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师当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优先课题论文_石豪方

高中数学教师当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优先课题论文_石豪方

石豪方 贵州省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 贵州 安顺 5610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理念上也进行了相应的转变,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主要的教育诉求。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作为优先的课题,开展全新的教学形式,拓展更多的教学内容,来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和运算等核心素养,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本文将对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及教育价值进行分析,找寻当前高中数学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效策略,期望能够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开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素养;教学策略;课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124-02

引言:数学是高中教育阶段主要的教学科目,而教师正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就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意识到自身的重要作用,学习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将数学素养的培养作为主要的教学课题。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来积累更多的经验,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数学核心素养。

一、数学素养的概念以及教育价值

数学具有着很强的应用性,能够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当中的各个领域都有对于数学知识的展现,而数学知识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点,想要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内容,就需要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数学素养。所谓的数学素养,就是指学生在不断的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在积累了一定数学知识基础上,在生活中能够将数学知识进行应用,以数学的角度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在学生具有一定数学素养的基础上,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更加的顺畅,抽象的数学知识也能够通过建模的方式变得形象化。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由于数学知识的不断深入,学习的难度也在不断的提升,想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核心素养,就成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作为教师,应当学会将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分化,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应用能力,并且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具有一定数学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掌握数学核心素养,推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学生想要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就需要掌握一定的综合素养,而数学核心素养正是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基础上,学生才能够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更好的理解那些抽象的数学图形和符号,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进行转化,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应用。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将数学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内容,并且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数学知识是从实际的生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并且能够反作用于现实的生活,所以在各个生活领域当中都有一定的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发掘出大量的教学素材,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要让学生积极的观察生活,并且能够从生活中找出数学知识,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进行深度的结合,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就能够掌握一定的数学核心素养,满足教育的实际需求。核心素养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并且应用数学知识的基础,所以也具有着无可替代的教育价值,作为教师,必然要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优先课题。

二、高中数学素养培养现状

(一)学校方面

学校是开展教育的主要场地,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校也承担着主要的责任。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已经有所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实际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

1.教学理念落后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了主要的教育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教师并没有及时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相较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高中教师来讲,面临着升学率的压力,所以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就格外的重视,所以就会更加注重一些数学问题解答策略和数学定义的教学。核心素养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本质,但是在短时间内的教学成果并不明显,无法引起教师的重视,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

2.教学形式单一

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的氛围,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能够增强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主动的参与进来,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单一的教学形式则会导致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缺少兴趣。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没有足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将教材当中的数学知识进行灌输式教学,带领学生解答相应的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甚至于产生厌烦的情绪。对于一些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例如微课教学形式,教师也并没有掌握相应的技术,有很多的教师只能够进行简单的PPT制作,对教学形式的拓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二)学生方面

1.不重视综合素质的提升

对于高中生来讲,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面临来自于学校、家庭以及高考的压力,学习的任务也比较的繁重,成绩往往就决定着高中生的一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多数的高中生会认为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学习成绩之间关系不大,并没有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数学习题的解答,将书本中的公式和定义进行记忆,而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并没有掌握相应的方式方法。

2.对数学知识有理解障碍

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比较强的教学科目,所以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就会比较的困难,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转化。高中生由于数学知识基础的不足,并且因为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单一,所以很难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具体展现为数学知识的理解障碍。

三、高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

(一)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将问题情境的创设作为开展数学教学的基础,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使用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内容来解答相应的数学问题,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能够有所了解,并且逐渐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在当前的高中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通过情境创设将抽象的数学问题与实际的数学知识内容之间进行联系,来增添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在考试过程中能够取得更加满意的成绩,并且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本,结合数学知识与生活素材,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一个这样的问题情境:某咖啡厅为了调查热咖啡销售量与天气之间的关系,将随机六天的热咖啡销售量与气温进行了统计,发现在气温26℃的时候卖出了25杯热咖啡;在气温17℃的时候卖出了20杯热咖啡;在气温15℃的时候卖出了37杯热咖啡;在气温12℃的时候卖出了42杯热咖啡;在气温4℃的时候卖出了55杯热咖啡;在气温-3℃的时候卖出了70杯热咖啡,那么在气温在-7℃的时候,预计该咖啡厅能够卖出去多少杯热咖啡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的调动,积极的利用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内容,来解答相关的生活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计算,来找出解答这个问题的具体方法。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了解散点图相关的概念和作用,并且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转化,建构数学模型,利用回归分析的思想方法来将这个问题进行很好的解答。通过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找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契合点,并且使用数学知识来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数学渗透于生活当中的各个领域,实际上无论什么问题我们都可以使用数学知识来进行分析和解决,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掌握将其他事物数学化的意识和能力。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快速的找出问题当中的数学元素,并且进行问题的解答。教师应当学会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先让学生思考:一张标准的A4纸,经过多少次的对折,它的厚度就能够达到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这个“爆炸性”的问题能够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一步一步的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形式和性质等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容,这样与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和概念直接讲述给学生的教学效果相比较,哪一种会更好就不言而喻了。我们要让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技能,对于那些我们并没有明确讲述的数学知识,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进行掌握,挖掘出学生潜在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指数函数定义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主动作用,来思考和分析为什么“a>0且a≠1”,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开展交互式教学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较少,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没有反馈的渠道,无法及时的得到解决,长此以往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下降,数学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应当加强交互式教学的开展,构建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教师应当对教学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形,来设计相应的交互式教学模式。例如可以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水平,分成综合实力相近的不同学习小组,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将自己的想法进行阐述,并且与小组其他成员以及教师进行分享。通过这样的形式,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搭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渠道,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内容,满足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诉求。

结语: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数学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诉求,数学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优先课题,找出当前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同时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坚持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能力,发挥出教育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顾陆伟.浅谈高中生数学素养的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14,30:23-24.

[2]顾萍.培养高中生数学素养的研究[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6,14:1-2+5.

[3]何黎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及教学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88.

[4]徐宝洁. 新入职高中数学教师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困难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5]徐洪超. 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问题的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6]苗绘绘. 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宁夏大学,2019.

[7]汪秀琴. 能力导向的高中数学定理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论文作者:石豪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高中数学教师当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优先课题论文_石豪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