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论文_王勇

分析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论文_王勇

王勇

(山东省曲阜市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护师;山东曲阜273100)

[摘要] 目的 探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行常规护理管理的80例预防接种儿童为对照组,并选择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行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80例预防接种儿童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儿童疼痛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接种儿童采取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可有效减轻儿童接种时疼痛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预防接种;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不良反应

儿童时期免疫系统不成熟,仍在发育,易受到外界的病毒病菌感染,通过预防接种疫苗以预防疾病,保证儿童身体健康[1]。预防接种是指将人工培育并减毒后的病原病菌接种到人体,引起免疫反应而产生特异性抗体[2]。由于儿童年龄较小极易产生害怕、抗拒心理,进而配合度较差,影响预防接种效果,为保障儿童预防接种安全,降低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采取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行常规护理管理的80例预防接种儿童为对照组,并选择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行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80例预防接种儿童为观察组。观察组男39例,女41例;年龄5个月-5岁,平均(2.67±0.72)岁。对照组男40例,女40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2.86±0.63)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儿童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常规完成相关疫苗预防接种,对预防接种后出现热、痛、红、肿的儿童,给予热敷。观察组采取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①为儿童营造舒适、安静的预防接种环境,全面宣传疫苗知识及重要性,向家长详细介绍预防接种疫苗种类及预防接种注意事项,有效预防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②预防接种前了解儿童对药物有无过敏及身体状况,出现感冒应待身体恢复后再进行预防接种,核对疫苗信息,指导家长引导儿童配合,采用儿童舒适体位,及时给予关怀,缓解紧张情绪;③预防接种后儿童哭闹及时给予干预,分散其注意力,观察儿童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半小时后无异常则可离开;应多饮热水,注意休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剧烈活动,若出现发烧呕吐等情况,及时就医;④随访护理,定期对预防接种儿童进行电话回访,了解疫苗预防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汇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评价指标 (1)采用儿童疼痛评估表(FLACC)[3]比较两组儿童疼痛感,包括肢体动作、表情、哭闹、行为和可安慰性,每项0-2分,满分为10分,的分越高表明儿童疼痛感越强。

(2)记录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发热、头疼头晕、红肿硬结、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感 观察组儿童肢体动作、表情、哭闹、行为和可安慰性评分分别为(0.52±0.21)分、(0.49±0.28)分、(0.50±0.20)分、(0.41±0.19)分、(0.54±0.16)分均低于对照组(1.24±0.62)分、(1.34±0.45)分、(1.57±0.35)分、(1.36±0.40)分、(1.28±0.5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838、13.838、10.672、19.188、11.955,P均=0.000)。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儿童出现发热、红肿硬结分别为1例、1例,总发生率为2.50%(2/80),对照组儿童出现发热、头疼头晕、红肿硬结、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分别为4例、3例、2例、4例、3例,总发生率为20.00%(16/80);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9,P=0.000)。

3.讨论

疫苗是儿童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预防接种疫苗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婴儿出生后,从母亲体内获得一定的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随着月龄的增长,抵抗力会逐渐减弱和消失[4]。为了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儿童生命质量,因此需要有计划的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疫苗。

安全疫苗接种护理干预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采取适宜的心理护理,有效缓解儿童恐惧及紧张心理。预防接种时儿童采取舒适体位,给予足够安全感,使儿童及家属情绪稳定,避免因进针深度和角度不当而发生针头移动脱位,以减少儿童预防接种时的疼痛感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儿童疼痛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预防接种儿童采取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可有效改善儿童预防接种时疼痛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预防接种疫苗护理干预为家长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接种时间的提醒及安全护理,认识接种的重要性,增强接种意识,提高儿童接种率。接种前对儿童身体状况进行了解,积极安抚出现不良情绪的家长及儿童,减轻顾虑及心理压力,鼓励其积极配合,利于儿童进行全面接种,尽早发现儿童出现发热感冒、有无禁忌症、过敏史等不适合接种情况,避免盲目接种,使疫苗质量得到提高,有效预防减少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接种后留院观察半小时提高了儿童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预防接种儿童采取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可有效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改善儿童接种时疼痛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李兰凤,张斯华,吕丽格,等.儿童家长在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心理及护理需求调查[J].河北医药,2016,38(09):1415-1417.

[2] 费静,俞一岚,张方雷.儿童预防接种系统护理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2017,29(08):848-849,854.

[3] 马国珍,莫蓓蓉,姜鹏君,等.改进健康教育方式对促进社区流动儿童及时接种疫苗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01):87-92.

[4] 吴映耿.儿童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的效果[J].海南医学,2017,28(18)3095-3096.

[5] 徐菊英,罗国良,沈建勇,等.不同护理干预对首针水痘疫苗接种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09):805-807.

[6] 齐国娥,杨老虎,江琴普,等.妈妈讲堂对儿童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05):573-576.

论文作者:王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分析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论文_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