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联合气囊扩张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论文_宋韵宏

邵阳市中心医院妇科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气囊扩张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宫腔镜联合气囊扩张治疗,对照组给予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低于对照组的17.2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气囊扩张治疗宫颈粘连的临床效果较好,适于广泛推广。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镜;气囊扩张;临床效果

近年来随着国内人工流产人数的不断增加,宫腔粘连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渐升高的态势[1]。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通过对该术式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气囊扩张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对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中29例;患者的年龄在24~40岁,平均年龄为(31.02±3.25)岁;轻度10例,中度14例,重度5例。对照组中29例;患者的年龄在24~40岁,平均年龄为(30.97±3.29)岁;轻度 11 例,中度12例,重度6例。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全部患者均被诊断为宫腔粘连;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月经减少、闭经、不孕、反复流产等;全部患者均伴有宫腔手术史;均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妇科肿瘤等重大疾病;合并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者;何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治疗,全部患者均给予硬膜外麻醉,术前行常规探查,根据子宫的位置、深度、方向,将宫颈扩张10mm,镜下行宫腔粘连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宫腔镜联合气囊扩张手术治疗,患者月经干净7d后接受手术治疗,术前检查与对照组相同,均给予硬膜外麻醉,根据宫腔的形态和性质确定分度,置入COOK球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导入的液体量,以患者疼痛耐受为准。叮嘱患者均在术后给予口服雌激素治疗,连续治疗3个周期,定期叮嘱患者接受腹腔镜检查宫颈恢复情况。

1.4疗效标准

(1)治愈:全部患者的宫腔形态恢复正常;可见两侧宫角输卵管开口;患者的月经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2)有效:患者的宫颈形态有所改善,宫腔明显增大,但仍存在部分粘连,月经情况改善明显;(3)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低于对照组的17.2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3讨论

宫腔粘连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指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引起的宫颈管和宫腔疾病粘连,感染、妊娠、手术等均是引起宫腔粘连的重要因素,该病尤其多见于自然流产刮宫术、产后出血刮宫术和人工流产术等,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干扰[2]。

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但受宫腔粘连的影响,宫腔的形态会发生改变,尤其对于中、重度粘连患者,其子宫肌层和粘连之间基本无明显界限,因此手术难度极大,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引起子宫内膜损伤,少数患者甚至可能引起子宫穿孔和假道形成,危害患者的生殖健康[3]。

COOK球囊质地非常柔软,在手术中主要起到屏障和支架的作用,不仅不会对子宫造成伤害,更有助于扩大临床医师的手术视野,为临床医师的手术操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4]。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低于对照组的17.2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提示在宫腔镜宫腔粘连手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球囊扩张治疗,更有助于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的宫腔粘连症状,并且治疗期间并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提示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国内学者关丽莹等同样在相关的临床研究中指出宫腔镜联合球囊扩张治疗宫颈粘连的效果更好,并且复发率更低,患者的预后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与本研究中的部分结果相近[5]。

综上所述,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的治疗难度大,而在此基础上引入COOK球囊扩张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的难度,更利于临床医师操作,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临床安全性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广泛推广。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试验的时间相对有限,没有对患者的复发率进行随访,笔者将在今后进一步延长试验时间,探讨COOK球囊的引入对疾病复发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敏,邢辉,郑玲. 宫腔镜联合补肾调经方治疗宫腔粘连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6,31(10):1589-1591.

[2]吴书仪,陈健华,钟树林,等. 宫腔镜联合气囊扩张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观察[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15,29(3):357-359.

[3]黎佩莹,陈健华,殷婉萍,等. 球囊扩张术治疗宫腔粘连25例临床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139-140.

[4]张喜梅. 宫腔镜联合雌孕激素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24-25.

[5]关丽莹,林霞,孙广范. 宫腔镜联合球囊扩张治疗宫腔粘连效果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2):134-136.

论文作者:宋韵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  ;  ;  ;  ;  ;  ;  ;  

宫腔镜联合气囊扩张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论文_宋韵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