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反思精神,架起知行合一的桥梁论文_颜培杰

培养反思精神,架起知行合一的桥梁论文_颜培杰

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 362000

一、关于“知易行难”的困惑与思考

教师在管理学生时,总希望学生都能“说了就听”“听了就改”,自己的谆谆教诲都能高效地转化为学生的行动,从而迅速将他们培养成“知行合一”的理想学生。然而,现实却常常给我们泼冷水,有些学生犯错后做检讨时,头头是道,似乎已“痛改前非”,事后却仍只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学生的这种“知”与“行”难以统一的现象受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在“知道”和“做到”,即在“感知教育刺激”和“履行教育指令”中间,还隔着一个“内化教育内容”的环节。班主任的言语教育这一外在刺激如果不能内化成学生自身的思想动力并有效影响其行为,将难以迅速有效地重塑学生的良好行为举止。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缺少“人心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洛克),缺少“反省心灵的活动和活动方式”(洛克),知识的来源和各种观念,包括思维、怀疑和信仰等观念都难以获得。这就是开头所说的教育学生的老大难现象的症结之一。本文将从培育“反思”精神的角度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并尝试提出相关解决方法。

二、“反思”在“育德”与“成德”间的作用

苏格拉底所说的对生活的“思考”和洛克所说有“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就是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也就是本文将要探讨的“反思”。“反思”,也叫反省,通常指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其字面意思就是回头、反过来思考,就如英国哲学家洛克所认为的“反思是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返观自照”。反思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

1.“返场”思考。所谓“返场”思考就是我们常说的事后反思,通过“返场”复盘,认识是非得失,辨明事理。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强调要事后反思自己一日当中的言行。

2.“反向”思考。所谓“反向”思考,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先立人;己欲达,先达人”,就是在强调对待外物时,应先反观自己,再烛照他人。

在“教师德育行为——学生思想内化——学生行为重塑”的这一德育通道中,“学生思想内化”是德育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学生思想内化”是在外界教育行为影响下发生的内在变化,这内在变化需要一个心理机制的参与,那就是反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学生的反思行为其一大作用就是对自身行为做“返场”复盘,认识是非得失,辨明事理,或做“反向”思考,将心比心,自我检查,判断是非,剖析得失,通过这样的“返场”复盘和“反向”思考行为,改变自身思想,重塑自身行为。德国诗人海涅说过:“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英国画家、雕塑家瓦茨说过:“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径。”这些都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育行为如果能激发学生反思机制起作用,将“学生思想内化”激活,将能在“教师德育行为”和“学生行为重塑”间架起桥梁,对“学生行为重塑”产生积极作用,从而使教师的教育行为起作用,甚至起高效的作用。

三、“反思”精神的培育在德育中的必要性

在初中生中培育反思意识,有其有利的条件。进入青春期后,初中生的自我意识突然高涨,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注意点从客观世界抽回很大一部分,重新指向主观世界,从而导致自我意识的飞跃。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初中生愿意将更多心智用于内省,这在本人所带班级学生的周记里常常体现为学生对自我的思考与探讨,如:“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等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的思考。初中生的这一自我意识的高涨和对主观世界的关注,就是以“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为内涵的朴素反思行为,这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觉而有目的的反思训练的有利条件。

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学生内外品行的培养与塑造,自我意识开始高涨的初中生,如能采用“反思”行为,依靠“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去消化、顺化、内化教师的教育内容,既能培养内在品质,又能塑造外在行为,这无疑将使学生所习得的品行更加稳固,从而使德育教育活动更加高效。

四、培育“反思”精神的策略与方法

1.原则与策略。组织与引导反思活动时,对话双方的地位要平等、态度要真诚、剖析要深刻。师生在进行反思活动时,彼此之间身份的设定是平等的,才有助于双方尤其是学生敞开心扉,这是反思活动开始的第一步。反思活动就是学生自我指向的思维活动,只有以真诚的态度展开自我解剖,才能保证活动结果是真实有效的。对自我的剖析越充分越深入,才有助于发现问题,并为解决问题做准备。

2.形式与方法。

(1)进行个体反思教育。主要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教师作为引导方,引导学生“返场”检讨自身行为,推己及人地为他人着想,与教师共同分析对错得失,为今后的行为指明方向。

(2)召开集体反思班会。主要采用自评与他评两种方式,要求学生以“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态度,检讨自我,考虑他人立场和情况,彼此获得理解。

(3)撰写各种反思类应用文。如检讨书、周记、活动总结、考后分析等,将内在“反思”外化为文字记录下来,以指导之后的行为。

知易行难,相信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能意识到“反思”在培育学生良好德行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实践起来却很困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漫漫德育路,只有坚持是最好的方向。

论文作者:颜培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3月总第3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培养反思精神,架起知行合一的桥梁论文_颜培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