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器头皮针渗漏小创新论文_ 夏琼, 李群立

输液器头皮针渗漏小创新论文_ 夏琼, 李群立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夏琼 李群立

摘 要:护理工作中,常出现输液器或头皮针渗漏。如果渗漏部位出现在输液器上,可以更换输液器,但如果是由于下段的头皮针有渗漏,则比较麻烦。临床上发现,渗漏部位在头皮针的中下段或是头皮针与输液器的衔接处,以往的做法是拔出针头,更换头皮针后重新穿刺,此种做法不仅给病人增加了痛苦还浪费资源。为此找到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现介绍如下:

1、材料: 治疗盘内备治疗巾,碘伏,棉签 ,无菌敷贴1包,无菌头皮针1枚,无菌剪刀1把,5Ml注射器1具,生理盐水1支,灭菌手套1双。

2、方法:常规治疗前准备,洗手戴口罩及手套。助手协助注射器抽吸无菌生理盐水并连接无菌头皮针,排尽空气;在距渗漏处远端3cm处用碘伏棉签消毒,将新头皮针按静脉穿刺法从消毒处将新头皮针插入渗漏头皮针管中,用无菌剪刀剪去新头皮针针柄,并用无菌敷贴将新针头固定在原头皮针的软管上,新头皮针连接输液器,将分离下来渗漏的头皮针反折并打死结,并用无菌敷贴附在输液器上。如果渗漏部位是头皮针与输液器的衔接处,可以分离输液器直接加5Ml注射器针头在输液器与头皮针之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注意事项:针头插入时角度不宜过大,一般10-15°即可。角度过深易刺破渗漏头皮针管下壁,角度过浅针头不易插入渗漏的头皮针管内。

4、优点:此种方法多次应用于临床均获成功,可使病人免于一次不必要的穿刺;达到了保护血管的目的;减少患者痛苦及避免资源浪费,操作简单,材料易得。

小结

防止造成输液器头皮针渗漏的关键在于操作者的细心和技巧最为关键。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巧至关重要,要求医护人员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质,才能减少病人痛苦。

参考文献

[1] 陆美庆,龚素茹,刘彩媚,等.碘造影剂静脉注射渗漏损伤后的用不同方法处理的效果分析[J]. 护理研究,2003,17(11B):1352.

[2] 高荣华,赵改婷,张玉敏,等.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及血管栓塞的相关性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2A):255-256.

[3] 郭凤英,陈洁,罗展玲.静脉输液外渗的机理和防治[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2):50.

[4] 刘铭镛,马跃荣,谢永康,等.全国青年护士论文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36-39.

[5] 许庆敏,陶曙,俞江萍,等.从一例渗漏性损伤看护理程序在临床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3):379.

论文作者: 夏琼, 李群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8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输液器头皮针渗漏小创新论文_ 夏琼, 李群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