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及其家长口腔保健知识调查论文_张梅

(四川省宁南县妇幼保健院;四川宁南 615400)

【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本县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齿的情况,以及家长对口腔保健的认知。方法:在本县随机挑选300名学龄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选派专业的口腔医生为其检查口腔情况,并对调查对象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城市儿童患龋率显著低于农村儿童(P<0.05),城市儿童的家长对口腔护理的了解显著多于农村儿童的家长(P<0.05)。结论:家长对口腔护理的重视程度会影响学龄前儿童的乳牙患龋率。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家长;口腔保健知识

学龄前儿童很容易患口腔疾病,主要是因为年龄太小,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1】。儿童的自制力差,喜欢吃零食、在睡觉前吃东西,造成口腔不清洁。学龄前儿童的免疫力和抵抗能力也差,而食物残渣会腐蚀牙齿和口腔黏膜,最后形成口腔疾病。龋齿是儿童口腔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又被称为虫牙或者蛀牙,龋齿的产生主要是在口腔许多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造成牙齿病变,是一种细菌性的病症,如果患有龋齿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产生严重的后果,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很大【2】。本文对学龄前儿童虫牙的发病情况和孩子家长对口腔卫生重视情况展开调查,进行分析讨论。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1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2015年1月-12月运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在我县居民中选取学龄前儿童300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城市学龄前儿童150名,农村学龄前儿童150名。对儿童进行口腔情况的检查,同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识程度。

1.2 调查方法

1.2.1 儿童口腔情况检查

对儿童口腔疾病的检查按照WHO制定并推荐的方法进行,选派3名资深的口腔医生在检查室内开展检查活动,并对儿童口腔患有虫牙的情况进行记录。

1.2.2 口腔卫生调查

对调查对象的饮食习惯、卫生行为和对口腔疾病的认知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家长口腔卫生知识和疾病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考察家长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问卷填写完毕后立即回收统计,调查问卷由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和调查内容设定,并统一使用。

1.3 统计分析数据

本次调查采用SPSS19.0版数据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录入、整合、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X2进行检验,用P<0.05检验调查结果有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农村患有龋齿的学龄前儿童人数比城市的多,农村儿童长虫牙的概率显著高于城市儿童。从表2中可以看出,农村儿童进食甜食和碳酸饮料等对牙齿有伤害的食物的次数比城市儿童多,城市儿童的饮食习惯显著好于农村儿童。从表3可以看出,城市儿童开始刷牙的时间比农村儿童早,每天刷牙的次数也比农村儿童多,城市儿童的刷牙行为更良好。从表4可以看出,城市儿童家长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更高,对儿童影响程度更大。

3 讨论

龋齿就是我们常说的虫牙,据调查显示在中国每名儿童平均就有5颗虫牙,龋齿患病率高达70%。虫牙对儿童的乳牙和恒牙发育有严重的影响,同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儿童淋巴结的发炎以及鼻窦炎的发生【3】。学龄前儿童是虫牙的高发人群,这跟其免疫力和抵抗能力差,饮食习惯不规律、口腔卫生情况差等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因为儿童乳牙钙质化的程度低,乳牙的牙釉质和牙本质本身就薄、免疫神经系统还没有成熟完善,加上儿童的自制力和自主能力差,对口腔卫生不注重,不会主动的刷牙或者刷牙的方式力度不够,导致儿童口腔的不清洁,使儿童容易长虫牙。许多的家长都认为孩子的乳牙要被恒压替换,不必多此一举的进行治疗或者补牙。但是这样的认识都是错误的,因为当孩子生长虫牙时,可能会产生并发症,进一步的引发儿童的牙髓发炎或者牙根尖的发炎,严重的会影响儿童恒压的发育,造成牙齿的畸形,影响美观。虫牙的产生会使乳牙提前脱落造成牙齿的缺少和不全,影响儿童的咀嚼功能,进而影响儿童的消化功能和身体的生长发育。虫牙还有可能导致儿童患风湿性关节发炎、视网膜发炎等病状,严重的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口腔保健措施。在此之下,我国长虫牙的概率在有效的控制下降低。预防儿童患龋要从合理的饮食、使用氟化物、窝沟封闭和控制菌斑四个方面入手【5】。家长要教导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教导孩子每天早晚都要刷牙、饭后要漱口、少吃零食和糖类食物,特别是晚上睡前不能吃东西。要定期带孩子去做口腔检查,如果发现孩子有长虫牙就要及时的治疗。为孩子挑选含氟的牙膏和适合小孩的牙刷,示范指导正确的刷牙方式。

通过本次的调查可以看出城市中的孩子患虫牙的比率明显低于农村中的孩子,城市儿童开始刷牙的时间比农村儿童早,每天刷牙的次数也比农村儿童多。这是因为城市孩子的父母受教育的程度比农村孩子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要高,城市孩子的父母收入高些,更为注重口腔卫生,经济条件也比较好,能够带孩子去医院定期检查。因此,加强家长对口腔卫生的认识,加强对农村家长口腔卫生保健的宣传教育,是减少儿童发生龋齿的一个重要举措,这样可以减少学龄前儿童患龋齿的人数。

【参考文献】

[1]陈尚徽,高红琼,张娜等.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4):5645-5647.

[2]田云峰,谢长海,陈亚亚.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8):49-51.

[3]陈超.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4,26(6):492-494.

[4]哈斯巴根.某地5岁儿童龋病的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7):37-39.

[5]徐柄权,文献英,郭洪菊.绵阳市5岁儿童患龋情况及家长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815-3817.

论文作者:张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  ;  ;  ;  ;  ;  ;  ;  

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及其家长口腔保健知识调查论文_张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