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村:民间民居的“活化石”_活化石论文

当家村:民间民居的“活化石”_活化石论文

党家村:待认识的民居“活化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活化石论文,民居论文,家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陕西韩城市北,有一处堪称中国民居建筑代表的古老村落,其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是凭空新筑的“人造景点”所望尘莫及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提醒——

“中国的民居建筑文化在韩城。”这是英国皇家建筑学会教授查理的评语。韩城在陕西,韩城市北的党家村,被列入“国际传统民居研究项目”,并被陕西省定为“历史文化保护村”。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认为它是“国内少有的一处古代民居”,日本学者称它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江西省抚州地区有个千年古村流坑,经本报报道后已广为人知。最近记者采访发现,党家村虽不及流坑古老,却保存得更完整、规模更大,隐藏着许多难解之谜,其学术研究和旅游开发的价值,是凭空新筑的“人造景点”所望尘莫及的。

谜之一:村中那一架架屋顶虽历经数百年沧桑,为何无荒凉残破之感,几乎看不到一根荒草?党家村距西安市车程4个小时,占地1.2平方公里。一进村,一股古朴幽深的气氛顿时扑面而来。石铺小巷,边高中低,便于排水;两侧四合院皆为走马门楼,高大气派。外墙的拴马桩,台阶旁的上马石,门框两侧的门枕,上面均有精美的浮雕,内容多为花鸟鱼兽、福禄八卦等,工艺精美,纯净有序,令人称奇。

谜之二:一户户普通四合院何故在建筑上如此用心?每院都有照壁侧壁,以避直冲。厅房最高,门房次之,照壁又次之,依次往里走,谐音连升三级(脊)。有的四合院设有歇檐,檐柱外露,内方外圆,寓意作人处事准则。每个四合院约占地270平方米,青砖墁地,院中央设天心石。据悉,党家村共有125个明清四合院,其中一级院26个,二级院42个,三级院57个,建筑风格融合了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特点。更重要的是它的整体感,党家村半个世纪以来未建新房,纯粹得不可思议。

谜之三:这里为何“瓦屋千宇,不染尘埃”?为何历经百年,保存完好?如此精美的建筑,投资巨大,钱从何来?

采访当地人,仅得部分谜底——党家村选址精当,依塬傍水,位于狭长的沟谷之中,南北土塬高达40米以上,冬暖夏凉。由于南塬北塬皆为粘土,风吹不起尘,加之泌水绕行,空气净化,所以几百年来这里的建筑一直远离尘埃。五世同堂的党彦琛现任韩城城建开发公司总工程师,他指着自家的房子告诉我们,党家村的房子之所以结实,原因之一是因为它采取了“框架结构”,和现代建筑学中的“框架结构”技术相同,故有“墙倒屋不塌”之美誉。另据村史介绍,党家村历史久远,已达600多年。元至顺二年(1331)一个名叫党恕轩的男子流落至此定居。明成化年间,党、贾两姓联姻,合伙经商,创立“合发兴”商号,在河南驻马店经商,货船直抵汉口、佛山。据载,那时的党家村“日进镖银千两”,村中至今仍有“分银院”。党家村至明末清初进入全盛时期,四合院建筑也随之进入全盛时期。后来为御土匪,村里又集资1万8千两修筑土寨泌阳堡,形成“下村上寨”格局。至今,文星塔、看家楼、泌阳堡通道、节孝牌楼等皆完好无损,与历朝历代的凝聚维护密切相关。

党家村不光是一个建筑之乡,而且还是一个文化之乡。明清时期共出举人、进士5名,秀才44名。那些山墙上、照壁上刻写的苍劲有力的家训,融进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富时不俭贫时悔,见时不学用时悔,醉后失言醒时悔,健不保养病时悔。”“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等等。党家村并非世外桃源,然而,几百年来无论世风怎么变,家家重视读书的风气始终没有变。党家村现有80岁以上的男性老人10人,其中6人能识文断字。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出了四五十个大学生。

标签:;  ;  ;  ;  

当家村:民间民居的“活化石”_活化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