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23102519820327****
引言:我国具有各种能源,尤其水资源占有量位居世界前列。水资源种类增多的同时,也面临着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南水北调工程的发展就较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水利水电工程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其工程技术要基于既有技术,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新技术,运用先进的工程技术,保障工程的优质与环保。
一、水利水电工程运用新技术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新技术的使用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正常运行,提高施工的实力,可以有效的降低水利水电施工材料和维护的成本,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的需要,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好的条件。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长,建设规模比较大,需要施工机械很多,爆破工程及其他施工因素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环境不断的恶化,所以应加大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研究,引进新技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建设环保的水利水电工程。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比较恶劣,专业要很高,所以技术施工人员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只是,不断的应用新技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工程最大化经济效益。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1. GPS技术的应用
目前在航海、铁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定位技术便是GPS,同时GPS技术也可以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过程中,有效的保障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测绘质量。GPS技术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GPS相较于以前的测量技术,其测量操作更为方便,测量速度更为快捷,测量结果也更为精确,因此要不断的创新优化对GPS技术,推广GPS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进而取代以前的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GPS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效率,同时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水利水电施工的整体的质量,尤其在高精度的施工部位显得尤为重要。
2.超级真空抽水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基坑排水效率,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了超级真空抽水法。超级真空抽水法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方法,相较于以前传统的排水方法,其排水的速度更高。因此,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要不断推广对超级真空抽水法的应用,其可以更好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进度,缩短施工的时间,进而提高施工企业的施工效益。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较为复杂,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承受很大的蓄水压力,因此对构件的承重力和密封性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能过达成上述的施工要求,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使用的施工技术便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混凝土产生收缩或者温度裂缝,保障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正常的投入使用。施工企业在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中要全面的掌控施工的温度,尤其是要把内外温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障大体积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并且有效的控制内外温差能够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最终构件的质量,因此,施工企业要不断的完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4.钢筋连接技术
钢筋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十分的广泛。很多文件都有明确的规定钢筋应用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施工中会有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使施工产生一些无法避免的误差。因此,只有将误差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有可能不会对钢筋的实用性产生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钢筋焊接数量的单双数、焊接接头面积的百分率等,要根据不同的标准以及实际的施工情况来采取更为有效的焊接方法。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使用钢筋连接技术的过程中,要根据最新的施工要求来应用不同的钢筋焊接技术,严格的按照规范要求来进行施工。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策略
1.优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案
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对工程建设所在地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包括气候环境、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生物多样性,准确评估工程建设对周围及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分析,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尽量减小水利工程对自然流域的改变,比如河道整治时尽量避开鱼类洄游繁殖地段、利用天然河道输水等。若出现必然影响到生态环境的情况,必须设计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在施工时落实到实处,加强对补偿机制效果的监督,确保补偿措施能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坏境的不良影响,有效促进生态平衡的复原。
2.加强施工现场生态管理
工程建设会产生较多的粉尘,比如说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以及在地基开挖中应用爆破的方式,都会产生大量粉尘及颗粒,这会对工程周边造成较大的空气污染。为了降低防尘危害,施工单位应该做好防尘措施,对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将水泥等容易扬尘的原材料,保存在密闭环境下,钢筋等原材料按照品种分类有序存放,并且做好固定措施,砂石等泥砂物料应该堆放在高于0.5米的堆放池中。而且,工程建设时会破坏建设所在地原有的地质结构,造成滑坡、坍塌等事故,为了规避上述风险,施工前应该做好地质勘测工作,寻找合适、坚固的地基,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3.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环保型
为了能够避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破坏环境,在施工前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之后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进行施工。在水利水电施工中要保持生态平衡,一是,禁止随地排放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废弃物,其中最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就是污水的排放,因此要做好污水处理工作,禁止对周边的水质造成污染。二是,对废渣废料的堆放处理要有合理的规划,定时定点处理干净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料。三是,有害气体的防护。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产生有害的气体的来源主要有爆破、燃料、车辆尾气等,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结束语:众所周知,我国地域广阔,国土面积占世界第二,且地域地貌奇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普遍存在,且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变化无常,干旱和洪水成为极为普遍的事情,对各地的生态建设和农业发展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在合适的河流隘口建设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将上述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降低,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干旱地带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并借此普及水力发电模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固然促进了水资源的均匀分布,但是会对调水线路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施工阶段合理应用新技术,做好环境保护措施,对于维持工程周边原有的生态平衡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靳卫东 山西省神池县水利局;浅谈贫困山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N];科学导报;2011年
[2]贾硕;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3]段百威;吴鹏;谢成奎;徐石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年24期
[4]何英,杨永.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及环境保护策略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2):174.
论文作者:宋书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水利水电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环境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钢筋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