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作文,写出好作文论文_李善敏,朱淑兰

让学生爱上作文,写出好作文论文_李善敏,朱淑兰

山东省昌邑市北孟镇北孟小学 261300;朱淑兰 山东省昌邑市北孟镇北孟一中 261300

摘 要:仿写优秀例文是一条通向作文成功的捷径。教师应当向他们提供好的例文引导模仿。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引发创新的潜质,弘扬出自己的个性,写出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好文章来。

关键词:体验成功 多读多诵 鼓励创新

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学生怕作文,不愿意作文,肚里有话说不出,感到作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要想让学生不怕作文,愿意写作文,把想说的话写出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突破。

一、体验成功,激发写作兴趣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何谓“乐之”?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对知识充满兴趣的前提下自然而然地掌握之。作文教学需要教师采取各种措施,多层次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写作成为一件乐事。尤其是对学生的习作,教师在批改时,要更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评价,给学生以信心,让学生看到希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在被人赏识的欢乐中寻求对自己的价值的积极认可”,这种成功后的喜悦、自豪,会促使他们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而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多读多诵,积累写作材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提笔作文总感到腹中空空、力不从心,纵有生花妙笔也难成文章。过了审题、立意关后,不少学生常感到无话可说。举起例子来,大都是周围的张三、李四如何,毫无说服力。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平时积累的少,所以应当引导学生平时多积累材料。事实证明,让学生熟记、背诵名篇佳作是积累材料、提高写作水平的十分有效的途径。学写作一定要过好语言关,一定要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否则,想要写好作文只能是幻想。我们平时要学会积累,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努力把自己所读文章的好词、好句、乃至好段,好的开头、结尾摘录下来,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词汇也就不知不觉地丰富起来,逐渐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南宋诗人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也正说明了锻炼积累能力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积累,学生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适当的情境中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就会点燃起创新的火花。事实证明,只要肯记肯练,肯下苦功,必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模仿名篇佳作,掌握写作方法

学生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不等于就能写好文章,还要求老师辅之以有效训练的方法,以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实践证明要让学生训练好作文,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充分模仿是一些文学大家们一直在做着的事情。“人非知而能文者”,既非“生而能文”而又想“能文”,就只有先借鉴、模仿别人的,然后才有我们自己的,因此模仿是创作的必经阶段。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谈起自己是如何学习写作的:首先,在书报杂志中随便地找出一篇篇文章的小片段,耐心地读,达到快要背熟的程度。然后拿起笔进行不断地反复仿写,如此练了一个阶段,然后筛选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读、默、背之后照上述办法仿写,所不同的是,仿写完一遍对照一次原文,一直练到和原文大致相似为止,然后,再重新挑选一篇文章……最后,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富兰克林的习作之路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要写好的文章固然少不了一定的天赋,但更重要的还是应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正确的习作方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仿写优秀例文是一条通向作文成功的捷径。因此,教师应当向他们提供好的例文引导模仿。可多推荐一些同年龄层次学生写的优秀例文;因为这些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作者的生活体验、认知水平、审美情趣同学生相差不大,易于理解和接受。通过模仿,学生学到了一种写法,久而久之,就会掌握并能得心应手地应用它。

四、鼓励创新,成就个人风格

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但我们拥有模仿,只能到此为止。”因此,模仿只是写作训练中一个起始阶段,其最终目的还是创新。创新,就是要敢于突破以往的思维模式,独辟蹊径,敢为天下先。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捷性。如果没有民主,学生感到有压力,担心不安全,时时处处小心翼翼,顾虑重重、如履薄冰,一味看教师的眼色行事,个人的聪明才智与激情都被窒息,只能表现出依赖性,愈来愈笨拙与迟钝,这怎么可能有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保护“出头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弘扬出自己的个性,写出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好文章来,而不是学生一味遵循所谓的写作模式。

试想,我们的学生,有浓浓的写作兴趣,有丰富的文化积累,有强烈的创新精神,用自己的眼光来看世界,再写起文章来,怎能不言之有物,文如泉涌?

论文作者:李善敏,朱淑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4月总第1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让学生爱上作文,写出好作文论文_李善敏,朱淑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