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增强CT前注射碘造影剂中的应用论文_毛丽,胡歆

健康教育在增强CT前注射碘造影剂中的应用论文_毛丽,胡歆

毛丽 胡歆 (解放军第三二三医院心血管CT 710054)

【摘要】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增强CT室注射碘造影剂患者对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方法 通过对于患者注射碘造影剂前的准备,注射中的准确操作,以及注射后的细心观察,进行全流程的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的全面良好实施,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足临床检查以及科室工作管理的需要。结论 通过实施全流程健康教育,患者对增强ct前注射碘造影剂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温馨、舒适的注射环境、良好服务态度和规范的仪表是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前提,注射造影剂前详细的了解、评估,穿刺水平的高超,良好的护患沟通、完善的健康宣教是提高患者满意度,树立医院和科室良好形象的保证。

【关键词】 健康教育增强CT 碘造影剂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141-02

在CT扫描中,当病变组织和器官与正常组织密度接近时,其对X线的吸收差就很小,形成的CT图像的自然对比度也就很低,使病变组织不易显示[1]。CT增强扫描 利用了病变组织同邻近正常组织对造影剂吸收的差异,对病变进行定性诊断,从而提高病变的检出率[2]。具体操作是利用数控注射器快速从静脉注入造影剂,按所需要条件对特定部位扫描。扫描前必须要注射一定浓度的碘造影剂至静脉血管到达全身,而大多数患者检查前易出现自疑、恐惧等心理变化,再加之门诊增强CT检查患者数量大,护士人力资源不足以及注射造影剂后的诸多不适,因此通过对注射碘造影剂的患者进行全面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患者满意度,满足检查以及临床需要。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从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进行注射碘造影剂的患者健康教育质量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在此期间共检查患者686例,年龄l7~85岁,其中男358例,女328例。教育程度:大学本科以上102人,大专230人,高中以及中专259人,初中及以下95人。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的内容

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检查前病史和过敏史的详细了解、检查流程、注射后的观察、自护技能等。根据《增强ct检查知情同意告知书》、《检查前注意事项》对于检查患者全流程进行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增强ct的检查必要知识以及检查前患者自我准备的重要性、对患者既往病史及过敏史的掌握,检查后的患者自我观察的事项及护理配合等。为了使患者尽快了解该流程,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安心理,特意有专门的护士在等待区巡回,随时准备解答患者的疑虑,同时,对于前来科室预约检查的患者,反复强调检查前的准备情况,做好和临床医生间的沟通工作,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处理,此处主要是指轻度的仅需要观察的不良反应,详细的交代检查后的注意事项以及教会患者自我防护,自我观察的能力等。因为本增强CT室主要检查的是心脏血管CT,在科室的宣传墙上,还陈列了关于心血管方面常见病的预防,治疗和常见药物的用途、剂量、方法等,为了使患者能更好、更快的了解其内容,我们应使语言简练,通俗易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健康教育的方法

1.2.2.1 行该检查的患者在检查科室首先接触的是护士进行预检、分诊、登记,患者对于科室环境比较陌生及某些患者对其病情不清楚,因此需要此项检查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快速注射碘造影剂产生紧张、恐惧及焦虑。护士应对患者及其家属热情接待,介绍检查室环境及检查的必要性、检查预约的重要性,是为了节省患者的宝贵时间,同时因为是快速推注进入到静脉血管,同时造影剂的浓度过大,可能会对于血管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患者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和焦虑情绪,这个时候患者之间相互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介绍刚检查完之后的患者通过同类患者的现身说法和过来取检查报告患者或是家人的讲述,体会安全检查的过程并非想象中的痛苦。

1.2.2.2 完善造影剂注射前的宣教是注射成功的重要步骤,护理的重点是利用宣传手册、图片资料、口头或录像教育等形式介绍检查前注射碘造影剂的有关知识,注射的方式,静脉留置高压留置针的必要性,护士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依据患者的年龄、血管及其病情等情况,通过对患者进行有关注射造影剂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其将经历的检查及其必要性有所了解,减少心里的恐惧,积极配合检查的顺利实施。同时准确评估可能增加注射危险性的心理及生理等诸多问题并给予矫正,有利于使患者对于注射造影剂的错误认识得到纠正。

1.2.2.3 注射碘造影剂前注意事项的强调,先需要对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患者体质能否耐受此项检查,是否存在高热,心力衰竭和肝肾疾患等绝对禁忌症;同时了解患者有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身体各系统有无过敏疾病:如哮喘、荨麻疹等,特别是既往患者对碘剂有无过敏史;对过敏史不清楚的患者使用造影剂前可以作过敏实验,详细询问病史,也是决定是否可以进行注射造影剂和ct检查的直接因素。上述没有问题,患者留置高压留置针,选择的血管也主要是肘正中静脉等一些大的弹性好的血管,由于碘造影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并且高压快速推注,因此对于血管的选择是十分关键,必须要做好详细的评估,全面的良好解释沟通工作。在留置前和患者详细的解释,留置中和推注中注意力的分散,有效的配合,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以及恐惧心理。

1.2.2.4 注射造影剂之后,主要的工作就是观察不良反应,一般需要在等候室观察1个小时,临床上碘化造影剂的不良反应除了消化系统反应、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反应等低发低危害等不良反应以外,还有肾脏毒性反应,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的报告[3]。所以,检查室是必须要配备各种处理和抢救造影反应的药品和器械,包括氧气和心肺复苏器械、并随时可用。常用药品有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苯海拉明、多巴胺、异丙嗪、山梗菜碱、阿拉明、氨茶碱、尼可刹米等,抢救器械有吸痰器、听诊器、氧气瓶、血压计、开口器、简易人工呼吸器等。在病人注射造影剂后应嘱患者大量饮水,以加强造影剂的排泄,同时,留置针的拔除,也应该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保证按压时间,告知患者3个月内一般不允许再进行。若发生不良反应,也应该沉着冷静,严肃认真抢救,同时,缓解患者和家属的紧张情绪。

2 结果

对放射科增强CT室检查686例患者实施持续性全流程健康教育,改变了患者对于害怕大医院门诊人多,医务人员呼来喝去,爱答不理的态度,同时,全称有效的详细沟通,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了注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程度也明显减轻,有效提高了患者对于门诊ct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检查的效率和安全性,满足临床科室的需要,树立医院和科室的良好形象。

3 结论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一个不可获缺的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在临床科室中的广泛开展,更应该深入到每一个患者需要的地方,不管是检查,还是手术,或者是康复治疗等,只要能为患者提供方便和有效帮助的方式,都值得深入开展。只有深入,广泛,全面的将健康教育开展到每一个职能科室,才能真正有效的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身,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沈霞. CT室对常见碘过敏反应的护理预防与处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0(6): 473.1.

[2] 宋国良.现代CT检查诊断与图像解析使用手册.北京:北京科大电子出版社,2005,382-383.

[3],碘造影剂肾病及预防《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135-137.

论文作者:毛丽,胡歆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0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在增强CT前注射碘造影剂中的应用论文_毛丽,胡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