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与分析论文_段诗敏

(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卫生院 江苏常州 213200)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陪伴护理模式对产妇的情绪、分娩结局、产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住院分娩产妇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接受护理的模式分为陪伴护理组(26例,全程陪伴分娩)、常规护理组(22例,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情绪、分娩结局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陪伴护理组产妇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更低、自然分娩率更高、产后并发症更少,且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陪伴护理模式可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分娩结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产科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陪伴护理模式;分娩;影响;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1-0201-01

研究表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生理压力,上述压力对于母婴安全、分娩结局均造成了不良影响。大量文献研究指出,以产妇为中心的全程陪伴护理模对于减轻产前压力作用尤为突出[1],本研究分析了人性化陪伴护理模式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间,于我院产科住院分娩期间接受全程陪护的产妇26例作为陪伴护理组,年龄20~37岁间,平均(25.4±1.8)岁,孕周37~40周,平均(38.5±1.2)周;另选择同时期于我院产科分娩的未予以全程陪护产妇22例作常规护理组,年龄22~39岁间,平均(25.8±1.5)岁,孕周38~41周,平均(39.2±1.4)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分娩经历等临床资料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常规护理组:按照产科分娩护理要求对本组22例产妇实施产前、产后护理,产前护理包括做好住院接待、产前检查、胎动监护、助产工作,产后护理内容包括做好病房环境维护、饮食指导、会阴部位清洁、新生儿监护等。

(2)陪伴护理组:在产科护理常规基础上,还应按照下述要求作好全程陪伴护理。①产前宣教,产妇入院后由医师对产妇、家属进行分娩知识的培训,包括不同产程临床表现、胎动自我观察方法、家属陪护必要性、分娩指导、并发症预防等,旨在使产妇掌握基础的分娩常识、初步缓解产前焦虑;②家属陪伴支持,在产程早期将产妇安排在普通病房,嘱咐家属在病房陪护,如帮助产妇料理日常生活、协助产妇散步、简单活动等,并与其聊天、交流,帮助产妇减轻分娩前的精神压力;③助产士全程陪护、指导分娩,当产妇宫缩节律性增强、宫口扩大后,将其转移至待产室,并指派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对产妇进行“一对一”的助产陪护。助产士首先应主动询问产妇感受,同时予以其鼓励和安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产妇依从度;其次,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并通过演示讲解如何调节各产程体位、呼吸要求,还应进一步分析产妇情绪状态,对伴有恐惧、焦虑的产妇及时予以鼓励、答疑解惑等,活跃期开始后,通过按摩法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并指导产妇调节体位;最后,分娩结束后对产妇实施定时监护,预防产后并发症 [2]。

1.3 统计方法

分娩前观察产妇的不良情绪反应,记录不同分娩结局的产妇例数、出现产后并发症产妇例数,将计数资料处理为率(%)后导入SPSS 13.0软件中,对两组计数资料作卡方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 产妇情绪状况、分娩结局

常规护理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焦虑、抑郁、恐惧不良情绪者共占72.7%,陪伴护理组产妇不良情绪发生率则为30.7%,两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局方面,陪伴护理组的自然分娩率6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8%(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及分娩结局对比(%)

2.2 产后并发症

在围术期,对两组产妇进行随访,陪伴护理组中2例出现产后出血,产后并发症率7.7%(2/26);常规护理组出现输尿管损伤2例、产后出血5例、肠道粘连1例,产后并发症率36.4%(8/22),两组产后并发症率间具有差异统计意义(χ2=5.940,P=0.015)。

3.讨论

产前压力容易引发不良情绪,并能对分娩结局及产科预后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调节产妇情绪是产科护理的首要任务。

传统的产科干预更注重护理的专业性,而忽视了家属支持、全程陪护、心理干预对于消除产妇不良情绪的积极作用,为了临床分析人性化全程陪护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特对48例住院分娩产妇作分组对比研究(一组予以全程陪护,另一组予以常规干预),结果揭示,实施全程陪护分娩产妇的不良情绪发生率、自然分娩率、产后并发症率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产妇(P<0.05),同时,相关研究也指出,以人为本的陪伴护理可使自然分娩成功率提高、有效改善产科预后,与本研究的结论一致[3]。

综上所述,通过在分娩前开展健康教育、在各产程期间予以家属全程陪护和助产士干预等人性化措施,可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分娩结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产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颖.在基层医院开展人性化陪伴分娩模式的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2):1659-1661.

[2]罗向珊,潘国珍.综合护理干预对孕妇分娩方式选择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1):152-153.

[3]徐挺.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5,24(12):1339-1341.

论文作者:段诗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  ;  ;  ;  ;  ;  ;  ;  

人性化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与分析论文_段诗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