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景观园林蓬勃发展的今天,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严峻的问题,我们要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重视质量的管理。为了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过渡浪费,就要对园林绿化施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园林艺术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问题;相关对策
一、风景园林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包括施工前准备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和后期管理,其中施工现场管理是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重点,它包括对施工工序和工艺的质量控制、对人员素质的控制、对材料质量的控制和对成品的保护。风景园林施工现场管理是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关键,然而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比如:
1、土壤预处理不当问题
土壤预处理属于风景园林施工工序中的一个环节,施工工序是风景园林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在风景园林施工现场管理中,常常出现土壤预处理不当的问题。比如,在园林施工之前,没有对土壤的含水率、孔隙度、酸碱性和土壤肥力等各项参数,进行理化性质试验的全面分析,没有在得出检测结果之后,对土壤进行有效地预处理,所以导致土壤不符合苗木的成长习性。此外,有时园林施工人员没有根据具体项目的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对土壤地形平整度、地面坡度和翻挖深度进行有效的预处理,所以导致苗木在栽种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
2、定点放线处理不当问题
苗木栽植位置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对准确度要求非常高,如果定点放线处理得不当,那么苗木的栽植位置就找不准,在苗木长大之后,可能就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在人行道栽植树苗的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定点放线问题,没有注意树苗开挖坑点与消防栓和地下管线的距离,就可能导致苗木在长大之后,根系对消防栓和地下管线造成破坏。因此,在风景园林现场施工管理时,一定要注意定点放线问题,在开挖管线槽和种植穴时,充分重视构造的细部处理,明显地标志出各个构造的边线和中心点。对于种植高大的乔木,还应该保持乔木种植穴和路灯柱之间的距离以及乔木树苗与乔木树苗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高大的乔木树苗之间的种植距离不应该少于2米。
3、苗木质量问题
苗木的质量关系到苗木种植以后的成活率和苗木在种植之后的管理和养护难度,当苗木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就可能导致苗木的成活率降低,苗木后期的管理和养护难度加大,从而提高风景园林的施工成本,并且还会影响风景园林的景观效益。因此苗木的质量对风景园林的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过程中,常常会由于管理不当,出现购买的一些苗木根系受到损伤,株形不符合要求,冠幅不达标,干径尺寸和品种不符合要求等,这些问题都会给风景园林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
4、苗木栽植质量问题
苗木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也跟苗木的栽植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也会常常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在苗木栽植时,对于苗木的调整和观赏面朝向取舍不当,就可能影响景观的观赏性。还有,如果在栽植苗木时,对苗木的根系和树冠修剪不当,就会使苗木死亡。此外,对裸根苗木,在栽植前,还应该将种植穴底部土壤堆成锥形,并且进行软化处理,这样才能够保证苗木的成活率。
5、其他问题
除了以上这些问题之外,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其他问题,比如说,在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所以导致园林施工时仓促上阵。还比如,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不高,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还有施工工艺比较落后,导致施工效率低下。此外,在风景园林后期养护过程中,没有对园林进行精心地呵护,比如清除杂草、修剪花草、防治虫害和浇水施肥等,也会影响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
二、加强风景园林施工的改进措施
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作为园林绿化施工人员,在园林施工前必须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以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园林工作人员必须充分掌握设计意图和图纸所能呈现的圆林形态,掌握各种园艺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规律,认真编制施工设计,做好场地平整和定点放线,在施工前应该与建设各方做好沟通交流,切实保障园林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充分了解工程需要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园林树木和施工管理的安排应该科学合理,这就需要施工方要严格结合投资方的需要。其次,树木种植必须确定苗木的采购数量和种类,并派专人进行种植,同时做好相应配套工作,切实提高施工效率。最后做好各种防范措施以确保施工工作顺利进行。保证苗木的质量,在苗木采购过程中确保苗木的根系完好且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害,从根本上提高苗木成活率。
2、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施工人员是风景园林施工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风景园林的施工效果,因此,为了保证风景园林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就必须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就要加强对园林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园林施工认识,并且对他们的施工操作进行有效地指导,制止一些不正确的施工方法,从而保证施工人员施工的质量。为了防止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忽视施工质量,还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将施工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当出现问题时,施工人员就得受到一定的惩罚,从而使他们从意识上认识到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在行动中主动提高质量意识。
3、提升园林施工团队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搞好园林管理,弥补管理漏洞需要借鉴市场管理经验,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实行新型管理措施。虽然目前园林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加快,对园林的需求量会不断加大,因此必须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与技术水平,配备科学专业的园林工程师,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园林在施工初期应该选择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的植被,而不应为了过分追求利益而盲目选择。施工企业掌握的技术难以达到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造成园林设施质量层次不齐,难以长期为继。目前我国具备园林建设资格的施工企业数目不多,需要进一步提升施工品质。为了提升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必须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这不仅是园林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下的需求。
4、提高园林工程现场施工水平
现场施工管理对于做好园林工程整体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人员的质量与园林绿化的质量直接相关,高质量的施工质量能够提高园林绿化后苗木的成活率,减少补充死亡苗木和拯救病弱苗木的费用,能够有效控制成本,提高园林绿化的经济效益。较差的现场施工质量容易造成园林绿化后苗木的大量死亡,增加园林绿化的费用。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必须提高园林绿化现场管理水平。提升园林绿化管理水平要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素养,在园林工人进行绿化施工时能够给予技术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的园林苗木种植方法。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苗木的后期管理和培育,以便提高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
5、推行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监理机制
推行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监理机制,既能维护业主的权益,又能使施工单位获得较高的利益,可谓两全其美。其实,推行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监理机制的实质就是管理人员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以诚实、公正的态度面对工作,一旦发现工程存在问题,要及时告诉施工人员,并督促他们对工程进行整改。
6、重视后期的养护工作,加大养护力度
风景园林工程竣工之后,并不代表其管理工作到此结束。风景园林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工程,有着其独特的性质。由于各种自然以及人为原因导致风景园林有可能在验收后期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对其的养护工作就十分重要。风景园林区应该加大对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养护技术水平,及时的对各种植物进行修剪、养护,以便保证其美观效果。
结束语
在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目前存在着只重视量的增加,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施工过程中质量的管理,造成了人力量物力的浪费,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上,要避免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就必须提高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质量,必须对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孔杰. 浅谈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福建建筑, 2011(12).
[2]于静. 园林绿化施工问题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3).
[3]段学强. 对加强园林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14).
论文作者:陈妙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苗木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园林施工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质量论文; 园林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