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论文_邹翔,李茂壮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论文_邹翔,李茂壮

烟台市莱山公路管理局

摘要: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是整个公路质量的基础,如果路基施工质量不合格,便后给公路留下质量隐患,在后期引起路面不均匀沉降、裂缝、车辙及破损等质量病害。本文就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填筑及压实;施工技术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先决条件。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经常遇到潮湿地区及黄土地段填筑路基的情况,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其施工质量,这也是确保路基工程质量的关键。

一、公路路基常见问题分析

1、路面纵向裂缝

(1)路基起始填筑宽度不够,填土不够宽到了填至一定高度时经检查才发现,或中线偏移,进行镶边填补,在镶边时,挖台阶和由下而上的分层填筑碾压没有按规定,在工程竣工后,造成镶边下沉,出现纵向裂缝。

(2)清淤没有清理到位,在软基清挖或清除植被时,左边还有0.5~2.5m宽未清到,没有把淤泥运到离路较远的地方堆放,就开始填土施工导致路基边缘下沉,出现纵向裂缝。

(3)路基压实很关键,如果压不到位,也会出现纵向裂缝。因此,在路基施工中,每边应适当加宽到50cm填土。

2、路面不平

公路工程的主要舒适性指标是路面平整度,施工控制不当,平整度衰减的很快。如果道路不平,会降低车速,增加行车颠簸,加大冲击力,损坏车辆,降低舒适性,减少安全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基层平整度控制不严,甚至出现波浪式起伏;路面施工控制不力,摊铺机及压路机的操作人员水平较低;基准线或滑靴失控,从目前路面施工情况看,滑靴已基本取代基准线但仍有其局限性。因此,施工时应从路基开始层层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并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路面面层微观构造和外观构造平整度。

3、公路路基沉陷

(1)填方路基因为压实不够出现下沉。

(2)路基与桥涵通道等构造物衔接处因为用料不当或机械难于压实,导致路基下沉。

(3)软土地基没有经过处置或使用方法不当会导致路基下沉。目前,公路的建设周期一般较短,路基自然沉降时间不够,有时为了赶进度,就在未自然沉降充分的路基上修建路面,路基的沉降也会反映到路面之上。

(4)路基施工时,土壤含水量过大,填土的压密度无法达到规范要求,给路基下沉带来隐患。

二、路基的性能质量要求

1、结构稳定性

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措施来保障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地表上开挖或填筑路基,必然会改变原地层的受力状态。原先处于稳定状态的地层,有可能由于填筑或开挖而引起不平衡,导致路基失稳。软土地层上填筑高路堤产生的填土附加荷载如果超出了软土地基的的承载力,就会造成路基沉陷。因此,必须保证路基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来保证路基在道路结构中的强力承载作用。

2、强度

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温稳定性

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强度将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季节性冰冻地区,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会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致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4、变形量

路基及其下承的地基,在自重和车辆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当地基软弱、填土过分疏松或潮湿时,会产生沉陷或固结、不均匀变形等现象,促使路面过早破坏。因此,必须尽量控制路基、地基的变形量,才能给路面以坚实的支承。

三、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方法。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碾压密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路基填筑实施区段流水作业,为确保路基填筑质量,填方应按设计要求分层辗压密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压实厚度不大于25cm,且不小于10cm,压实度达规范要求。

1、基底处理

施工前对路基范围内的有机杂质、淤泥、软土、农作物、草丛、各类溶穴等均应妥善处理,以保证地基有足够的承载力。若路堤基底为耕地时,先将表层耕植土清除干净,在地表压实后方可填筑路堤。

2、路基的填料

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30c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大于8,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给出相应的规定值,当路基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时,应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并不规定对其它等级公路铺筑高级路面时,也要采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规定值、

3、路基的压实

在准备工作之后,包括最佳压实遍数、确定所用的压实机械以及填料最佳含水之后就可以对路基进行压实施工工作。填压过湿地区,可以采用一定手段改善填料性质,包括将生石灰掺人土等办法,有时候为了达到预期效果,也可以利用吸水材料进行加固。针对处理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灰土挤密桩 、轻质路堤 、土工合成材料加固,也有在路堤下面与地表之间铺设多层土工织物,利用材料的高抗拉强度克服地基的滑动变形来保持稳定,通过控制填土速率,配合超载予压,使地基迅速固结、

4、特殊潮湿地区路基土的压实

在特殊潮湿地区,路基上的压实是相当困难的,规范对此作出了若干调整:一是压实度标准可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或较表列数值降低2~3个百分点;二是对于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的粘质土,当用于下路床及其下的路堤填料时,可采用规定的轻型压实标准;三是改善填料的性质,在土中掺加生石灰,通常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也可采用新型吸水材料加固。同样,在西部某国道主干线二级专用公路途经渭河沿岸,部分路段属潮湿地区,采用第三种办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工艺比较复杂,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制约,只要施工单位能够对路基施工引起足够的重视,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控制公路路基施工关键程序,抓住关键环节,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就会使路基施工质量达到规范要求,一定会提高路基路面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1]唐铭东. 浅论公路工程中路基施工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2012.

[2]王刚峰.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探析[J]. 科技与企业,2014.

论文作者:邹翔,李茂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论文_邹翔,李茂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