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几点问题探究论文_秦轶

秦轶

(江苏亚明室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建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办公、娱乐的场所,通常都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其安全问题是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消防安全问题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应得到建筑设计者的重视。

关键词:建筑设计;消防设计;要点问题

前言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各类电气设备不断增多,建筑供电负荷加大。再加之建筑装修档次越来越高,气体能源、挥发性物质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从而使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危险性增大,现代建筑消防设计成为了建筑体系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1工程概述

1.1体型

某高层建筑2#楼体量大致定为 24层。功能上要求一至二层为商场,三层以上是住宅,是典型的一类高层商住楼。日照分析结果显示,2#楼整体统一。24层的话,北向基地外原有的两栋多层住宅楼就达不到规定的日照标准。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2#楼设计成两个塔式住宅单元牵手的形式,东塔升至31层、高95.55m,西塔降至17层、高53.55m,既保证北向原有住宅的日照标准,又不影响安置房总套数和总面积的安排。

1.2功能分区

单体体型基本确定后,我们按规范要求先对单体进行功能分区:1商场、2住宅,两个功能应各自独立防火疏散。这个措施对此类高层商住楼非常必要,因

为商场部分的火灾危险性较住宅部分大,又位于高层底部,一旦下部商场发生火灾,与上部住宅共用楼梯的话,会直接威胁住宅人员的安全疏散。因此,我们按新规范规定以防火墙和2h楼板将两个功能分区隔开,相互之间不开洞口,防火墙两边门窗洞口水平净距≥2m最小有效分隔限值,上下层开口间设置高度≥1.2的实体墙作为分隔,确保二者完全隔开,疏散独立。

2建筑消防设计要点问题分析

2.1商场建筑消防设计

2#商场共两层,总建筑面积要求为3000m2,平均每层建筑面积1500m2。二层商场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二层商场平面图

(1)防火分区

这里首先要按规定对商场进行防火分区,这个措施看似简单,实际上对高层消防疏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试想若建筑内局部发生火灾,防火分区间的防火墙和楼板可以阻止火势迅速吞没整座大楼,而在一定时间内将火势控制在局部分区内,这不仅有利于消防扑救,也为其他尚未波及区的安全疏散争取宝贵时间。2#楼类属一类商住楼,规范还要求商场部分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使商场部分安全程度大为提高,也使商场单个防火分区最大面积限值增至 4000m2,同时商场内最远点安全疏散距离限值增至 37.5m。2#楼每层商场建筑面积 1500m2,设计成一个防火分区,两层共两个。这里要注意上下层防火分区之间的最小垂直有效分隔的规定,2#楼商场窗槛墙高度设计值为1.8m,大于规范最小距离0.8m限值的要求。

(2)总疏散宽度与安全出口数量

2#楼商场总疏散宽度按二层需求定,新规的疏散宽度计算公式已明显简化,商场最小疏散宽度:1500(二层商场建筑面积)× 0.6(二层商场人员密度)×

0.65 /100(二层每百人最小疏散宽度系数)= 5.85m,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数量按规定应不少于2个。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设计4个,2个梯段净宽1.6m防烟楼梯间和2个梯段净宽2m位于室外开敞连廊的封闭楼梯间,总疏散宽度为7.2m,满足规范要求。这里还要注意每个安全出口均要采用乙级防火门,且门宽应≥梯段宽,开门方向应与疏散方向相一致。

(3)安全出口间距与疏散线路

我们规定商场内最远点安全疏散最大距离37.5m限值,另一个是安全疏散口间最小距离5m限值。大限值容易理解,而5m最小限值是为避免相邻疏散口距离过近,紧急疏散时局部过于拥挤,影响疏散速度。

根据需求,我们将2#楼商场分隔为多个小商铺。虽然已不是大商场形式,但

当地相关部门仍然要求按37.5m限值设计,这里涉及到37.5m限距如何计算的问题。分析其最不利点疏散路线:由商铺内最远点到商铺疏散门、然后通过开敞公共走道到达安全疏散口,这个线路总长≤37.5m的算法最终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认可。另外,为消防安全,小商铺的分隔不是随意的,应尽量保证每间商铺开两个疏散门,门宽≥1.4m,两个疏散门间净距同样应≥5m最小距离限值,同时小商铺内最远点至商铺疏散门的距离还应≤20m最大限值。

(4)安全疏散梯的出口

商场疏散梯均在首层设置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这里也要注意首层的安全出口洞口净距应大于最小距离5m限值,并且按规定首层每个安全疏散出口上方都应设置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确保首层疏散口的安全、有效。

2.2住宅建筑消防设计要点问题

2#楼高层部分由两个住宅单元组成,由于日照的限制,东塔 31层,西塔17 层。图2为住宅标准平面图

图2住宅标准平面图

(1)防火分区

我们首先让东西塔在水平方向上各自防火分区各自独立疏散,两塔之间分户墙按防火墙设计,这里要注意紧靠防火墙两边的门窗洞口间水平距离应≥2m的最小有效分隔规定。

东西塔垂直方向上均为每层一个防火分区,同样要注意上下防火分区之间的最小垂直有效分隔规定,尤其是住宅飘窗位置的窗槛墙高度设计值应当≥1.2m最小限值的要求。

(2)安全出口数量

新规规定,对于建筑高度大于 27m又不大于54m的住宅,当单元建筑面积≤650m2、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10m时,可以只设一个安全出

口。西塔17层,高53.55m,按功能要求每层由5套90m2的套型组成、总建筑面积约500m2,符合这个条件,我们采用单梯方案。按新规要求每个户门均采用乙级防火门,核心筒内主要由一个梯段净宽1.2m防烟楼梯间、一个能置担架的普通电梯和一个消防电梯组成,疏散梯与消防电梯共用的前室净面积8m2,满足规范相关要求。

东塔31层,高95.55m,同样按功能要求每层由5套90m2的套型组成、总建筑面积约500m2,采用双梯两个安全出口的方案。核心筒内主要由两个防烟剪刀梯、一个能置担架的普通电梯和一个消防电梯组成。防烟剪刀梯梯段净宽均为 1.15m,休息平台净宽1.3m,梯段之间设置不低于1h的不燃烧墙体分隔。

两个防烟剪刀梯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各设一个防烟前室,一个净面积4.6m2,另一个与消防电梯共用的前室净面积8.5m2,满足相关要求。

(3)安全出口间距离与疏散线路

双塔住宅单元均采用经典公共疏散路线:5个户门均开向公共走道,然后从公共走道向防烟楼梯间的安全出口疏散。这里应当注意户门尽可能不直接开向前室,因为一旦这样的房间发生火灾,势必直接威胁到前室和楼梯间的安全,所以开向前室的户门越少越好。若实在无法避免,按新规规定最多3樘户门开向前室。

由于住宅公共空间较小,核心筒内的两个前室安全出口净距一般比较小,消防最大距离限值不易突破,较多时候会遇到小于5m最小距离限值的问题。有人会说,5m最小限距指的是两个剪刀梯门之间的净距,但实际上严格来说应该指的是两个防烟前室开向公共走道的两个乙级防火门之间的净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里我们将剪刀梯平面设计为东西走向,与公共走道同向(当然这样楼梯间会占用较多的外墙),这是针对 2#楼这样面宽较大、每层多户情况的应对措施,当然还有其他解决办法,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4)安全疏散梯的出口

a.屋顶出口

东西塔的每部防烟疏散梯均上至屋顶,楼梯间门外开。由于发生火灾时,楼梯间一旦进烟,上部人员会因为不敢向下疏散而宁愿选择上屋顶,因此安全疏散梯很有必要通向屋顶; 并且,上到屋顶的人,一可以求助等待救援,二对于东塔这样两部疏散梯均上至屋面的建筑,屋顶上的人可以从另一部楼梯间向下疏散到室外。这显示双梯方案安全系数比西塔单梯方案要高,当多个单元均采用单梯方案时,疏散梯均应通至屋顶的规定很有必要,通过屋顶联通利于疏散。

b.首层出口

东西塔的每部防烟疏散梯均在首层设置直接对外出口的门厅,这里要注意与商场首层安全出口最小净距应满足防火分区间最小距离限值要求,同时各住宅门厅安全出口之间最小净距应满足最小距离5m限值要求,消防电梯前室安全出口也要注意不大于首层最大距离 30m限值要求。最后同样需确认首层每个消防安全出口上方都设置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保障安全疏散梯首层疏散口的安全、有效。

3结语

如果忽视建筑消防设计就会导致存在较多的消防设计问题,进而导致当前我国建筑消防事故时有发生,甚至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对于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建筑布局、防火分区、消防疏散、节能防火等方面的把握不够精确,最终严重的影响着建筑物后期使用的消防安全,基于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于建筑消防设计的研究,切实提高建筑消防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昕亮,许丛彬.对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04)

[2]唐爱云.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审核若干问题[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6)

[3]王永冰,张浩.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0(08)

论文作者:秦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

标签:;  ;  ;  ;  ;  ;  ;  ;  

对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几点问题探究论文_秦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