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服饰的审美意蕴论文_宋红雨

论《红楼梦》服饰的审美意蕴论文_宋红雨

——以典型人物为例

宋红雨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摘 要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是一部思想和艺术高度融合的伟大作品,在中国古代的饮食、建筑、美学、文学、养生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与众不同的意义。同样地在服饰文化这一领域,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是一部清代满汉服饰大全,小说中的服饰描写即是对满汉融合时期服饰文化的阐释。本文将从服饰文化这个角度,挖掘《红楼梦》典型人物的服饰特点、思考《红楼梦》中服饰文化的审美意蕴、人物着装的个性美等问题,从而多角度的研究《红楼梦》中服饰文化的独特内涵。

关键词:《红楼梦》;服饰文化;审美意蕴;个性美;

一 《红楼梦》中对典型人物服饰的描述

(一)王熙凤:妖艳

王熙凤的服饰描写一直为评论家们所赞赏,她表面上善于逢迎、待人热情,暗里却诡计多端、专攻权术。

第三回中:“这个人的打扮与众姑娘们不同,彩秀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色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白蝶穿花大红洋缎窄银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从此可以看出,王熙凤的服饰色彩明的质地华贵,样式时髦:从“窄银袄”,“洋绉裙”这段服饰描写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彩秀辉煌”一词,恰恰也符合了安子富贵,尊崇荣耀的富家少奶奶身份。

接着作者又以排偶句描写王熙凤的气质容貌,“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孪柳叶掉梢眉,身量面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真正玲珑剔透,风骚辣练。平时的王熙凤衣饰华丽突现了她品性的多面化。在这里更加突出了她善于自我表现,善于逢迎世好的特点。这样华丽显示的服饰,也表明了王熙凤关注自己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与地位,她的穿着与其它姑娘们相比较,风格迥然不同,这样也便能更好的彰显自己,突出她琏二奶奶当家人的风范。也充分表现了王熙凤服饰的最大特色:妖艳。而她的性格特征自然而然的造就了其在服饰打扮上的低俗的一面,她平时过分地修饰,过分地刻画,辉煌华美艳,她除了对衣食享受的贪婪追求和热衷于权力之争外,并没有一点的精神生活韵味,聪明能干,但文化修养极低,缺少精神文化和熏陶。

(二)贾宝玉:富贵、奔放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是一个审美大师,他精通诗书,知识渊博。并且他出生于祖辈连任织造的家庭,使曹雪芹更加深刻的了解服饰文化的内涵。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服饰是极其具有特色的,其特色最大程度地体现在以红色为主的衣服色彩上,红色对宝玉来说是一种象征性地符号,象征着他出生在富贵之家,也与他的情感内涵紧密联系。贾宝玉初次见林黛玉时,他“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厚底大红鞋”,宝玉的服装颜色是以红色作为主打色的。主要有大红色的箭袖、大红色的丝束发、银红色的大袄、大红色的鞋;贾芸去看宝玉时,宝玉的屋子里悬着大红销金撒花帐子;群芳欢度夜宴的时候,宝玉穿着大红色小袄子;晴雯死了之后,宝玉十分悲痛,他在祭奠晴雯时,穿着血点般大红裤子;最后,家族败落,亲人离去,爱人死去,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乌有,看破红尘出家时,身披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宝玉是最爱红色的,因为红色自古以来,就被被作为是女性的代名词,因为红颜知己、红粉佳人都是形容女性的。宝玉特别喜欢红色,也正好寓意了十分尊重女性、尊崇女性。红色也是他性格的写照,红色代表了激动、热烈,正好符合了他热情奔放的性格。从另一个角度,红色是贾宝玉排斥封建社会的礼仪教化的象征。即使被贾母宠爱,看作天上掉下来的珍宝,在贾府受尽荣华富贵,但是做事却受到各种限制,恨不能活出真性情的自己。

(三)林黛玉:飘逸脱俗

林黛玉天真活泼、纯洁无暇、自然洒脱、率真脱俗。这些个性从她的服饰中都可以表现出来。

在文章第四十九回,她“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皮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便显得充满生机、神采奕奕,因为绿色是一种生命、鲜活的象征,她这身着装使单调的冰天雪地刹那之间变得鲜活起来。从这一会她的服饰可以看出,林黛玉拥有少女的浪漫、天真活泼的一面,也表现出了她青春的快乐心态和对生活美好的情趣。

第八十五回中,林妹妹过生日的时候,“略换了几件新鲜的衣服,打扮的宛如嫦娥下界,含羞带笑的出来见了众人。”在这里,作者对服饰写的非常简单,但从“略”字可以想到肯定不会很鲜艳、很繁琐,同时说明服饰较为简约,“新鲜衣服”从这几个字的描述中,表现出了黛玉的清爽,“宛如嫦娥下界”则展现了林妹妹服饰的主要格调是脱俗、飘逸,宛若天上下凡的仙女。这正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她的纯洁洒脱的气质。可谓是“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充分体现了林黛玉脱俗的气质和高尚的审美。

二 《 红楼梦》服饰文化中的审美意蕴

(一)色彩搭配的华丽美

《红楼梦》中,“色彩可谓是多种多样,有猩红、桃红、玫瑰红、海棠红、紫红、银红、水红、牙牌红、胭脂红、其色彩种类的丰富在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色彩搭配也是种类繁多,有色彩鲜明的对比色的搭配、有素色与素色的搭配、也有素色与艳丽色的搭配,每种鲜艳搭配都非常鲜明地表现了《红楼梦》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他们所处的地位以及当时所在的固有的环境。”[1]《红楼梦》整个的色彩基调也是是红色。周汝昌在《红楼艺术》中说:“盖红者实乃整部红楼的一个聚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

《红楼梦》中第八回对薛宝钗的服饰描写运用了对比色,“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髻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棉袄的蜜合色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浅黄白色,再搭配着葱黄色的绫棉白裙,在相同的颜色之中是以浅深色搭配的。比肩褂是玫瑰紫色的,则它属于紫色中的偏红颜色,也是比紫色更深的颜色。薛宝钗这一身装扮的服饰色彩,是非常鲜艳的,紫色与黄色既是互补色,又是对比色,两种颜色的差别比较大,黄色与红色也是对比色,对比效果同样很明显,但是文章中写“一色半新不旧”就显得不是很华丽,既能表现青春少女的明丽的气息,又极准确的表现了薛宝钗藏拙守愚的深沉的性格。

(二)多种意象搭建的意境美

人们将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并且时时刻刻都在挖掘它的深层次的内涵,并向人们从服饰中挖掘出种种有关于政治、历史以及艺术、社会、哲学、宗教、审美、等方面的信息。而关于艺术的内涵,所传达的信息有些是我们用眼睛就可以看见的,比如:真实地造型的形态,或着是色彩。但是有些信息我们用肉眼是无法看见的,比如:在感知情感中,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视觉中的审美、艺术环境、这种通过情感艺术氛围的传达,则视为艺术“虚”的形式,被认作是一种对艺术的通常意义上的释义。人们对艺术的认知的感觉,则称其为“意境”。是情与景相交融之后的结果。并且方士庶在《天庵随笔》中,对中国绘画等艺术作品意境审美作了精辟概述:“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平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或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3]

同样地,伟大的作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写道:“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思。”[4] “意境”原本是主要对传统音乐、中国画、书法、文学等艺术作品的审美形态的一种表达,对艺术作品的一种艺术境界的表达方式,亦或是人们对于此情此景的一种艺术感受的表达。美学大师宗白华更进一步论述:“功利境界主于力、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处心灵的反映;化实案为虚境,创形象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这就是‘艺术境界’。” [5]所以说,艺术境界主要在于表现美、关注美,其源泉主要来自于诗人、画家、创造者的心灵,是心灵对自然外物的映射。

《红楼梦》中,在第五十回中,众人赏雪的时候,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中,有着情景交融的氛围下,史湘云以“昭君出塞”的姿态,出现在众人的面前。薛宝钗与林黛玉的鹤氅遥相呼应,两位美人的艳美,给人们以童话般的美的感受,让人感叹,赞美。斗篷作为一种服装的款式,它的个性化风格表现的特别的鲜明, 《红楼梦》中写到道:“一件衣裳也只配他穿,别人穿了实在不配,”“个人有个人的说法”等都是写服饰,这样就将服饰个性化、人格化了,从另一方面展示了服饰文化的深层的内涵,其内涵包括性格、信仰、审美、地位、给读者留下了及其丰富的想象空间。

《红楼梦》中服饰色彩包含了情与景的相互交融,“玉色”、“红青”、“柳绿”、“犹白”等说明了古代人的色彩观念是以自然色为主色的。在自然景色中寻找色彩,表达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三)人物着装的个性美

《红楼梦》中,描写的人物不在少数,特别是在描述典型人物服饰方面,金陵十二钗,可谓是各有各的穿衣风格,各人有各人的钟爱色彩,也有各自的审美认知。比如王熙凤,作品中通过她的服饰的华丽,从而来展现出她在贾府地位的高贵。王熙凤的服饰,因环境氛围的改变而改变。在正式场合穿的衣服,通常是浓妆艳服,颜色比较深的服饰;在居室内穿的服装,就是家常便装,但也十分华丽;出丧时,她会打扮的比较素雅。总之,不论王熙凤穿着怎样款式的服装,一直与她的伶牙俐齿,能言会道是时时刻刻不能分开的。而且她本身也就具有泼辣、刁钻的性格特征,心理学认为,服饰行为本身就是是一种心理反映,“衣着和修饰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别、民族、年龄、社会经济地位、职业、个性、爱好和价值观等。衣着打扮可以起到美化自己、表现内心世界和达到某种特定的交际目的的作用,可以体现人们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周围世界的不同态度。”[6]符号学认为,“衣着是规则和符号的系统化状态,它是处于纯粹状态中的语言。”[7]所以无用质疑,都是因为王熙凤所处的特殊的家庭地位,和她担任的家庭角色规定了她必须以不同的着装出现在众人的眼前。所有的服饰都在明显的衬托着一种奢侈、华贵。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一种符号,正如“去认同和主动参与某个社交团体,都会和人类的身体和身体上的装饰品和衣服扯上关系,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重要,越有可能特意去打扮” [8]。而且,这种“装扮又是一种内心思想的持续表现。一种语言,一种象征”[9]。王熙凤有“恍若神仙妃子”的外表,再加上特意打扮的服饰,从头到脚的攒珠嵌金,充分表现出她就是封建礼教熏陶下的美丽妖艳的贵妇人形象。衣着服饰,华丽地打扮,很好地塑造了她的个性,也更好地突出了其“辣”的形象特征,将其个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王熙凤偶尔也穿颜色浅的衣服,“素衣素盖,自己头上都是素白银器,身上是月白段子袄,青缎子嵌银线褂子,白绫素群”。打扮的甚是雅致。表现的个性是貌似端庄却暗显威严的气势,也表现出一种盛气凌人的个性。

参考文献

[1] 陈东生、甘应进、红楼梦服饰色彩浅析[J]红楼梦学刊,1994,(1):83-96 [2] 周汝昌 .红楼艺术[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86.

[3] 宗白华.艺境[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82.

[4] 王国维.人间词话[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34. .

[5] 宗白华. 美学散步[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55.

[6]朱利安.鲁滨逊著,胡月译,人体包装艺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98. [7]罗兰.巴特,符号学美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1-22.

[8](美)Alison 著,李长青译,解读服装,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23.

[9](美)Alison 著,李长青译,解读服装,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12.

论文作者:宋红雨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  ;  ;  ;  ;  ;  ;  ;  

论《红楼梦》服饰的审美意蕴论文_宋红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