经国家原始水生物种和改良种子审批委员会批准:松浦红镜鲤鱼(红钱)_鱼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