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阶段康复训练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尿失禁的疗效观察论文_吴诚洁

(福建省立金山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南院> 福建 福州 350001)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在不同阶段常规护理措施的干预下,结合盆底肌联合膀胱锻炼。观察组在术前2周和术后第3天,开始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照组仅在术后第3天,开始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观察两组尿失禁发生率在术后1个月、2个月的差异及控尿能力的差别。结果:在术后第一个月观察组尿失禁的发生率 5.8%低于对照组术后第一个月的发生36.7%在术后第二个月观察组尿失禁的发生率5.2%低于对照组术后第二个月的发生率14.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尿失禁的疗效显著,且方法简便易行,利与推广经济价值高。尽早实施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不同阶段;前列腺癌根治术;盆底肌联合膀胱锻炼;尿失禁

【中图分类号】R73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012-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various stages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radical surgery urinary incontinence

Wu Chengjie Fujian Provincial Jinshan Hospital,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 different stage bladder training for laparoscopic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combine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effect a radical cure. Methods Under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joint bladder combined with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Observation group 2 weeks in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day 3, start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combined bladder training. The control group only 3 days after surgery, start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combined bladder training. Results For 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observation group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s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combined bladder training,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prostate cancer radical surgery of 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 and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easy,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Different stages; Prostate cancer radical; Pelvic floor muscle joint bladder exercise; Urinary incontinence

在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中,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居第2 位,约占全部肿瘤发病率的14%[1]。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是前列腺癌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虽然恢复较快但术后80%患者常伴有尿失禁发生,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大量临床研究证明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尿失禁的疗效明显[2-4]。我科室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不同阶段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干预下结合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于尿失禁的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64例。患者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均为初次行泌尿系统手术治疗;②入选患者无盆底肌锻炼及膀胱训练知识背景;③患者无肢体功能活动受限相关疾病;④患者无沟通交流障碍者;⑤经研究者说明调查目的后,愿意参与本研究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年龄57~85岁,平均(平均67.6±2.1)岁;Gleason评分6~8分,平均(7.1±0.2)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6~20ug/L,平均(15.5±5.6)ug/L。对照组组年龄56~86岁,平均(平均67.8±2.2)岁;Gleason评分6~8分,平均(7.2±0.2)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6~21ug/L,平均(15.8±5.5)ug/L。排除膀胱功能严重受损、泌尿系结核病等影响排尿的其他疾病、心肝肾功能障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常规护理 两组均按照泌尿外科护理常规进行操作,每天定时进行心理护理、会阴清洁、尿道口消毒,及时更换污染衣物床及单位等。

1.2.2盆底肌锻炼:指导患者在不运动腹部及下肢和臀部肌的群的情况下,自主控制会阴及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体位(卧位、立位、坐位),收紧盆底肌的时间尽量维持10s,然后放松休息10s,一次收紧和放松为1个循环。20~30循环为1组,每日3组,持续3个月。评估患者是否正确掌握锻炼方法,嘱患者取侧卧位,戴一次性手套,食指涂石蜡油,轻轻插入患者肛门内,嘱患者进行盆底肌肉锻炼,以手指在肛管内能感到有紧缩感为方法正确。

1.2.3膀胱训练 ①每次排尿前站立不动或踮起脚尖,收缩盆底肌直至紧迫感消失再放松。循序渐进推迟排尿时间,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排尿次数。②指导患者保证液体的摄入,说明水分摄入对排尿刺激的作用,鼓励患者多饮水。一般一个疗程为4~6周。

1.3 评价方法

分别于术后1月及术后2月对观察组及实验组采用1h尿垫试验进行评价:充分排空膀胱并垫上已称重的干尿垫,让患者15min内喝完500mL无钠液体,步行30min,同步完成上下爬一段楼梯,从座位站起来10次、使劲咳嗽10次、原地跑步1min、弯腰拾起地上小物体5次、流水洗手1min系列动作。取出尿垫并称重和记录重量。轻度尿失禁:1h漏尿≤1g;中度尿失禁:1g<1h漏尿<10g;重度尿失禁:10g≤1h漏尿<50g;极重度尿失禁:1h漏尿≥50g[5]。

尿失禁的判定标准:①治愈,尿失禁症状消失、排尿控制自如,1小时尿垫试验阴性。②好转,尿失禁次数明显减少、1小时尿垫试验连续3次以上阴性。③无效,尿失禁症状无明显改善,1小时尿垫试验阳性[6]。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尿失禁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在不同阶段常规护理措施的干预下,结合盆底肌联合膀胱锻炼。术后第一个月观察组尿失禁的发生率5.8%低于对照组术后第一个月的发生36.7%在术后第二个月观察组尿失禁的发生率5.2%低于对照组术后第二个月的发生率14.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尿失禁是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影响男性的排尿控制的因素包括:正常的膀胱顺应性与稳定性;近侧括约肌调节能力和远侧括约肌调节能力。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由于术中高频电流刺激远端尿道括约肌造成不同程度损伤,而近端尿道括约肌则因前列腺被切除而受到破坏,当膀胱内压高于尿道阻力时,便易发生尿失禁。该并发症常造成患者身心痛苦,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生活质量明显减低。由于患者的年龄较大日常生活多不能自理,尿失禁也加大了家属的护理量。

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是一种简单易行、易于推广和有效的治疗尿失禁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也得到了临床的普遍认同。盆底肌锻炼可使盆底神经改变,使其调节能力增强,也会使肌肉收缩力量和张力加强,为膀胱、尿道提供结构支撑,同时增强尿道括约肌的力量。而膀胱训练可以使患者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提高膀胱的顺应性。盆底肌锻炼、膀胱行为训练治疗二者结合具有协同作用。择期手术的患者在术前就可以进行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通过本研究得出尽早实施锻炼对于降低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有显著的效果,本研究没有对尿失禁的程度进行系统的比较,本实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因为某些因素影响造成结果的偏差。

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是一种物理疗法,需要患者能够配合并且坚持,由于发病的患者年龄偏差都较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制定相适应的锻炼计划。同时在心理方面的护理要加强,给予患者充分理解和支持。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的依从性提高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果霞,张志伟.高龄前列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4):94-96.

[2]陈明国,张玉杰,刘宇彪,等.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21(3):336—338.

[3]孙燕兵,马一瀛,刘宗泽,等.腹腔镜根治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2014,7(8A):124-125.

[4]魏丽红.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J].兵团医学,2014,40(2):69-71.

[5]孙秀丽,王世言,申太峰,等.全盆底重建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14(2):102-105.

[6]沈晓红.雷火灸结合康复训练干预中风后尿失禁的护理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8):97-98.

论文作者:吴诚洁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不同阶段康复训练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尿失禁的疗效观察论文_吴诚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