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治疗创伤性气胸疗效分析论文_王志武,刘春芳

山东省招远市人民医院 265400

【摘 要】目的 通过医学实验探究分析心胸外科治疗创伤性气胸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创伤性气胸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66.67%,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下床时间也较快,组间及组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在心胸外科治疗创伤性气胸上取得了极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心胸外科;创伤性气胸;闭式引流

引言:创伤性气胸常用治疗方法为胸腔闭式引流术,现对临床中常使用的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法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具体情况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我院进行治疗的创伤性气胸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32.67±2.11)岁。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护理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忽略不计。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法治疗,皮肤消毒、铺单后,1-2%普鲁卡因逐层麻醉至壁层胸膜,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后拔出麻醉针头;患者呈半卧位;用两把弯止血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达肋骨上缘,于肋间穿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此时可有突破感,同时切口有液体或气体溢出;立即将引流管顺止血钳进入胸膜腔,侧孔位于胸腔2-3cm;切口间断缝合1-2针,并结扎固定引流管,引流管接于水封瓶,各接口处须严密,以防漏气。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施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首先选择和定位穿刺点;其次,同对照组相同施行局部麻醉,患者呈半卧位或反坐位;胸穿针头沿肋间隙下部、下一肋骨上缘进入胸腔,避免进针过深伤及肺;调整针头位置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固定针头抽吸,注射针管抽满后钳闭乳胶管,排除气、液,继续抽吸。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客观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7.0技术软件进行统一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并用t检验,当P<0.05时视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治疗效果

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由表1可得,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6.67%,对照组仅为66.67%,且实验组的治疗无效人数远远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及组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恢复情况

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由表2可得,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下床活动时间和伤肺完全复张时间也低于对照组,证明实验组患者恢复情况较好,组间及组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创伤性气胸发生率在钝性伤中占15%-50%,在穿透性伤中占30%-87.6%。多由于肺被肋骨骨折断端刺破,亦可由于暴力作用引起支气管或肺组织挫裂伤,或因气道内压力急剧升高而引起的支气管或肺破裂[1-2]。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是排除胸膜腔内积液和积气,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3]。原理在于将引流管一段放入胸腔内,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除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本次研究表明,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6.67%,对照组仅为66.67%,且实验组的治疗无效人数远远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及组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下床活动时间和伤肺完全复张时间也低于对照组,证明实验组患者恢复情况较好,组间及组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相对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取得了更好地治疗效果,因其手术方式不同,前者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四、结论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在心胸外科治疗创伤性气胸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广花,王志娟.48例创伤性气胸的急诊救治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 药.2013,8(13):234-235.

[2]姚传.心胸外科治疗创伤性气胸的疗效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 志.2013,21(10):101-102.

[3]杨旺盛.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气胸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5,2(15):549-551.

论文作者:王志武,刘春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6

标签:;  ;  ;  ;  ;  ;  ;  ;  

心胸外科治疗创伤性气胸疗效分析论文_王志武,刘春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