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论文_王肖俊

浅谈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论文_王肖俊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 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其在教育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此背景下,每位教师更应该充分实践改革,从根本入手,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人文素养。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化,审美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也日益突显,因此,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有效地渗透审美教育,从而努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人文素养。

关键词: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策略

什么是审美教育呢?审美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自觉运用美学的观念和美学的方法来引导和启发学生,使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同时使学生的这种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最终使学生的审美人格得以塑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这些无一不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塑造小学生审美人格的因素,因此,挖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

一、赏析文章体现美的意境

越是简单的文字反而越能衬托一篇文章的美,小学语文注重的是建立文字语法基础,对于文章的要求比较低,但是赏析文章却是体现美的意境最直接的方法。每一个学生在寻找发现美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美有一个认识,了解美的定义和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加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对课外读物的优美文章进行赏析,接触美、体会美的意境,在文章中寻找写作优美的段落,摘抄下来并进行反复阅读;同时老师还可以收集一些与课本相关的故事链接,在学习内容结束后讲一个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在不知不觉中就感受到故事中美的意境,事后老师再进行适当的点拨,加深他们对意境美的记忆。例如在学习完《哪吒闹海》这篇文章之后,老师可以在讲课结尾给大家再讲一些与文章有关的故事,比如哪吒后来的一些传奇故事,还可以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进行观看,让学生在听老师讲述故事的时候感受作者对人物的清晰刻画,从而体会文章中美的意境,实现对美的初步认知,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更加积极地学习语文。

二、文字语法表达美的形象

语言文字是表达一个人思想感情最有力的媒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选取风格大多简练而文字优美,就是因为其中美的渗透让文章更具表现力。美的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用语言文字表达其中的含义和形象成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多注意课文中美文、美句,在对这部分讲解时要多花些时间,争取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其中文字对美的形象的具体表述。例如在《小露珠》这篇文章中,关于阳光下照耀的景物这段描写:“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作者运用绚丽的色彩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将被露珠装饰的景物刻画得淋漓尽致。学生在学习阅读该段文字时头脑里会不自觉地浮现出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鲜花嫩草等一系列景物的样子,让学生通过文字的描述了解美的形象,进而加深对语句和课文的了解,学生在阅读文字中感受中国语法的博大精深,从而乐于在语文的海洋中积极探索。

三、语音阅读展现美的具象

小学生对于语音的感知能力比较强,教师在平时的语音教学中要多注重对课文的朗读,通过对不同声线的感受来体会美,老师通过对课文的语音阅读也能将美具体展现出来。老师可以利用早上这一段时间来让学生进行语音阅读,早上既是学生记忆的活跃期,可以通过阅读强化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早上学生的声线比较柔和,能够将语言中的美更好地具象化,加深对美的感知;与此同时,教师在每篇课文的讲解前也要先用感情朗读一次,加上自己对文章整体思想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文章在语音的表达下,美能够更加具体化。语音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通过富于变化的声线和饱满的感情表达作者写作的情感和思想,可以更好地将美具象化。还有就是老师让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美的表述,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注入感情,运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进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解析课文体验美的构成

小学课文中有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老师可以对他们进行人物分析,进而体会到人物中包含的性格美,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品格,提高他们对道德美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并将其运用到学习中,提高对语文学习的激情,增强语文素质,为将来语文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军神》这篇文章中,教师先对文章进行内容划分,总结每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对于主人公刘伯承的描述进行解析,从他的性格、意志品质以及成就等多方面分析探讨其形象,同时也要注意其他人对主人公的侧面衬托,如课文结尾中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称赞。通过对课文人物的解析,找出人物中良好的品格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美的构成不仅是景物秀丽,形象活泼,还有性格美等许多内容,在每篇课文的解析后都总结出一种美的涵义,体会美的构成,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坚定学习的意志。

语文中蕴含的东西博大而精深,对于刚接触语文学习的小学生来说,提高其审美力,让他们寻找发现语文中的美,进而拓展其思维启迪其智慧,激发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塑造其优秀的道德品质,坚定学习意志。在美育渗透的语文学习中得到美的熏陶,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不断地完善对美的储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渗透,能够激励学生学习语文,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邱姣娇.小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

[2]李晓婷.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功能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8).

[3]廖明会,黄春英.审美教育: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增长点[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4).

论文作者:王肖俊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4月总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浅谈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论文_王肖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