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发展研究_电子商务论文

现代物流发展研究_电子商务论文

关于现代物流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物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

物流在学术上的说法很多,各国表述也各不相同。国家经贸委、交通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现代物流指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不管怎么讲,物流是一种操作性的工作,而不是一种理论的研讨,它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就已认识到物流供应链对企业而言的战略价值,从而将“物流”概念置于二战后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位置上。物流的定义被确认为“在连接生产和消费间对物质履行保管、运输、装卸、包装、加工等功能,以及作为控制这类功能后援的信息功能,它在物质销售中起到桥梁作用”。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专业化,企业难以也没有必要一切做到自给自足,同时物流本身也面临着创新和突破,终于许多企业选择了物流业务外包,即将物流一块交给独立的、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去做,后者被称为“第三方物流公司”,或言之物流集成商。这就是现代物流赖以发展的基石了。现在以欧洲为例,第三方物流在德国的市场份额是23.33%,在法国是26.9%,在英国达到34.48%,其余欧共体国家均在10%—25%之间,说明其比例之高。第三方物流是电子商务合作的突破口,例如美国商业巨子沃尔玛的电子商务就基本上依靠第三方物流公司,后者建造了一个100 万平方英尺的配送中心,为沃尔玛的电子商务提供订单管理、订货处理、订货的发送系统、仓储管理、另外付款的处理、退货的处理等业务。当然,这只是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的一个方面而已。

从战略上看,电子商务是一个发展方向,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交易活动,它的应用将打破时空界限,改变交易形态,加速整个社会的商品流通,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讲,电子商务是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是一种战略性的选择。如果不积极跟进,企业会在下个世纪的竞争中陷于被动。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在探索阶段,无论在基础设施、技术手段、运作环境等方面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差距,目前在流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仍带有一定的超前性。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考虑到中国目前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流通领域电子商务的发展应首先从电子商务中同政府管理有关的环节着手推进,采取政府主导型的阶段式发展战略,鼓励流通企业参与发展电子商务和自我管理,健全、完善法律和安全管理,参与国际间电子商务指导原则的协调。

二、一体化物流

一般来说,企业开始时的每个职能部门都是相对独立地发挥作用。例如生产部门通过大量生产来使单位成本核算降到最低,不考虑成品的库存积压,也不会注意因此积压的库容和流动资金的减少。当库存的积压问题和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已经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时,企业就会认识到至少在生产、流通以及财务部门间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合作。在初期物流系统中,企业的物流与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等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共同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因此,最初物流系统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它是对实物配送、生产支持和采购业务的资源的计划、分配和控制过程进行的系统管理。在建立一种高效的内部职能协调机制后,企业间的流通和交易费用就显得非常突出了,于是出现了一体化物流的概念。

一体化物流(Integrated Logistics)是20世纪末最有影响的物流趋势之一, 其基本含义是指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或不同企业之间通过物流上的合作,达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果。一体化物流或物流的一体化包括三种形式:垂直一体化物流、水平一体化物流和物流网络。在三种一体化物流形式中,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是垂直一体化物流。

垂直一体化物流要求企业将提供产品或运输服务等的供货商和用户纳入管理范围,并作为物流管理的一项中心内容。垂直一体化物流要求企业从原材料到用户的每个过程实现对物流的管理;要求企业利用企业的自身条件建立和发展与供货商和用户的合作关系,形成联合力量,赢得竞争优势。垂直一体化物流的设想为解决复杂的物流问题提供了方便,而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先进的管理方法和通讯技术又使这一设想成为现实,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

随着垂直一体化物流的深入发展,对物流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在企业经营集团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美国人Michael Porter首先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供应链理论。供应链是指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所有环节的企业所构成的上、下游产业一体化体系。供应链管理强调核心企业与相关企业的协作关系,通过信息共享、技术扩散(交流与合作)、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的价值链激励机制等方法体现经营一体化。供应链是对垂直一体化物流的延伸,是从系统观点出发,通过对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供应、销售直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中物流与资金流、信息流的协调,以此来满足顾客的需要。所以,供应链管理是集成化管理,它关注的是商品的流动而不是传统观念的功能分割或局部效率。

社会再生产过程是一个生产、流通和消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商品生产者与分销商之间在价值的产生和实现上是相互依存的,而在利益分配上又是相互矛盾的。利益分配上的矛盾表现在商品上就是价格的竞争,企业成本简单地转移到上游或下游企业并不能使其增强竞争力,如果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均把成本简单地推到下游企业或产业,只会增加最终消费者的商品购买价格。而商品价值的实现,是必须以商品的最终消费为终结的。在买方市场中,最终的竞争并不是表现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表现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商品价格过高只会削弱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于是出现了跨组织的全面物流合作。可见,要获得这种企业间的广泛合作,需要一种与传统组织观念大不一样的定位。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物流关系只是制造商和上游供应商或制造商和下游的分销商的关系,这是供应链的一部分。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将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的市场、分销网络、制造过程和采购活动联系起来,以实现顾客服务的高水平与低成本,以赢得竞争优势。供应链是扩大了的原有物流系统,它不但延长了传统垂直一体化物流的长度,而且超越了物流本身,充分考虑整个物流过程及影响此过程的各种环境因素,它向着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个方向同时发展,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而完整的体系。

三、现代物流管理的作用

现代物流管理的作用就是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使供应链各企业之间的物料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保证供应链实时的物料供应、同步化的运作。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要通过合作与协调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最佳资源搭配,使各成员企业实现资源最充分的利用。比如台湾地区的电脑业所推行的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就充分利用了物流网络的资源配置功能,实现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模式的思想就是按客户订单组织生产,生产采用分散的模式,将全球的电脑资源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电脑中的各种零配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通过全球物流网络发往同一配送中心组装,再由配送中心将组装好的电脑发送给用户。美国许多跨国公司都有完备的物流网络系统,其物流系统能快速地把世界各地的资源最充分地利用起来,有很强的竞争力,企业也有很高的敏捷性和柔性,十分有利于实现全球跨国经营。

在传统的物流管理中,由于物流被看作是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辅助的内容,因此许多企业没有物流战略,缺乏战略性的物流规划和运筹。有的企业虽然生产管理搞得很好,产品研究开发也很有水平,但是产品就是销不出去,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可能就是物流渠道不通畅导致产品分销受阻,影响了产品的进一步生产与开发。有的企业由于原材料的供应问题没有解决好,没有建立良好的原材料供应渠道,影响了产品的生产,也同样制约了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有的企业在售后服务方面,缺乏用户服务的观念,没有建立通畅的用户信息反馈机制,使企业的经营战略没能跟上用户的需求,由于企业没有捕捉市场信息的敏捷性,最终也落得失去用户的悲惨结局。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就是要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建立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响应性好、具有敏捷性的企业经营机制,产生一种超常的竞争优势;就是要使企业从成本、质量、时间、服务、灵活性等方面显著提高竞争优势,加快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这种战略思想的实现需要供应链物流系统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去规划与运筹,并把供应链管理战略通过物流战略的贯彻实施得以落实。由此可见,现代物流管理战略对于供应链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重视现代物流战略问题是供应链管理区别于传统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

标签:;  ;  ;  ;  ;  ;  ;  

现代物流发展研究_电子商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