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根遇刺与白宫“宪法危机”_里根论文

里根遇刺与白宫“宪法危机”_里根论文

里根遇刺与白宫“宪法危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里根论文,白宫论文,宪法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1年1月20日,当共和党人里根正式宣誓就职总统时,他创造了美国总统史上的三项 记录:他是第一位年届七十高龄的当选总统;他是第一位电影演员出身的总统;他是第 一位曾经离过婚的总统。里根曾是好莱坞二流影星,后来弃影从政,两次当选加州州长 ,三次竞选总统,矢志不渝,愈老弥坚,终于如愿以偿。问鼎白宫之后,他遇刺大难不 死,四年后高票蝉联总统,一直干到七十八岁,成为力挽狂澜、重振国威、赢得冷战的 赫赫功臣。如此传奇性经历,在当今世界政治巨头中堪称罕见。

2001年4月,前里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艾伦(Richard Allen)在《大西洋月刊》(

Atlantic Monthly),发表专文,首次披露了里根遇刺后最初几个小时内,内阁大员和 白宫高级幕僚乱成一锅粥,其程度超出了人们最大胆的想像。国务卿黑格(Alexander

Haig)越俎代庖,“抢班夺权”,接管开启核战大门的钥匙,非法宣布“依照宪法”掌 握国家最高领导权;国防部长温伯格(Caspar Weinberger)眼前草木皆兵,于是先斩后 奏,擅自下令美国战略空军部队进入戒备状态。这些惊人内幕引起人们极大关注。

1981年3月30日,正是好莱坞一年一度的盛会——美国电影科学院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之 日,也恰好是七十岁的里根总统执政第七十天。是日午后,细雨蒙蒙,里根前往位于华 盛顿市的希尔顿饭店,出席产联—劳联下属的建筑工会大会并发表讲话。下午两点三十 分,演讲结束后,里根从侧门离开饭店,从一排记者和摄像机前走过,正待上车时,混 杂在记者群中的一个年轻刺客突然从雨衣中掏出手枪,瞄准总统连开六枪。

第一声枪响后,里根总统一时愣住了,没有迅速蹲下躲避子弹。这时,一位名叫麦卡 锡(Tim Mc-Carthy)的特勤警卫闪电般地扑向里根,用人体盾牌保护总统,结果胸部中 弹,应声倒下。说时迟,那时快,白宫特勤队长帕尔(Jerry Parr)迅速把里根推进防弹 轿车,在此瞬间,刺客射出的第三颗子弹打在防弹车上,反弹回来击中了里根,但里根 本人浑然不知。枪弹横飞之际,白宫新闻发言人布莱迪(James Brady)和一位警察也被 击中,倒在血泊之中。危急关头,帕尔猛扑在里根身上,试图用身体阻挡枪弹。这时, 里根突觉胸部剧痛,他让帕尔不要压在身上,并报怨帕尔身上的手枪可能把自己的肋骨 压折了。帕尔下令司机立刻开车,飞速撤离刺杀现场。

轿车驶离饭店后,里根开始咳嗽,并呛出了大口鲜血,浸透了两张手帕。抵达医院后 ,里根面色惨白,血流不止,血压低得几乎难以测量,但他仍然对第一夫人南茜开玩笑 说:“亲爱的,我忘记躲闪子弹了。”南希听后,不但没有破涕为笑,反而泪湿衣襟。 里根总统在生死关头镇静自若,坚强乐观,堪称感人至深。进入手术室后,里根又对主 刀的外科医生幽了一默:“我希望你是共和党人!”这位外科医生大概是民主党人,他 一本正经地答复:“总统先生,今天我们都是共和党人。”(注:以上直接引语均引自

Ronald Reagan.An American Life,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0,pp.260~261(《里根自传》).)医生们检查伤情后,发现里根总统肺部中弹,弹头距心脏只有两公分左右,生命危在旦夕。外科专家便立即开始施行手术。

里根遇刺消息传到白宫后,国务卿黑格顿成引人瞩目的核心人物。此公1947年毕业于 西点军校,1961年获乔治城大学国际关系硕士。他在五十年代给名声显赫的五星上将麦 克阿瑟干过作战参谋,参加过仁川登陆战役,六十年代给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当过军事 助理,负责起草作战文件。越战高潮期间,他主动要求下基层,在一线作战部队任职, 出生入死,身负重伤,战功卓著。1969年,基辛格出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看上 了既有实战历练又颇有战略头脑的黑格,遂任命他担任自己的军事助理,晋衔准将。基 辛格热衷于华盛顿权势阶层的社交应酬,经常下班时间一到,拍屁股就溜,把如山的公 务卷宗和军国大事扔给首席助手黑格处理,其办公室永远是白宫幕僚办公楼中最晚熄灯 的一间。黑格因而有“基辛格的基辛格”之称。尼克松对黑格亦极为赏识,不久便将他 调任总统外交和军事副助理,主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1972年美国总统首次访华先遣团 工作。不久后,他重返军界,升任美军陆军副参谋长(相当于美军陆军副总司令)。水门 事件闹大后,白宫高级幕僚相继中箭落马,尼克松请黑格回来担任白宫办公厅主任要职 (1973—1974),全面主持政府行政部门日常工作。在此期间,黑格被破格晋升为四星上 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四星级”白宫大管家。福特总统执政后,黑格官拜北 约盟军部队最高司令官(1974—1979)。里根总统执政后,经尼克松鼎力推荐,与里根素 无渊缘的黑格出任国务卿要职。

当里根总统躺在手术台上人事不省时,副总统乔治·布什(George Bush)乘坐的空军专 机正在得克萨斯州上空飞行。黑格徒劳地向老布什专机喊话说:“乔治,请赶紧让专机 掉头,请赶紧让专机掉头!”然而,差劲儿的通讯线路竟然无法接通布什,后来好不容 易接通后,不但通话信号不清楚,而且通讯线路缺乏加密保护,致使白宫与副总统专机 之间的通讯联络处于半瘫痪状态。得知里根遇刺消息后,白宫办公厅主任贝克(James

Baker)和总统法律顾问米斯(Edwin Meese)匆忙赶往医院,并从医院用电话通告国防部 长温伯格,授权他全权主持涉及国防军事的一切重大决策,其他政府事务由国务卿黑格 做主。贝克为得州大学法学博士,后出任老布什政府国务卿;米斯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 校法学博士,后出任里根政府第二任司法部长。两人皆为著名律师兼法律专家。

在白宫,黑格处乱不惊、镇静自如,他要求联邦调查局和白宫特勤处及时报告里根伤 势和刺客背景,并与国会参众两院领袖、前总统尼克松和福特、北约各盟国领导人以及 美国驻世界各大国使节取得联系,向他们通告了里根遇刺伤势稳定,国内政局平稳,副 总统布什正从得州飞返白宫等情况。接着,他建议在位于白宫东馆地下室、有核防护设 施的情况室召开紧急内阁要员和总统高级幕僚会议,决定由谁来暂时代理总统职责并商 讨应付国内外危机的对策。参加紧急会议的阁员有国务卿黑格、国防部部长温伯格、司 法部部长史密斯(William Smith)、财政部部长里甘(Ronald Regan)、交通部部长刘易 斯(Drew Lewis)、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William Casey)等人。时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的艾伦意识到,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所以他把一台私人录音机放在情况 室的会议桌上,忠实地记录下当时所发生的一切,为后人留下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

里根遇刺之初,白宫得到的情报信息极为紊乱,谁也无法确定,行刺里根总统是否为 孤立和偶然之举?行刺美国总统的背后是否有苏联间谍机构的影子?会不会是苏联向美国 发起突然袭击的前奏?黑格是职业军人出身,一片乱局之中,他最忧心的是美国战略核 武库的安全问题。进入情况室后,他立刻焦急地询问“橄榄球”的下落。他要找的“橄 榄球”,当然不是一大帮膀大腰圆的百万富翁在球场上横冲直撞、玩命争抢的那个圆乎 乎的玩意儿。黑格要找是美国总统控制核战大门的“密钥”,一个橄榄球状的黑色“核 提箱”。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美国总统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一位贴身随员手提一只橄榄球状黑 皮包形影相随。这个黑皮包是开启美国核打击力量的钥匙,美国人戏称为“橄榄球”。 球中藏有四件宝贝。第一件是核武器使用手册,内绘图表,指示多种发动核战或者回击 敌方核攻击的锦囊妙计,手册中对苏联等核对手的核武器现况、核弹瞄准目标及预测核 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的时间都有详细记录;第二件宝贝是一系列绝密藏身资料,是一旦 核战爆发,美国总统应赴何处藏身避难和指挥作战的绝密地图;第三件宝贝是绝密通讯 手册和紧急广播程序,记载在紧急情况下与军方指挥中心联络的方法以及遭核袭击后总 统向全国军民发出首次广播的程序;最后一件法宝是一个授权装置,如果总统认为美国 需要做出核反应,那么他就会把二十四小时不离左右的随从军官找来,打开核提箱,由 总统输入国家安全局设定的总统认证卡,确认最高统帅身份,然后启动对预先选定的敌 方目标发射战略导弹的程序。如果认证卡不被确认,任何以总统名义下达的命令都被视 为无效。另外,副总统、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等人都有特殊编号的认证卡, 以便总统无法履行职能时采取紧急应对措施。所以,“橄榄球”堪称美国战略核武库的 总开关,只要它的主人一声令下,就能把地球毁灭好几次!这就是黑格如此急不可耐地 查找其下落的主要原因。

美国总统的“橄榄球”共有两个,平时都存放在戒备森严的白宫东馆地下室。总统外 出时,由其贴身随员携带备份“橄榄球”紧随其左右。由于里根昏迷不醒,无法行使总 统的职责,携带备份“橄榄球”的军官已按规定返回白宫待命,随时听从代理总统的命 令。因此,马上就有人告诉黑格说,“橄榄球”在军事助理办公室的一个保险柜里。黑 格立即下令,马上把“橄榄球”拎到白宫情况室来。黑格着急自有其道理,因为内阁成 员中没有任何人知道如何开启“核提箱”。按规定,每当新一届政府上台的时候,只有 新总统一个人接受十五分钟如何打开核提箱的讲座。实际上,黑格纯属瞎操心,因为负 责拎“橄榄球”的军官训练有素,知道如何打开绝顶复杂的密码锁,取出核武器手册, 查到适当图表,供三军最高统帅拍板决策、发号施令。但是,为防万一,黑格还是希望 能够尽早接管“橄榄球”。

“橄榄球”安置妥当之后,黑格向内阁成员宣布:依照宪法,在副总统赶回白宫代行 总统职务前,我将暂时行使总统职责!或许是过度紧张忙乱,在场的内阁大员对黑格这 一无法无天、越俎代庖之举全都没有反应过来。国防部长温伯格、司法部长史密斯、财 政部长里甘、交通部长刘易斯等四人皆为哈佛毕业生,其中温伯格和史密斯是哈佛法学 院法学博士(J.D.)。

实际上,美国宪法中并无任何条文明确规定总统和副总统职位继承人的来源和顺序。 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国会将以法律规定在总统、副总统两人免职、死亡、辞 职或丧失任职能力时,宣布应代理总统的官员。”(注:李道揆译:《美利坚合众国宪 法》,见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一书附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根据此 条款,国会于1886年通过《总统职位继承顺序法》(Presidential Succession Act of 1886),将国务卿列为排在副总统之后的第三位继承人。但是,国会于1947年通过了新 版《总统职位继承顺序法》(Presidential Succession Act of 1947)。该法对国家最 高权力继承人顺序作出重大修订,众议院议长升为第三位,参议院临时议长(副总统兼 任参议院议长,当副总统不能履职时,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出任临时议长)列为第四位, 国务卿降到第五位,财政部长列第六位,国防部长列第七位,司法部长名列第八位。阁 员继承顺序与历史上各部最初成立的时间顺序完全一致。

由于艾森毫威尔总统体弱多病和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国会于1965年提出宪法第二十 五条修正案,规定当总统不能履行职责时,由副总统接替其职务,当副总统职位出缺时 ,总统有权提名一名副总统,在国会两院批准后就职。这一修正案于1967年2月批准生 效,并在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后发挥了作用。但是,第二十五条修正案并未涉及 副总统职位继承人顺序的法律问题。因此,关于国家最高权力继承人的顺序,显然应以 1947年新版《总统职位继承顺序法》及其修订条款为法律依据。看来,黑格大概是把18 86年和1947年《总统职位继承顺序法》的内容整混了。其他几位内阁大员也稀里糊涂, 被黑格那付天下大事舍我其谁的架式和权威不容挑战的四星将军派头唬蒙了。

如果黑格见好就收,或有法律专家及时告之其错,此公今后在政界的前景仍然灿烂辉 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黑格竟然又在向全球直播的白宫电视新闻发布会上重演“宪法 错误”,闹得世人皆知,难以收场。当时,白宫情况室墙上的电视机一直开着,正在实 况转播白宫代理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接受记者采访的画面。有记者问:“现在谁在 主持美国政府的运作?”白宫发言人居然哭丧著脸回答说:“无可奉告!”这个答复仿佛 是向全世界宣告,白宫目前群龙无首,乱成一团。这简直是一场空前灾难。

听到这里,黑格心急火燎,七窍生烟,他未与任何内阁大员协商,便飞奔楼上新闻发 布室,差点儿跌跟头。他郑重其事地向媒体宣告:“先生们,依照宪法,[国家最高权 力的顺序]第一是总统,第二是副总统,第三是国务卿。”“在副总统布什赶回白宫之 前,在白宫目前由我主控全局,并与副总统保持密切通讯联络。”(注:(美)赫伯特· 阿伯拉姆斯:《总统遇刺》,Herbert L.Abrams,The President Has Been Shot:

Confusion,Disability,and the 25th Amendment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Attempted Assassination of Ronald Reagan,New York:Norton & Company,1992,p.96 .)对此信口开河之言、“非法违宪”之论,黑格本人后悔莫及。他在回忆录中解释说, 那天的确用词有误,不该说“依照宪法”,而应当说“依照传统”(注:(美)黑格:《 告诫:现实主义、里根和外交政策》,Alexander Haig,Jr.,Caveat,Realism,Reagan,

and Foreign Policy,New York,Macmillan,1984,p.164.)。此外,在新闻发布会上,黑 格还向媒体宣布,如果苏联军队没有异常动作,美国政府目前没有也不打算命令美军部 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当黑格在新闻发布会上信口开河之时,国家指挥中心向国防部长温伯格报告说,两艘 苏联战略核潜艇正在驶近美国。俄罗斯军方解密资料表明,苏联战略核潜艇当时并不知 道里根遇刺一事,也没有别的企图,只是其中一个小编队偏离了航线,向美国东海岸稍 微靠近了一点。但是,为了防止苏联借机发动突然袭击,温伯格当机立断,下令由波音 747改装的国家应急空中指挥总部升空待命;命令担负全球战略核打击重任的美国战略 空军部队进入“随时准备转入最高戒备状态”的战备等级。对温伯格未经请示便下令提 高军队战备等级一事,黑格得知后极为恼火,他用教训的口气对温伯格说:“你最好研 读一下美国宪法!”(注:(美)理查德·艾伦:《里根遇刺之日》,Richard Allen,“

The day Reagan was shot”,Atlantic Monthly,April,2001.)

说这话时,黑格一不留神又犯了一个“宪法错误”,因为美国宪法在国家最高军事权 力指挥序列问题上语焉不详。针对这一问题,国会1947年通过的《国家安全法》(

National Security Act of 1947)及其修订条款规定,在军事指挥权问题上,国防部长 是仅次于总统和副总统的第三号人物,权限在国务卿之上。可笑的是,温伯格新官上任 ,对此项重要法律也不太熟悉。根据艾伦的录音记录,面对黑格的质问和教训,温伯格 并未针锋相对、“依法力争”,只是顾左右而言它,推说军情如火,必须果断决策。

黑格之所以这般不留情面、咄咄逼人,与温伯格的背景和黑格在里根政府中不得志的 境遇有一定关系。温伯格是律师出身,二战期间投笔从戎,在麦克阿瑟将军总部情报处 干过参谋,军衔仅为上尉;他后来在尼克松和福特总统任内干过白宫行政管理与预算局 长和内阁卫生、教育与福利部长等职,明显缺乏国防和军事战略事务的经验。但是,温 伯格后台很硬,他是里根亲信幕僚“加州帮”中的大将,而黑格则属于“外人”。上任 三个月来,黑格强调从现实利益出发,主张实行“温和保守主义”外交战略。可是,里 根是有名的“甩手掌柜”,其亲信幕僚主控全局,黑格的文韬武略不被重视,饱尝有职 无权之苦,憋了一肚子窝囊气。

当日傍晚六点三十分,副总统老布什的军用专机抵达华盛顿近郊安德鲁斯空军基地。 七点左右,他乘直升飞机赶到白宫,依法暂时接管国家最高权力,白宫内的“权力斗争 ”和“宪法危机”终于宣告收场。次日,布什留出总统宝座,仍然坐在副总统席位上主 持召开内阁全体会议,特邀参众两院领袖列席,共商国是。老布什圆滑老道,不事张扬 ,沉稳内敛,作风低调,赢得政界和媒体广泛好评。

1982年6月,因权力倾轧和政见分歧,黑格辞去国务卿要职,退出政界,下海经商。19 88年,他出马角逐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惨败于副总统老布什。有道是:将军即兴侃 宪法,“抢班夺权”乱白宫;“一失言”成千古恨,后人治国要深思。

标签:;  ;  ;  ;  ;  

里根遇刺与白宫“宪法危机”_里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