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种国际格局的两种走向:两极格局的崩溃与多极格局走向的发展_两极格局论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种国际格局的两种走向:两极格局的崩溃与多极格局走向的发展_两极格局论文

战后世界两种国际格局的两个历程——两极格局瓦解与多极格局趋势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格局论文,两种论文,两极论文,战后论文,历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政治

战后半个世纪左右,世界格局的基础和主角,即几个工业化大国的实力发生巨大变化。英国经过世界大战和殖民体系崩溃的打击而衰落为欧洲地区性国家,其国际作用一落千丈;法国虽有戴高乐主义来复兴其大国地位,但也只能借助欧洲联盟发挥某些世界性作用;苏联盛极一时,在国际社会望其生畏之际却骤然解体,有许多教训应继续总结;唯有美国尚能维持霸主宝座,但在世纪交替之际受到日本和德国的挑战;德国再次崛起,到底是“欧洲的德国”还是“德国的欧洲”?拭目以待;日本实施“贸易立国”和“科技立国”战略,从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多有借鉴之处;改革开放的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在世界格局中获取一极之地,世人瞩目;印度和巴西也怀有扩大参与世界事务的奋进目标。众多大国力量的消长沉浮,沧海桑田,没有永恒的世界强国,也没有固定不变的力量结构状态;两极格局瓦解,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就有其必然性,不可逆转性。对此,本文概括议之。

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其直接对峙

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大约经过了10年的时间,即从1945年战争结束到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西德和东德分别加入“北约”和“华约”,成为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全面对峙的重要标志,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战后世界格局出现以美苏为主体的两极结构,是战争中各大国军事较量的成败和战后各种力量对比变化的结果。也可以说,战后世界两极格局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并通过贯彻雅尔塔会议的协议而形成的。

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明显后果,就是除美国以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或者说除苏联以外的欧洲大国以及日本都已自身难顾,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从而导致欧洲在世界格局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时代彻底结束。美国不但其本土在大战中没有受到战火破坏,而且还大发战争横财,建立起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规模和先进的经济结构。其国民生产总值比战前翻了近一番,贸易出口总量占世界的1/3,黄金储备占世界的2/3,军事装备和兵员数量独占鳌头,曾在数年内是世界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苏联在二战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付出了惊人的代价,但因其拥有巨大的生产潜力,战后得到大量补偿,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优势在战后恢复时期仍占主导地位,所以苏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奇迹般地恢复了战争的创伤,到1950年仅重工业产值就增长了一倍。同时,苏联建立起一支以现代武器装备的庞大军队,1949年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核爆炸,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再加上跨越欧亚两洲的广袤国土,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威慑力量。美国和苏联凭借各自的综合国力优势,建立起分别以自己为首并泾渭分明的两大敌对阵营。

美国通过二次世界大战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进而全力推行称霸世界战略。英法等西欧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以及西德、意大利和日本等战败国家,以依附地位同美国结盟,并推其为盟主,除思想基础是反对共产主义和遏制苏联外,更重要的是寻求美国的安全保护和经济支援,以恢复战争中遭重创的元气。美国学者认为,这些国家在这个时期对美国的依赖程度骇人听闻,有如美国的经济卫星国。杜鲁门主义的出笼、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约组织的建立和“第四点计划”的推行,将二战中曾分分属于同盟国和轴心国的随从国家组织起来,形成一个资本—帝国主义阵营,展开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在美苏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势下,苏联需要同欧亚各社会主义国家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意识等方面加强联系与合作,在产生控制效应的同时,回击了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军事上遏制、政治上对立、经济上封锁、组织上包围的冷战攻势,而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获得苏联的援助,也需要团结在苏联周围以对付美国发动的“冷战”乃至“热战”,确保本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成长。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是通过1947年成立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成立经互会,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以及苏联同各社会主义国家签订一系列友好互助合作条约来实现的。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贯穿于整个50年代,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政治上,社会主义国家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和镇压民族解放运动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其中德、日问题是斗争的焦点。苏、中等国对西方国家分裂德国和美国重新武装日本进行揭露和抵制,使其放慢了扶植德、日的步伐。经济上的斗争具体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较量。 1947 年美国宣布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战略物资禁运。1949年美国操纵15个国家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其宗旨是总体封锁社会主义国家。对此,社会主义国家加强了经济互助合作,扩大同亚非两大洲新独立国家的经济联系,开拓同西方国家民间的贸易渠道。苏联通过同东欧各国签订一系列贸易协定把流向西欧或其他地区的大宗贸易转向本国,进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平行而对立的市场。军事上,美国从1951年至1955年同其仆从国签订了一系列军事条约,诸如“美日共同安全保障条约”、“美澳新安全条约”、“东南亚集团条约”、“巴格达条约”等等。这样,美国就把40多个国家收罗进“条约网”,完成了对苏、中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包围,同时视为争夺中间地带的有效手段。与此相适应,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机构,以对抗西方大国的扩张。当时两个阵营和美苏之间在各个领域都存在冲突形势,其中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是两个阵营尖锐斗争的直接交锋。在意识形态上,美国等西方国家加紧向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利用各种渠道推销西方的社会政治观、人生道德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动摇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政治信念和道德标准,逐步瓦解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对和平演变战略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

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铸成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集团形态。其突出特点:一是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政治制度和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所进行的内容极为广泛的斗争,二是表现为北约和华约在欧洲长期而严峻的军事对峙,三是美苏两个大国为扩大各自的国际权益和势力范围而展开的广泛争夺。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和发展与两极格局影响力弱化

从50年代中期起以后的20多年间,一批又一批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60年代,两大阵营中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也开始改组、分化。像西欧、日本同美国在经济领域发生的激烈争夺,法国退出北约军事组织机构的独立行动,苏联扼杀“布拉格之春”,中苏两党关系的急剧恶化和两国边界上的武装冲突。这些重大事件不断冲击和削弱着两极格局的基础和结构,导致格局多极化的产生及其缓慢发展。

1.第三世界崛起,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化。第三世界发端于1955年的亚非会议,形成于6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产生,发展壮大于77国集团的出现。60至70年代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取得了政治独立之后,便进入以发展民族经济为中心任务的历史阶段。据联合国的统计,1960至1973年,第三世界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6%, 同期发达国家只有3.1%;1973至1980年上述数字分别为4.7%和2.5%; 前者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也在上升,1960年为8.2%,1980年达到10.9 %。一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第三世界的物质总体实力大大增强。随着不结盟运动进一步发展壮大,77国集团成员不断增加,他们强烈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就在第三世界力量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对当时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重大事件。像1964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宣布建立不受“外部强国”干涉的中立区;1973年震动西方世界的阿拉伯产油国拿起石油武器反对以色列的支持者;70年代拉美国家发起争取200海里海洋权的斗争等等,都给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沉重打击。第三世界国家是两极格局中的中间地带,是独立于美苏之外,并能影响世界局势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第三世界崛起使两极格局呈现出“三个世界”的形态,直接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进程。

2.西欧联合图强、日本经济腾飞,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绝对优势地位。到6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相对放慢,外贸出现逆差,美元危机日趋严重,霸权地位的根基开始动摇,而西欧、日本基于经济的迅速发展,独立自主倾向明显增强,或明或暗地同美国展开了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美欧、美日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1958年初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是西欧国家联合图强的实践成果。同年法国戴高乐上台,奉行独立的外交路线,反对美国称霸西欧,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并与中国建交。联邦德国勃兰特出任总理后,用“新东方政策”代替“哈尔斯坦主义”,改变对美国“一边倒的政策,”主张在加强西方合作的同时,与东方谅解,承认民德和战后欧洲边界现状。60年代,西欧经济一体化取得了重要进展,具体标志是建立了关税同盟,对内取消了关税和限量,对外建立了统一关税壁垒。同期,日本经济高速增长,1967年赶上联邦德国,在西方世界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对美国的贸易也由逆差转为顺差,美日贸易摩擦初见端倪。在此基础上,日本开始推行“经济外交”,旨在独立探索同韩国、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建立正常关系问题。上述这些变化为西欧、日本成为一极力量奠定了基础。

到70年代初,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严重下降。1948至1970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54.6%下降为 37.8%,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由32%下降为15.2%,黄金储备由 49.5%下降为15.5%。美国被迫承认自己不再是超群的世界强国,承认自己占优势的两极世界向共同分担责任的多极世界过渡,认为美苏是军事上的两极,美苏中是政治上的三极,美日西欧是经济上的三极。世界出现了“五大力量中心”。70年代,西欧、日本的经济政治独立行动不断增多。1973年初,英国、丹麦和爱尔兰3国加入欧共体,使其实力大增。到1979年,欧共体9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美国,外贸总额也大幅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贸易集团。同时9国加强对外政策的协调,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 采用共同的政策, 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逐渐成为一极力量。日本经济在70年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工业产量名列世界前茅,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农业实现了现代化,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一万亿美元,相当于联邦德国和英国的总和。这期间,日本开始改变全面追随美国的对外政策,提出“多边自主外交”,在维持美日同盟为基轴的前提下,实现了日中邦交正常化,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联系,推行接近阿拉伯国家的“新中东政策”,谋求同东盟国家建立“心心相印”的信任关系,吹响向“政治大国”迈进的前奏。由此可见,70年代的西欧、日本已不再是从属于美国的小伙计,而是同美国已成为平等的伙伴关系。另外,1975年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召开,标明美欧日平等伙伴关系的机制开始运行。

3.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对外政策,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从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的10多年间,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制定了政治经济军事三管齐下的新的全球战略,走上了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相继抛出“有限主权论”、“国际专政论”、“社会主义大家庭论”,并通过强化“华约”的军事功能,加紧控制东欧国家,直到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扼杀其社会改革。同时,苏联军队不断侵犯中国边境,挑起“珍宝岛事件”,使中苏关系演变成敌对关系。至此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完全解体。

4.美苏争夺世界霸权,使各自国力受到削弱。美国和苏联由激烈对抗到争夺世界霸权是通过冷战来进行的,是战后国际关系中的新现象。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仅是美苏冷战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两国都有跨越国界追求国家利益的历史传统。因而美苏争霸是各自传统的大国政治的延续。美国发动侵越战争的失败,导致其实力地位的削弱。“尼克松主义”的出台,既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也是力图继续推行全球战略的一种可能的选择。与此同时,苏联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已达美国的1/2以上。苏联的军事力量急剧膨胀,不仅在核武器数量上同美国势均力敌,而且运载工具的能力胜过美国。苏联海军在舰只数量赶上并超过美国的同时,在攻击等领域已取得了对美国的相对优势,具备了远洋作战的能力,在世界各大洋同美国海军抗衡。苏联军事力量已经从战略劣势转变为与美国的战略均势,在争霸战略上已转变为攻势。苏联宣称:“地球上没有哪一个角落的情况不以某种方式,纳入苏联的外交考虑之中,”其称霸世界的野心溢于言表。苏联打着“天然盟友”的旗号大肆向第三世界国家扩张,连连得手,到70年代末竟然直接出兵入侵阿富汗。美苏在全球范围展开激烈争夺。

美苏两国都因过度扩张招致国力削弱。美国丧失了主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地位,出现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仅为美国经济60%的苏联经济却支撑着与美国相当的军备水平,庞大的军费开支吞食了国家大量资财,造成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经济运转功能进一步衰竭,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也在步步加深。

在70年代国际舞台上,既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又有西欧、日本、中国、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对美苏两极结构的制约,使两极格局走向松动,趋向弱化。从综合国力来看,当时,美苏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仍能发挥着其他力量难以发挥的作用。但在美苏两极体制继续维持的同时,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已经显而易见并得到国际上的公认,这为80年代“东西南北”关系形态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世界格局多极化因素和力量长足增长与两极格局终结

80年代,多个具备一极地位的国家或国际组织扩展自主行动同美苏强化两极控制力的斗争十分激烈。西欧、日本和东欧国家对各自盟主的离心倾向更加明显,而美苏对各自盟国的集聚和约束力也在日趋减弱。第三世界整体力量和中国国力进一步增强,提高了各自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于是,世界各国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新结构,即东西南北关系展现在世界舞台上。它的出现加速了两极格局的演变及其作用的下降。从1989年柏林墙坍塌到1991年苏联解体,完成了不断弱化的两极格局的瓦解过程。之后,世界格局继续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东西南北关系的发展与两极格局作用的下降。70-8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主题也随之发生转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是东西南北关系的主要内容,但主要体现在东西关系和南北关系中,前者是世界和平问题,后者则是人类的共同发展问题,两者都具有全球性。由于只有美苏两国有能力打一场新的世界战争,因而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东西矛盾孕育着世界战争的主要危险。80年代后期,美苏关系缓和,争夺核优势逐步降级,世界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减少,但与美苏有关的局部战争依然存在,实现世界全面和平任重道远。南北矛盾主要表现在南北经济关系中。发达国家依旧在国际生产、贸易和金融货币领域占支配地位,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仍然受到不公正和不平等的待遇,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并对发达国家经济处于依附状态,造成南北方经济差距不断拉大,最不发达国家的数目从70年代的25个增至当今的48个。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如果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得不到合理发展,发达国家经济就很难有大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南北方国家是有认同的,从而使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获得一些进展,诸如,普遍贸易优惠制已为多数发达国家所接受、商品综合方案和共同基金达成了基本协议,欧共体同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国家签订的4个“洛美协定”等等,但南北经济关系中这点改善和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加快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步伐,加速解决以发展为核心的南北矛盾,是南北方国家共同的责任和艰巨任务。

80年代,美苏对第三世界的影响明显缩小,长期同美国关系较为密切的一些国家,开始逐步推行独立的对外政策。美国偏袒以色列,得罪了许多阿拉伯国家,出现了疏远美国的迹象。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成立,使美国丧失了在海湾地区一个重要地盘。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扩张不断受挫,其“天然盟友”的假面具已被戳穿。苏军在阿富汗陷入其抵抗运动泥潭,无法实现直接控制阿富汗。苏联在非洲一些国家推行自己的政治经济模式,造成这些国家经济陷入困境,引发政局动荡,战乱迭起,致使苏联影响减弱。同时,第三世界各国和它们的地区组织与国家集团往往联合行动,牵制美苏的侵略扩张行为,挫败战争行径,动摇美苏的霸权地位和作用。与此同时,美苏通过组织各种政治经济集团来控制各自盟团的能力进一步减弱。美欧之间的激烈论战频频爆发,西欧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坚持把东西方缓和搞下去,而美国则反其道而行之,强压西欧服从美国的战略全局利益,双方围绕东西方关系,银行高利率,钢铁贸易战,农产品出口补贴等问题展开激烈争吵,最后迫使美国作出某些让步。同期,日美关系也发生变化,日本在维持与美国同盟的前提下,不受制于美国,通过实施“综合安全保障战略”,增强综合国力,以提高自己在“平等伙伴和竞争对手”中的地位,日本答应承担“共同防卫责任”,美国承认日本在亚太地区有特殊利益。

2.美苏国力相对衰落加快与两极格局瓦解。进入80年代,美苏之间的激烈争夺进一步升级,美国在“重振国威”的基础上,推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对苏实行强硬政策,要在世界范围内制止苏联的冒险行动。为此,美国大肆扩充军备,军备竞赛急剧升级。随后,美国又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其目标是要在太空同苏联展开新一轮竞赛,从外层空间打破美苏战略僵局,夺取对苏优势。同时,美国实施把苏联的势力和影响推回其本土的战略:在亚洲,美国支持阿富汗、柬埔寨游击队,以迫使苏联从阿富汗撤军,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削弱苏联在印度支那的影响;在非洲,美国支持安哥拉反政府游击队,反对亲苏的安哥拉政权,兼用援助手段以排挤苏联在非洲的势力;在中美洲,美国全力同苏联的势力角逐并占了上风。苏联长期奉行霸权主义政策,使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经济已经出现停滞状态。但苏联并没有放弃霸权政策,实行战略收缩,而是继续研制新型核武器,同美国进行新一轮军备竞赛。80年代后期, 苏联国内问题日益严重, 被迫大幅度调整其对外战略。1987年末,美苏签订了《中导条约》,双方关系由严峻对抗走向缓和,出现既对抗又对话的局面。苏联企图利用国际环境的缓和,实现“加速发展战略”,确保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然而,美国运用多种手段迫使苏联退缩,争霸态势已由苏攻美守转变为美攻苏守。

美苏之间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过量地消耗了两国的物力和财力,严重削弱了各自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美国在财政赤字长期居高不下的同时,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逆差国。80年代中期,美国从债权国变为债务国。到1988年纯债务已达到5320亿美元。这时,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次于日本,出口额已低于德国。苏联国力衰落与美国相比较就更为严重了,连续几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到1990年出现负增长;有些年度军费开支额高达全国财政支出的1/3, 经济增长与军事实力的增长呈现出极大反差。苏联长期的高积累率,给每况愈下的苏联经济带来了重重困难,产业比例失调,财政赤字增加,经济要素循环出现恶化状态,198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被日本超过。至此,世界经济形成四级结构,即美国、日本、西欧和苏联,其中后者又处于弱势。虽然军事上的美苏两极格局还比较牢固,但随着国际关系中军事因素下降和经济因素上升,建立在美苏两国强大综合国力基础上的两极格局已经进入风雨飘摇之中了。东欧国家同苏联的关系长期存在着争取独立自主和强化控制两种倾向的斗争。东欧各国因受苏联模式的种种束缚,从8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形势日益恶化,引发社会动荡的因素增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趁机发动“和平攻势”,再加上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误导,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了社会剧变。之后,这些国家纷纷向西方国家靠拢,脱离了苏联的势力范围。1990年,两德统一,打破了东西欧力量平衡格局,并对两极格局产生了强烈冲击。就在同一时期,苏联改革走上歧途,国内多年积聚的各种矛盾同时迸发出来,联邦在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中解体,战后以来的两极格局也随之寿终正寝。

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80年代出现的“东西南北”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它是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在国际关系中的反映。西欧国家和日本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构成一极力量的条件日趋具备,而苏联解体,东西矛盾居次,从而导致西西矛盾呈上升趋势。

欧洲共同体在接受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之后,成员国由9 国扩大到12国。1987年共同体国民生产总值为4.2万亿美元, 同美国大体相当,其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0%,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欧洲经济一体化成就斐然,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创建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以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伴随经济一体化的政治一体化也在稳步前进。诸如,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成立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实施外交政策合作条约,建立军备控制、防务与安全、军工合作等机构。这既维护了西欧内部的长期稳定,又提高了欧共体的国际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处于美苏夹缝中的被动地位。西欧国家要求扩大欧美同盟中的自身权益和自主地位,使双方矛盾呈上升趋势。日本在同美国的经济竞争、贸易摩擦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改“贸易立国”为“科技立国”,加快占领新科技高峰,机器人、生物工程和微电子技术都已走在美国前面。1985年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1989 年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为600多亿美元,在美国直接投资达800亿美元。 日美之间日益尖锐的经济矛盾引发国民感情濒临破裂。日本以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力量为后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其一,大力扩充军备,提高防卫力量,成为实现政治大国的必备条件;其二,立足亚太地区以确立抗衡美欧的地盘,同美国展开争夺亚太事务主导权;其三,尽快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为“政治大国”,发挥全球性作用。日本作为世界一极力量的地位全面加强。

8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遇到了巨大困难,但南方国家加强了联合与交流,由地区性合作扩大到全球性合作。1982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了被称为“新德里磋商”的首次南南会议,1983年在中国召开了“北京南南会议”,1987年在朝鲜召开了南南合作部长特别会议,这些会议广泛讨论了南方国家的发展战略,阐明了合作的原则和方向,协调了立场和行动。同时,南方国家已建立起30多个区域性和跨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这既增强了集体自力更生的力量,又对摆脱北方国家的控制起到明显的作用。诚然,第三世界国家前进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但基于其辽阔的地域、众多的人口、丰富的资源,在联合国讲坛上占绝对多数席位等优势,南方国家仍然是构成“东西南北”国际关系的基础力量和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主力军。

70年代,中国全面地参与国际事务,在协商解决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方国家普遍承认,中国是国际政治领域中的一极力量。80年代,中国执行改革开放政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应着重指出,中国地处西太平洋核心地带,由于地缘关系和传统影响,中国的对外活动,相当大部分集中在亚太地区。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越来越成为亚太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其军事防御能力在亚洲国家中是举足轻重的,是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美国等西方国家承认,解决亚洲的任何重大问题,没有中国的参加与合作是不可能的。中国在侧重于发挥地区性大国作用的同时,积极参与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逐步成为解决全球性重大问题不可缺少的一极,中国的国际作用将随着岁月荏苒不断增强。

标签:;  ;  ;  ;  ;  ;  ;  ;  ;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种国际格局的两种走向:两极格局的崩溃与多极格局走向的发展_两极格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