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论文_赖燕华

浅谈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论文_赖燕华

赖燕华 广东省五华县华城镇观源小学 514475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让学生会因为数学学习而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尽情地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数学教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有最佳联系点,并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将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提高数学修养和实践应用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要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虽然单调枯燥,但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性,通过营造轻松活跃的气氛,为学生学习效率或者是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在课堂上通过引入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切实地感受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热情。在课堂上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带到课堂上来,那么,就真正实现了生活和学习的统一。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为了使枯燥的计算贴近生活,在课堂让学生自己给教室里的东西标上价钱,一部分学生当营业员,一部分学生当顾客,然后让学生自己从中任意挑选两种东西,并算一算共需付多少钱,自然地将本节课的数学知识蕴含在生活场景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不同生活环境,让学生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不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思考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感觉到身边的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情。同时,在体验、分析、判断、理解生活实例的过程中,不断学会积累思维方法和数学思想。

二、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化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写日记,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生活化,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我让学生从买东西、玩、家庭情况等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数学,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的意识。

如学生数学日记中写道:“我和妈妈去买一个故事书,老板说要18元,我们跟她讲价只花了12元,便宜了6元。18-12=6”。在玩中体验数学。如“今天,我和同伴一起摘草莓,我一边摘一边数,数到了46个,同伴摘了32个,我算了一下,我比同伴多了14个……”在家庭生活中领悟数学。买菜,做家务,分水果零食,家庭生活中的数学就更多了。像这样让学生养成留心身边的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使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于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世界有许多现象和问题都隐含着一定的数学规律,需要人们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探索,去寻求解决的策略,即需要具有“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三、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来理解生活想象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利于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既满足了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数学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重视挖掘教材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因素。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的实际中去,从而体验到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加强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促使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验到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我向学生提出一个生活问题:“你能说出为什么我们在看比赛时自然而然地围成了圆形呢?有的学生很快说出:“因为大家都想看到”。我适时引导他们:“能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释这个问题呢?”学生及时地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去思考、交流。最后得出:因为圆的半径相等,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样大家都能看到。学生从活动中不仅理解、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能观察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经常这样指导,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问题,用数学的知识和头脑去想生活中的现象。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使运用数学知识成为每个学生的本领。

论文作者:赖燕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2月总第3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浅谈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论文_赖燕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