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体育写作中的概念隐喻_运动会论文

英汉体育写作中的概念隐喻_运动会论文

中英文体育写作中的概念隐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英文论文,概念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489(2009)04-0089-06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只是语言现象,更重要的它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重要的特征,是人们认知、思维、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隐喻表达的是跨域映射,其中包含两个域: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前者通常是人们较为熟悉、抽象的概念,后者是人们不太熟悉、抽象的概念,通过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目标域从而得到理解。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建立起映射的基础就是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以是常规性的,也可以是创造性。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种事物,它是我们探索、描绘、理解和解释新事物的有力工具。隐喻普遍存在于各种文体的文本和日常语言中,据统计,人的一生大约使用470万个新颖的隐喻,2140万个定型化的隐喻。隐喻一方面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体现了人所居住的世界的文化模式。

在G.Lakoff和M.Johonson所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中,G.Lakoff和M.Johonson以“争论是战争”为例提出了概念隐喻。在解释“争论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时,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我们可以赢得或输掉一场争论。我们把与自己争论的人看成对手。我们对其立场进行攻击并维护自身的立场。我们占据优势或者让步。我们制定计划并运用策略。如果我们发现已经不可能守住某一立场,我们会将其放弃并选取新的攻击路线。这说明争论是一种“口头交锋”。相似地,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双方进行比赛;我们赢得或者输掉一场比赛;我们攻击或者防守;我们每一队都有一个领导者,统领全队;我们运用战略等等;正如争论被当成口头交锋,体育运动可以被看成是一场没有武器和硝烟的战争。体育写作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报纸上的新闻报道。仔细观察这些报道,我们或许能够发现有关战争的隐喻不断被用来修饰体育运动。在报纸上的体育报道中,特别是大标题里,最常见的就是“战斗”、“袭击”、“投降”等词汇。

一、文献综述

在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之前,在语言的经典理论中,隐喻被当成是一种语言方面的内容,而与思想无关。隐喻的表达同一般的日常语言没有关联,日常语言中不存在隐喻,隐喻所应用的机制也不在日常对话语言的框架之内。然而,莱考夫和约翰逊强调,与这一传统的观点不同的是,隐喻就是在人们的概念系统中发生的,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光在语言中出现,还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人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就是隐喻性的。Knowles和Moon在评论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时也提出:他们论证的中心就是隐喻是一种思考或概念化,不局限于语言;然而,语言却为观察隐喻的工作机制提供了一个方便的途径。

这一在体育写作中频繁出现的隐喻现象在以英文为对象的研究中却很少被提及。不过以往的学者确实揭示出了中文体育写作中的一些将体育向战争的映射。在中文体育报道中,张滨和郑振友探讨了“体育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在中国体育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他们分析了每一个促动和激发体育新闻战争隐喻生成、变化和发展的动因。这些动因被称为理据,分为显形理据和隐性理据。显形理据包括:(1)体育与战争的相似性。它们在形式上和功能上都很相似;(2)媒体吸引读者的需要。用战争语言来表述体育比赛,这比平实的表达生动有趣得多,因为这样能够反映出比赛的竞争性,同时使表达更加幽默。隐性理据包括:(1)所谓的中华民族的战争情结,即中国人民对侵略者切齿痛恨的心理和对战斗的崇尚心理;(2)人类的审美要求——人类对战争所能带来的巨大力量有一种痴迷;(3)政治诉求——体育报道被政治家利用,作为政治诉求的一种形式来强化国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根据张滨和郑振友的分析,用于体育的概念隐喻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满足人们种种需求的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这样一种错觉,即体育就是暴力。

刘立香和刘德美同样也就体育新闻报道中该概念隐喻的应用进行了定性的研究。通过分析报纸上体育新闻中的一个段落,她们总结了在报道中所使用的所有用来描写某场足球赛的关于战争的词汇,同时也分析了一篇英文体育报道,并列举出了其中与战争相关的词汇。接着,将中文和英文报道加以比较,得出在体育新闻报道中隐喻的三个作用。但是,在总结中文体育报道中的战争词汇时,刘立香和刘德美没能指出这些词汇的来源。她们只是提到通过对体育新闻语篇的分析,她们发现很多赛事报道都使用了与战争有关的词汇。这些词汇是经过系统的分类整理而列举出的。另外,她们对于两篇报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分析不是很具体;整篇文章选取的英文报道数量十分有限,研究的重点还是在于中文的体育报道。

苏立昌和常洪岭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文化对概念隐喻——人类认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影响之上。他们除了从体育的角度对战争隐喻进行分析,还着眼于经济、贸易、政治、宗教、文化、科学技术等其他角度。他们虽然没有重点研究“体育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但是提供了一个研究概念隐喻的文化视角,很有价值。首先,他们探讨了不同文化对战争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具体来讲,他们解释了英语和汉语中在经济和贸易等领域对竞争概念的不同理解,即在程度上是否如同战争一样要斗个你死我活;他们同时还分析了汉语和英语两种语境下的体育竞争概念存在着的差异。其次,苏立昌和常洪岭还探讨了文化因素对概念隐喻及语言表达形式的影响。重要的是,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即使英语和汉语体育报道中用词相同,其所表达的含义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可能有所不同。

在以往关于体育报道的研究中出现了三个问题:(1)对于英文体育报道中概念隐喻的研究太少;(2)以往的研究中从报纸和网站收集的数据不系统;(3)体育写作的数据来源局限于报纸和网站的体育报道。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将着重于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这样做是为了利用更多系统化收集的数据来分析体育写作中出现的“体育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比较其在中英文中应用的异同,尤其是在英文中的应用;探寻这一概念隐喻在英文体育歌曲和中文运动会稿件材料中的应用。

二、研究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体育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在中英文体育报道中以及英文体育歌曲和中文运动会稿件材料中应用的异同。通过数据分析,提出并验证下面两个假设:

(1)在中文和英文中对于“体育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的应用有不同之处。

(2)“体育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不仅应用于体育新闻报道中,还应用于英文体育歌曲及中文运动会稿件材料等体育写作中,只是在英文体育歌曲中对这一概念隐喻的应用出于某种原因相对较少。

数据1:体育报道

在以往对于体育写作的研究中,几乎所有报道都是从不同的报纸和网站选出来的,这些报道关注不同的事件,不过都与体育相关。这样,研究人员就可以很方便地先从一处选取包含这一概念隐喻的英文表达,再从另一处选取与之最相关的中文表达进行比较。通过采用这一方法,以往的研究旨在证明中英文体育报道都会选用来源域中某些特定的词汇——关于战争的词汇——来表达目标域中的意义——与体育有关的意义;并且中英文报道中所选取的词汇是十分相似的。例如,在中文体育报道中,有“胜负、迎战、重创”等词汇,而在英文报道中,也相应地有“win或lose”、“fight”及“crash”等词汇。这一点支持了上述观点,即中英文在将体育比作战争的概念上具有相似性。这一点我们不否认,但是我们认为如果能够比较中英文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就更好了。这样,我们就更能了解中英文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中所应用的概念隐喻的不同,尽管这样做出的结果可能没有传统方法得出的结果那样明显。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选取了关于同一事件的几段不同报道——马刺队大胜爵士队,赢得西部联盟冠军。其中选取的英文报道来源于《国际先驱论坛报》和《中国日报》,中文报道来源于《体坛周报》。通过比较这几份报纸在来源域中关于战争词汇选取的异同,揭示“体育是战争”这一概念在中英文中应用的不同。

数据2:体育歌曲

为了检验体育歌曲是否与体育新闻报道类似,包含许多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作者选取了34首英文歌曲进行分析。这些歌曲主要是往届奥运会和世界杯的主题歌以及以鼓励人们参与体育运动、赞颂体育精神为主题的歌曲。这些数据本应包含更多的歌曲,但是由于某些英文歌曲找不到对应的歌词,作者只能将其排除在外。作者将能找到歌词的英文歌曲从网上下载下来,将其歌词以电子版的形式存储起来并加以分析。为了避免下载的歌词存在错误,同一首歌的歌词作者会从不同的网站取得并加以比较。由于找到的中文体育歌曲的数量十分有限,本文没有将中文歌曲作为研究对象。

数据3:中国运动会稿件材料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在学校春季和秋季举行的运动会上由同学和老师创作的运动会稿件会在扩音器中播放,并贯穿整个运动会的始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鼓励运动员、裁判以及其他参与运动会的人员并颂扬体育精神。作为一种对于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的体育写作形式,运动会稿件却很少吸引研究人员的目光。但是为了做到研究的完整性,对于运动会稿件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毕竟是中国体育写作中一种典型的文化形式。所以本文除了将报纸和英文歌曲作为数据来源外,还从互联网随机抽取了30篇运动会稿件作为整个研究数据的一部分。在这30篇稿件中,一些是为所有运动员而写的,另外一些是为参加某些特定项目的运动员而写的;一些写给裁判,一些写给失败者;还有一些旨在赞颂体育精神。通过分析这些稿件的内容,本文旨在查明“体育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在中国运动会稿件的出现频率。

三、结果及讨论

在这一部分,本文首先给出不同来源的数据的分析结果,然后根据结果进行可能性的分析。

1.对体育报道数据的分析

通过以往的研究我们得知,英文和中文报纸上的体育报道会使用相似的一套词汇将体育比作战争。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人们对于这一隐喻的应用完全相同。通过研究以下从中英文报纸中摘录的内容,我们旨在找出中英文报道两者之间的差别。

(1)马刺队的邓肯在胜利之后说:“我们去年铩羽而归,今年卷土重来,战胜3支非常优秀的队伍才跻身总决赛,太惊人了”。(《体坛周报》,2007年6月1日)

(2)季后赛观察:“……当活塞真正退到底线的时候,他们会比现在可怕得多,但在反面角度上,这也是活塞不像从前一样时刻发力、随时轰开炮火的证明。”(《体坛周报》,2007年6月1日)

(3) Spurs crush Jazz and cruise to finals.

The celebration began shortly after 11 p.m.Fabricio Oberto,a relative unknown in 49 states,left the court to a raucous,sustained standing ovation.(《国际先驱论坛报》 ,2007年6月1日)

(4) "It feels great to be back," he [Tim Duncan] said.

Duncan,who led the team to titles in 1999,2003 and 2005,was at his casually dominant best,with an effortless 21 points in 28 minutes.Tony Parker,a member of the last two title teams,had 21 points,including a first-quarter burst that set the tone for the night.(《国家先驱论坛报》 ,2007年6月1日)

(5)Reuters picture:San Antonio Spurs' Tim Duncan celebrates with the trophy after his team defeated the Utah Jazz during Game 5 of their NBA Western Conference Final playoff basketball series in San Antonio,Texas on Wednesday.The Spurs won the series and advance to the NBA finals.(《中国日报》,2007年6月1日)

(6)"It's great,it's about the journey," Duncan said."Last year we had a tough finish,this year to come back,put the team together and to go through three really,really good team to get here,it' s tremendous." (《中国日报》,2007年6月1日)

这些摘录的段落都在报道同一事件。以上例子给出了这些中英文报道中与“体育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相关的词汇。一些同时被应用于两种报道的词汇十分相似,比如“defeat”,“won”和“战胜”。但是,在比较对Tim Duncan引用的话语时,我们可以发现中英文报纸报道的不同。

中英文报道中使用的关于“体育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的词汇如下:

英文:

crush,ovation,dominant,

trophy,defeat,won,advance to,go through

中文:

铩羽,卷土重来,战胜,轰开炮火

首先,作者观察了在引用同一段话时中英文报道用词的不同,并把两段引用中选用的重要词汇列举出来:

铩羽而归VS.touch finish

卷土重来VS.come back

战胜VS.go through

从这些词对中,我们发现,对于同样一概念的表达,中文表述相对于英文表达要更加丰富一些。程浩提出在《现代汉语字典》(1996年版)中,与战争有关并以“战”字作为词汇开头的词条共有47条,而在《朗文当代英语字典》中,共有20条以“war”作为单词或词组开头的词条。因此,与战争相关的表达在中文和英文中都十分丰富。程浩认为这些表达今天还在不断地扩充。然而,这只能说明在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中,更多的中文成语得到了使用(如铩羽而归,卷土重来)。要想说明在中英文报道中描述该概念隐喻的表达在数量上是否有明显的差别,我们还需要分析更多的数据才能做到。

其次,中英文关于该概念隐喻的表达基于各自的历史和文化原因而有所不同,这两种语言都倾向于使用与其各自历史事件相关的历史典故。许多典故其实已经形成固定的俚语。在上面所列举的几段英文报道中出现的“ovation”和“trophy”就是很好的例子。根据维基百科,“ovation”(拉丁语:ovatio)是罗马用于迎接战争中不是特别荣耀的胜利的一种仪式。当敌我双方的战争不是发生在国与国之间的,当敌人被认为是较低等的(如奴隶、海盗),当争端未经流血就得以解决或争端的解决没有给我方造成任何威胁时,即进行这种仪式。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ovation”指观众为表示赞同而热烈地鼓掌,这一解释符合“ovation”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也就是说,“ovation”一词起源于古罗马,但是其意义是在现代固定下来的。不过,这个词的现代意义仍然会使人想起古代的战争,因为那正是它的起源。同样,“trophy”一词过去指古希腊和古罗马在胜利中获得的战利品。而它在现代却被广泛地用于体育活动。中文词“铩羽”过去指的是鸟类毛羽伤残,不能高飞。现比喻人受摧残而失志。在上面列举的报道中,“铩羽”指的是马刺队在上一年大败而归的情况。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中,不同的文学典故或俚语被借用以表达“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但是也有例外。一些为人们所熟知的表达或者历史事件可能会被中英文报道同时使用。例如,由于滑铁卢战役为中外人士所熟知,在中文和英文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下列相似的表达:

(1)"We are facing another Waterloo",said the coach of Real Madrid.(谷约2003)

(2)中国体操再遇滑铁卢 李小鹏双杠仅获铜 跳马只列七。(新浪体育2004年8月24日)

2.对体育歌曲数据的分析

既然“体育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经常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出现,那么在歌曲中是否也能够找到它呢?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分析34首体育英文歌曲的歌词,从而解答这个疑问。我们挑出与这一概念隐喻有关的单词和词组并将其列入本部分的体育英文歌曲概念隐喻情况汇总中。

该汇总表明,在用来进行分析的大多数歌词中,并没有出现与该概念隐喻相关的单词和词组。其他歌词中所包含的相关单词和词组通常为“win”(战胜),“victory”(胜利)和“survive”(生还)等常见的典型例子。但是这些单词和词组的出现频率很低。我们只能在3首歌曲的歌词中找到相对较多的例子,即Boom,Fighter和We Are The Champions。We Are The Champions这首歌讲述了如何才能成为冠军,在其歌词中出现了“keep on fighting till the end”(一直战斗直至最后),“no time for losers”(时光不等待失败者)和“I ain't gonna lose”(我不会输)等句子。总体来说,虽然在英文歌曲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这一概念隐喻,但是其出现频率很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首先,一些歌曲事实上是为了某个事件而写,而非为了体育本身而作。这些歌曲之所以被大众认为是体育歌曲,只是因为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适用于体育活动的主题。比如,在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这首歌中,歌词本是为了纪念阿根廷第一夫人María Eva Duarte de Perón而作的。但是在1998年世界杯中当阿根廷队被淘汰时,这首歌被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放以表达某种遗憾的感情。其次,许多歌曲的主题并不在于体育本身,而是旨在宣扬与体育精神相似的一种精神。因此,诸如The Cup Of Life和Celebrate The Day等歌曲没有描绘体育场面,而是致力于鼓励人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实现理想。而且,这些歌词用语十分抽象。这些就是在英文歌曲中该概念隐喻出现率低,与“体育是战争”概念相关的单词和词组也很少见的原因。

我们在34首英文歌曲以及在其歌词中出现的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情况如下:“Hero”一歌中出现了survive一词;

“We Are The Champions”中出现了keep on fighting till the end,No time for losers,I ain't gonna lose等三个词组;

“Fighter”中出现了the victim,all of the fights,all of your torture,never back down等四个词组;

“Boom”中出现了take no prisoners,fight to win,and you will survive,come alive等四个词组;

“To Be Number One”中出现了victory一词;

“Reach Out”中出现win一词;

“Under Southern Skies”中出现win一词;

“Time Of Our Lives”中出现了win一词;

“Tubthumping”中出现了win一词;

“Hand In Hand”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Friends For Life”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Barcelona”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The Power Of The Dream”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Reach”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Return To Innocence”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The Flame”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Oceania”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Gloryland”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The Cup Of Life”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Tubthumping”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Anthem”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Live For Love United”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Celebrate The Day”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We Will Rock You”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I Believe I Can Fly”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Pass The Flame”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Across The Universe”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Don't Panic”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Beautiful”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You Learn”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Soak Up The Sun”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Angels”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These Days”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Season In The Sun”中无关于“体育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的词汇。

3.对中文运动会稿件材料数据的分析

在30篇用于运动会的中文稿件中,“体育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的出现频率远高于其在英文歌曲中的出现频率。下列对运动会中文稿件中概念隐喻汇总中,列举了这30篇稿件中所用到的与该概念隐喻有关的单词和词组。其中,12篇稿件中出现了该概念隐喻,其中一些文章甚至将对这一概念隐喻的使用作为其表达中心思想的主要方法。从下列汇总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体育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的使用在内容上十分丰富。因此,不同于英文歌曲中的情况,在中文运动会稿件材料里将体育比作战争是十分常见的现象。

如下中文运动会稿件中的概念隐喻:

与“战争”相关的概念隐喻:

无论成功或是失败;

枪声,吹响战斗的号角;

赛场如战场;

等待你的,是漫漫征途;

驰骋赛场,是一种胜利;

“沙场秋点兵”的壮阔。

与“运动员”相关的概念隐喻:

坚定的步伐,高昂的斗志,风一样的速度;

在疆场拼搏,汗水,在风中挥洒。追风英雄,我们为你骄傲,我们因你而自豪;

不为刻意的征服;

没有常胜将,万古侯更无,江山代有才人出;

英雄勇将,呼之欲出;各领风骚,一帜独树!群雄乍起,英雄谁属?洒过泪,流过汗,坚韧铸造王者风度!敢拼搏,不服输,霸气早成,成功我属;

勇敢地冲吧,勇士们;

像那不知疲倦的英雄,奔跑永无止境;

我们为登上领奖台的英雄喝彩,我们也为失败者鼓掌。

四、结论

通过对中文和英文体育写作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体育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在中、英两种文化中应用的差异。通过对体育报道数据、体育歌曲、中国运动会稿件材料三种体育写作形式的数据分析,得知中文表达相对于英文表达要更加丰富一些;中英文关于概念隐喻的表达基于各自的历史和文化原因而有所不同,二者都倾向于使用与其各自历史事件相关的历史典故。此外,在中文运动会稿件材料里将体育比作战争是十分常见的现象。而英文歌曲中概念隐喻出现的频率很低,因此,中文表达相对于英文表达要更加丰富一些,中文隐喻表达丰富于英语可以作为中文比英文更有表现力的证据。进一步说,一种语言中隐喻的丰富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种语言的表现张力。当然,这样的结论只是笔者基于体育写作的数据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还需在更多语言领域给予证实。

隐喻属于认知现象,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不同民族虽有认知和自身体验的共性,但由于人们的文化传统和所处的社会、地理环境的不同,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文化渊源不同,对一些具体事物的体验也不尽相同,从而产生民族间,甚至同一民族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隐喻使用上的显著差异。正如Lakoff(1993)所说:“隐喻映射在普遍性上有差异,有的可能是普遍的,有的是分布广泛的,有的可能是某个文化特有的”。构成概念隐喻的体验本身就是复杂的社会和文化构建,受不同文化模式的影响,东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下有着明显差异的军事思想。如前者含有儒家伦理精神,散发着古典人道主义关怀,视“不战而胜”为战争最高境界;后者带有商业殖民扩张和追求无限利润的传统,又传承源于森林生活环境的日耳曼征服习惯,信奉“生存竞争”的原则;再如汉语赛事报道中出现的“斩马谡”便出自古代中国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文化背景,中国武术的精深也使汉语体育新闻经常采用江湖式故事的篇章叙述方式。同样,比如不了解英语文化中拿破仑败兵滑铁卢的历史,便难以理解赛事中“face Water-loo”的隐喻概念。因此,“体育比赛就是战争”概念隐喻具有跨文化的共性和普遍性,存在于人们共同的身体体验中,其具体使用和语言表现层面又有一定的个性,体现着不同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中文隐喻表达比英语更为丰富这一事实,可以作为中文比英文更有表现力的证据之一。

标签:;  ;  ;  

英汉体育写作中的概念隐喻_运动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