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周舫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周舫

周 舫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放射科 130021

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观察组渗液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相较参考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以促进切口的愈合,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精心护理,及时有效健康宣教,使患者掌握自我保护切口方法,了解切口脂肪液化不是切口感染,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护理;预防措施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脂肪液化,伤口不易愈合,且易继发感染,延长了愈合时间,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了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并且增加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因此在术后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对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自 2012年4 月 ~2014 年 4月收治的4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25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7例,他们的年龄均在20—71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50岁。在这25例患者中,在手术后2—4天内出现切口脂肪液化者有9例,在手术5天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者有16例。这25例患者包括行疝修补术者4例,行胆囊或胆管手术者7例,行阑尾切除术者9例,行胃手术者5例。对照组有15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9例,他们的年龄均在19~72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50.5岁。在这15例患者中,在手术后2—4天内出现切口脂肪液化者有4例,在手术5天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者有11例。这15例患者包括行胆囊或胆管手术者4例,行疝修补术者2例,行胃手术者3例,行阑尾切除术者6例。

1.2方法

参考组患者采用切口监测、预防感染等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2.1常规护理

①术后加强对切口部位的监测,观察切口部位皮肤颜色、渗液渗出量、颜色等,保证敷料干燥清洁,及时更换敷料避免敷料污染导致的感染;②对切口张力进行观察,尤其是伴随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患者;③加强对切口保护,在患者翻身、上厕所时,由医护人员协助,尽量减少切口的牵拉,避免腹压过大导致的切口拉开;④在患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半卧位,从而促进切口部位的愈合。⑤对于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等患者,积极给予对症治疗,同时采取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2.2

基础护理 ①保证良好室内环境,保证充分通风,定期消毒清洁;②患者尽量穿棉质内衣物,保证床位及衣物干燥,避免切口污染;②可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在医护人员的辅助下常更换体位;③术后腹胀患者可进行胃肠减压或肛管排气。

1.2.2 健康教育

指导、协助患者在咳嗽、翻身、大便等腹压增高时用双手从切口两侧向内按压,以保护切口,常规绑腹带。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可减轻腹部张力及切口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指导患者合理进餐,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保证充足的营养,促进切口愈合,增进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力。术前蛋白低者可酌情输入白蛋白,术后食欲差、营养摄入不足可静点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药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必要时使用开塞露,口服番泻叶或通便灌肠。

1.2.3 对观察组患者切口的护理

用碘伏对患者切口周围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将切口内的液体挤出,用无菌干纱布对切口表面进行吸干处理。取庆大霉素8万IU,生理盐水2mL,胰岛素12IU。将这些药物滴在无菌干纱布条上。将此纱布条敷在患者的切口上,并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需要注意的是,胰岛素具有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引起过敏反应的作用。因此在使用此方法处理切口时,切口处若出现红肿或者荨麻疹的症状,应立即停药。

2、结果

经过5—8天的换药处理后,观察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现象基本消失,无须进行Ⅱ期缝合处理。对照组患者同样也被治愈,但痊愈的时间为12—35天,而且有10例患者需要进行Ⅱ期缝合处理。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痊愈的时间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而且该组患者均不需要进行Ⅱ期缝合处理。

3、讨论

临床认为导致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因素较多,目前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肥胖人增多,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也在逐渐增多,而妊娠期贫血、水肿、妊娠期合并症、术后咳嗽以及高频刀的应用都会引起脂肪液化。此外,切口暴露时间过长,为了止血反复按压、钳夹脂肪组织等因素的刺激,容易引发氧化分解反应,从而导致无菌性炎症反应的发生,致使出现脂肪液化。使用胰岛素加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切口脂肪液化,可以加快切口愈合的速度,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在切口处使用胰岛素,可以增加切口周围组织利用葡萄糖的效率、抑制脂肪的分解,同时可以使白细胞的生理功能得到改善,加强其细胞内杀伤能力、化学趋附能力和吞噬能力,减少切口发生感染的几率。用红外线照射切口,可以使切口周围的血管扩张,从而加快切口周围血管内血液流动的速度,促进切口的愈合。综上所述,在腹部切口术后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切口脂肪液化的康复,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葛自银,杨树清.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1例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2012,03:170-191.

[2]张思谦.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处理及预防[J].基层医学论坛,2013,12:1078-1079.

[3]张良,史红霞,刘婉丽.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6例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04:31-32.

论文作者:周舫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  ;  ;  ;  ;  ;  ;  ;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周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