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段依欣,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段依欣,

【摘 要】药品可以帮助患者治疗自身疾病,但是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控制不良反应,减少药源性危害,提升药品实际质量水平,必须落实相关的监测工作。当前检测药品带来的不良反应的工作已经取得了进展,但是仍旧存在一些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问题,现针对药品不良反应,围绕具体的监测工作,分析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以及应对对策。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问题;对策

药品构成成分复杂,服用药品的人也各有不同,即使使用同一种药品,不同的人也会产生差异化的不良反应,而药品的药用价值会受到不良反应的影响,因此应加大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研究力度,不断强化对其的控制,以此来改善药品的实际使用效果,确保服用者的安全。本文主要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的问题,从监测的角度来确定现有工作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1 监测药品不良反应时的主要问题

1.1 监测机构的主要问题

目前,一些药品不良反应的监管工作虽然进行了较为规范的机构设计,却难以保证监测性质的业务可以将自身的业务面向更加广泛的市场环境进行拓展处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同区域之间的药品质量监测工作很难在业务推进程度得到明确的情况下实现优化建设,降低了药品质量监管业务的执行水平。除此之外,一些药品资源监管业务在途径设置方面,缺乏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关注,使得机构建设共组哟难以在医疗机构建设等基础性业务指导方面,更好的适应卫生服务性质业务的推进控制要求,十分不利于药品质量监测机构的自我完善。一些药品质量的监测机构业务模式相对简单,在发生药品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并不能按照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特点进行药品不良反应控制,难以有效的保证药品检测业务得到有效推进。部分机构的建设工作缺乏与社区的对接,也使得很多药品质量检测业务难以按照药物资源使用量的特点进行药品不良反应因素的研究分析,降低了药品资源的应用安全性。

1.2 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视度不足

目前,社会很多领域在开展具体的药品资源价值研究过程中,缺乏对药物资源不良反应模式的关注,这就使得一些药品资源在开展具体的不良反应工作控制过程中,难以凭借对不良反应的充分认知适应药品资源价值变现要求,难以保证公众的思想认识得到有效处理优化。一些社会公众在推进药品不良反应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对原因因素的深层次分析,难以按照医疗事故管理控制工作的实际要求进行药品资源的质量分析控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状态下的监控性质业务建设水平。

1.3 监督系统的问题

一些药品不良反应工作的执行对于监督管理机制的重视程度较低,并没有结合药品不良反应问题出现情况下的监督性质业务执行标准进行具体的检测工作的设计,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监督性质的业务很难凭借定期分析的模式实现对药品质量监察工作的全程监督,难以保证技术性业务的客观性与精准性。

2 监测药品不良反应时的基本对策

2.1 扩大上报不良反应的范围

面对当前不良反应上报环节中的问题,可持续扩大上报不良反应的范围,丰富上报途径,确保药品监测网站能够发挥相应的效用,运用直达邮件、传真以及免费电话等各种途径,患者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出最适合的方式完成上报不良反应的任务,以此来切实地将该项关键的药品监测工作落实下来。药品正式上市之前,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患病类型、用药个体差异以及临床试验的不完善等,其很难完整地呈现出各种药品使用情况。在后续的使用中,即使是本身已经达到质量标准的药品,使用者按照使用说明以正确的方式服用,但是仍旧有一定的概率出现不良反应,必须要利用高效的网报系统来获取与排查上报的不良反应数据,而后再进行分类与筛选,不断地完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系统,为评价工作予以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加强审查不良反应报告的工作

监测机构需将药物不良反应相关说明文件发送到相关部门中,同时告知填写报告表的正确方法,提供样表作为示范。收取表格之后进行检查与审阅工作,在当面审查环节中,主要审查对象为纸质报表,发现问题之后,需立即指出,并要求上报人员立刻修改;如果发现电子报表有问题,则要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以及报告单位取得联系,询问相应的情况,以此来对报表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进行保障,通过严苛的审查系统来保障不良反应报告的实际质量。

2.3 有效监测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

中药具有相对复杂化的化学成分,同时多种化学成分的具体含量也更少,纯度不高,展现出的作用也不够突出,因此有害反应也不易被察觉,确定其具体的不良反应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改进监测系统时,要重点关注中药制剂的情况,做好这一方面的监测工作,尤其是重点制剂品种,做好风险预估。

2.4 做好法规建设方面的工作

从法规制度的角度来看,当前已经形成的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已经达到了初步健全的程度,其涵盖了规章、法规与法律方面的问题,但是对比发达工作,仍旧有需要改进之处,因此相应的法规建设工作必须持续落实,以此来对不良反应损害应对机制进行扩充,对因药品而形成不良反应的群体展开赔偿与救济。

2.5 形成科学化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在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设置过程中,要结合监测性质工作的执行范围特点,对不同区域的药品资源质量控制业务加以研究,结合明确的药品资源管理控制要求,对药品质量监测业务执行过程中的互联网体系应用模式予以分析,为更多药品资源的质量控制模式建设提供有利条件。要结合更多的药品资源质量控制工作标准,对药品质量控制业务的途径进行深层次研究,并以此作为机构优化设计的关键性理念,为药品资源更加完整的实现其在机构设置中的价值创造有利条件。药品不良反应的研究工作还需要从医疗机构设置方面出发,对药品资源的综合价值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以此作为药品资源价值分析体系的关键性因素予以对待,以此保证更多的药物资源可以将自身的价值在机构设计的过程中予以明确,并使药物监测工作可以在合理的机构设置过程中发挥更大价值。

2.6 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视

首先,药品质量监管工作的执行需要强化对社会公众特征的关注,全面的结合药品质量监管业务的执行特点,对不同环境下的质量检测体系价值予以分析,使社会公众可以在宣传性质业务机制建设的过程中,更加全面的适应药品资源的质量监管要求,为药品质量监测的具体业务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监测现代药品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相关的工作,药品具有的不良反应是无法被直接规避的,因此应进行相应的控制,无论是药品的生产方、销售方还是其他相关主体,都要为这项工作作出相应的努力,以此来解决药品使用问题,减轻药源性危害的实际程度,强化药品资源的整体质量。监测工作在应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相关单位应针对当前的全新监测问题,探寻可靠的全新监测途径,以此增强应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力度。

参考文献

[1]蓝鹏. 探析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31).

[2]汪梅. 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卫生产业, 2017(19).

[3]王雯丽, 谢芝丽, 李奎, et al. 制约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 海峡药学, 2018, v.30;No.216(01):270-272.

论文作者:段依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段依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