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张辉,何玲

电力工程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张辉,何玲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民勤供电公司 甘肃民勤 733399

摘要: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中,安全管理工作是现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坚持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的原则,采取各种措施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真正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只有保障工程的安全施工,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工程的质量,因而相关企业就必须对电力工程进行新型模式化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全;管理

1 电力工程中应用新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意义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越来越成熟,我国电力行业的竞争随之进入白热化的阶段。电力工程企业如若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的一席之地,那么电力工程的安全性是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要保障施工的安全性,电力工程的开展才会更加的高效,才能保障施工过程中工程的质量,从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我国电力工程由于缺乏对相关的安全措施的科学管理,因而近年来事故频发,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因而电力工程的安全运行不仅关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电力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关乎到国家的发展。加强对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是保证其施工安全性的有效途径,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电力工程的始终,对电力工程的安全性有着全局性的指导作用。安全管理工作对工程的安全性能管理细化到每一项工作中,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这就要求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必须实现规范化、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模式化管理。

2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特点

电力工程一般具有建设投资大,建设需要周期长,建设工序多的特点,如果施工中任何一道工序和环节出现问题,哪怕是一些细小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

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涉及到多个专业,包括建筑工程、电气安全工程以及设备调试工程等多个方面,专业性很强。加之电力工程是劳动密集型的施工建筑,实际建设需要的人员众多,大型的机械设备很多,很多进行交叉作业,用电多,易燃易爆的化工品也很多,存在很多的事故引发点,这就让进行施工控制的难点增多,难度增大。

电力工程建设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项目,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的利益,一旦工程出现问题,将会产生难以预计的严重后果。

3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单纯的追求电力工程施工进度

大部分电力企业在电力工程现场施工阶段为节约建造成本,加快施工速度,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比较忽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往往被轻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状况去制定。因此,难以有效控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

3.2 电力企业缺乏安全生产措施

电力企业因疏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施工措施和制度制定的不合理。与此同时,在电力工程实际施工阶段,很多企业更是没有告知施工人员有关安全问题,安全生产措施没有在电力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落实到位,制约了施工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有效执行。

3.3 施工现场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施工人员本身没有正确树立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中的安全生产意识。极大的阻碍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执行。鉴于难以将管理条例有效落实,造成实际管理细则无法真正发挥效用,也因此难以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现场有可控的安全管理。由于现场负责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的不重视,监察施工现场的工作也难以令人放心。此外,在把握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细节问题时也难以考虑周详。

3.4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缺乏安全管理制度

鉴于很多不安全因素不在于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中,在进行实际工程施工时,由于缺少相应安全施工管理机制,暴露了很多实际施工问题。此外,电力工程安全系数也会因安全制度的缺失为大幅度降低,而且对施工进度有比较大的影响。

4 如何建立新型安全管理模式

4.1 建立安全监督模式

安全监督体系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负责制,以项目经理为相关责任人对工程的安全管理进行全面的监督。在项目经理组织下相关的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得以组建,该部门的人员挑选应当即少且精,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对日常施工进行巡检,检查其安全性,并做好相关的安全巡检的详细记录,对于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的向项目经理反应,使项目经理能够及时对此提出解决措施,协凋安全施工与施工进度间的关系[4]。

在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还需针对安全问题召开定期会议,对施工过程中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而且承建单位也需要组建相关的安全监督小组,对相关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检查。

4.2 推行电力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对于电力工程来讲,安全员的思想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向他们传授电力建设操作规程知识是关键,尤其是在施工现场中的应用知识,应经常提醒,加强培训。另外,对于危害因素防范措施需要不断完善,使员工不断学习电力施工的基本知识,掌握公司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严格落实违章禁令。与此同时,电力部门还要做好事故应急措施,提高劳动防护用品的性能,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及时改进电气工具的使用方法,使作业人员的操作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特种作业操作员工必须持有特种作业上岗证。不断增强作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全面推进电力施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4.3 电力安全投入保障必须到位

依据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需要,所需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安全措施一定要投入到位,不能缺斤少两,真正满足电力企业施工现场的需要。为了实现安全作业的最终目标,施工管理层必须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员、安检员等,积极投入性能稳定的电力应用的施工机械。与此同时,资金投入亦不能缺,特别是督促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资金,其足额须投入到位,这就需要电力施工企业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掌握明确的投标范围,将财务资产合理分配到施工单位,确保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费用够用,将电力安全投入保障落实到位。

4.4 施工现场实行安全制度

相关管理人员在正式施工前要开展“三查,三交”的站班会,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还应详细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但要保证其真正生效,还需要工程管理负责人校核后方可下发,现场实际施工负责人员有责任告知其施工团队危险控制措施,让施工人员明确其工作流程、安全措施和危险因素,待其全部了解后确认签名。

此外,对用于施工作业的设备和特种作业机具也应由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化管理,遵从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管理,制定吊装装置和其它相关设备清单,派专人详细记录维护周期和检修项目内容,遵从维护日程规定进行设备的养护,做好设备维护保养的台账,将设备操作守则分发到位,确保设备相关年检资料和其出厂证明齐全且合乎标准,注意在进行关键工序施工前,做好设备的相关检查工作。这样才能实现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为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任建军.简述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22(13):35~36.

[2]刘海印.电力工程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8.

[3]余义龙.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与研究[J].管理观察,2011,32.

论文作者:张辉,何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张辉,何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