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关系的新形势_时政外交论文

美以关系的新形势_时政外交论文

美以关系新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态势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论坛

新当选的以色列总理照例要出访美国,这似乎已成为“传统”。眼下内塔尼亚胡访美,不是一般“例行公事”,而是美以特殊盟友关系在新情况下的“特殊需要”。

在利库德集团和工党的竞选较量中,克林顿公开站在工党一边,希望通过佩雷斯的连任巩固和扩大他的外交成果,从而加强他本人在美国大选中的竞选地位。孰料以色列大选结果不仅使美国的如意算盘落空,而且加深了美以之间的裂痕。内塔尼亚胡虽然表示对美干预以大选的“过失”既往不咎,但心存不悦。

按内塔尼亚胡自己的说法,他此次访美的目的之一,是要向美国朝野阐明以新政府关于和平的立场。动身之日,他发出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正式任命退役的右翼将军沙龙为“基础设施部”部长。这个专为沙龙新设的部,拥有广泛的权力。它主管全国的道路、机场、港口、土地、矿山、能源和水资源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将负责与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水资源谈判。沙龙入阁更增加了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强硬色彩。二是接见戈兰高地的犹太移民代表,答应在戈兰高地的犹太移民可由现在的2.5万人增至5万人,公开与美国的主张唱对台戏。

对于白宫会谈,内塔尼亚胡作了充分的准备,仍旧强调“以色列安全第一”,未作任何让步。他只泛泛地谈和平进程,在中东争端的几个实质性问题上,却“我行我素”。内塔尼亚胡甚至还进一步说,如果叙利亚不停止“支持恐怖主义”,就不同它谈判。他坚决拒绝就希伯伦以军的重新部署和同阿拉法特举行会晤确定一个时间表。

相比之下,克林顿总统的态度要温和得多。他强调美以关系“一如既往地牢固”。阿拉伯舆论失望地指出,从这次会谈中看不出美国规劝以色列现政府接受“以土地换取和平”,反倒听到美国一再说“美以双方都需要调整”。这不禁使人联想到此前克里斯托弗在中东说过的话,即美国的态度要“随着以色列方面出现的新情况而有新变化。”

看来,克林顿未能说服内塔尼亚胡软化立场。而内塔尼亚胡却利用美国大选和对“恐怖主义”的担忧这两大因素,迫使美国调整它的中东政策,默许以色列在和平问题上不作妥协让步。内塔尼亚胡深知,克林顿要蝉联总统,需要美国犹太人的支持。因此,克林顿此时不仅不会向以施压,而且还将尽量避免同利库德政府发生直接摩擦。此外,在美国的中东战略坐标上,以色列被认为是“反对恐怖主义的前沿阵地”。确保以色列的安全,并在反恐怖领域同以充分合作,是美国的责任和义务。克林顿关于“和平要与安全结合”的表态,正是美国逐渐迎合和靠拢以色列“安全优先于和平”立场的证明。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此次访美,据说欲定下今后双边关系发展的基调。这个基调究竟是什么,人们还需观察。不过,正如国际舆论指出的那样,美国中东政策如果一味向一方倾斜,中东和平进程的前途将凶吉莫测。

标签:;  ;  ;  

美以关系的新形势_时政外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