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论文_陈鸿杰

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论文_陈鸿杰

陈鸿杰(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墙老小学 广东 汕头 515000)

摘要:核心素养视角下要求学生能够实现自身品格和能力的提升,旨在提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当前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必须能够从学生的发展规律入手,以最新的人才培养理论和教学理念展开教学活动。本文主要是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的具体措施展开分析,实现小学生实践创新素养、人文素养以及自主探究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5-0072-02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容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要求能够交互性的使用数学文字和语文文字,理解文本进行知识信息之间的交流;第二是能够对数学学习知识内容进行生活化实践应用,并且能够在生活中以及继续的学习中不够构建数学框架体系,明白自己的不足所在;第三是要求能够展开自主学习,拥有团队合作精神。当前的教育活动要求能够构建核心素养,因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上述的三个方面入手,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实现数学思维培训,使得学生能够自行拓展总结数学问题、能够形成数学学习的习惯以及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

一、创造真实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情境。”可见“问题情境”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将数学问题融合或隐藏在学生生活的背景材料中,通过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气氛,精心创设需要学生思考、判断、解决的问题情境,设计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过程,营造引起思维矛盾冲突的交流机会,让学生充分运用数学化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过程,从而彰显学生的个性,有效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数学核心素养。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注重数学“双基”外,需要深入挖掘知识背后所隐藏的具有价值的问题,创设多样化的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大胆猜想,积极探索,提出有个性、有新意的见解,拓宽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与宽度,避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死板、单一。这种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教学,可以赋予知识活力,激发学生探索热情,引发深度思考,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数学创造力,令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我先让学生自学“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然后创设“猜一猜老师的手机号码”的情境,精心设置了11个问题(手机号码按顺序的11个数字):(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奇数里最小的质数。(3)既是5的因数,也是5的倍数。……(8)最小的自然数。(9)最小的偶数。(10)一位数中最大的合数。(11)最小质数与最小合数的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点燃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突出了“沟通与生长”,充满趣味而又不乏挑战。学生在探索感悟中建立个性化的认知结构,在挑战中深化理解和提升能力,并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核心素养视角下要求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在小学六年级的图形的教学中,一些图形无法具体出现在学生面前,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的探索性也不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说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的数学思考,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一课时,我先由学生自主梳理知识,这样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个人思维和知识的建构过程,我再做适当引导,完善知识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紧接着我联系生活实际,围绕对一根圆木进行“刷、切、削、挖”设计了四道习题,难度适中,这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内化,又重视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充分体现数学的严谨性和实用性,通过这种具有丰富生活情境的问题能让学生产生较高兴趣,沉下心来思考问题。也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动,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由此构建其丰富的数学生活化素养内容,提升自己的数学探究素养。

二、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规律,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从数学思考的角度设计教学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根本保证。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是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并维持学生主动和自主学习的根本保证;是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在核心素养的视角指导下,要求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想法。教学中必须将“数学思考”作为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2.精心设计核心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3.为学生搭建充分思考的平台,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想法适时呈现在全班同学面前,让他们共同交流、探究,并对其作出有效评价。如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先引导学生回顾“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及“分数”的关系,再提出“比是否也有同样的性质?”这个问题,然后让学生们分组探讨“比”中的规律,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

三、鼓励学生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形成和发展数学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视角下要求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进行数学知识框架的构建,实现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发展。如“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客车行完全程需4小时,货车行完全程需6小时,现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可以相遇?”此问题既可以按“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先分别求出客车和货车中的速度,再利用公式“相遇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来解答。也可以直接利用“工程问题”的公式“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来解答。其实有许多数学问题都有多种不同解题方法,这主要是因为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所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思维训练。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对某一问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分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令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水平、不同认知风格、不同个性的学生发展需要,使学生按照各自特定的方式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形成个性的独特与健康。当前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是要求能够在课堂中引导激励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内容。第一是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如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入法,还要求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数学教学PPT进行后期学习,还要求指导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数学知识内容挖掘学习。如小学数学课堂中利用微课的教学方式学习、复习;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资源的交流,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第二是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学生也可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自我探究。当前在新的教学技术、新的教学理念下只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才能够全面进行核心素质的深化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夯实基础。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高效教学可通过创设真实有效、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和热情,并采用丰富的教学模式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启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构建数学的思维模式,找到数学中的规律性、科学性;还要求能够实现数学学科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及应用,并在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促进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自我发展。通过这些措施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真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论文作者:陈鸿杰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论文_陈鸿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