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重型乙型肝炎临床对照研究论文_张赓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重型乙型肝炎临床对照研究论文_张赓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感染内科 天津宝坻 301800

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重型乙型肝炎临床对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88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拉米夫定组进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组进行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抗病毒治疗有效性;腹腔积液消失时间、低蛋白血症消失时间、门脉高压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VEGF、IL-6和TNF-α。结果:恩替卡韦组抗病毒治疗有效性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恩替卡韦组腹腔积液消失时间、低蛋白血症消失时间、门脉高压消失时间优于拉米夫定组,P<0.05;干预后恩替卡韦组VEGF、IL-6和TNF-α优于拉米夫定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重型乙型肝炎临床效果优于拉米夫定治疗,可更快促进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改善机体炎症水平和内皮细胞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重型乙型肝炎;临床对照

重型乙型肝炎是常见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严重,需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1]。本研究分析了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重型乙型肝炎临床对照,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88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恩替卡韦组男性29例,女性15例;年龄27-57岁,平均(42.12±2.1)岁。发病1-34年,平均(14.12±1.26)年。拉米夫定组男性29例,女性15例;年龄28-56岁,平均(42.32±2.74)岁。发病1-34年,平均(14.11±1.21)年。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拉米夫定组进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每次给予100mg口服,每天1次,治疗3个月。恩替卡韦组进行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每次给予0.5mg口服,每天1次,治疗3个月。

两组均给予相同保肝护肝、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和抗纤维化等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抗病毒治疗有效性;腹腔积液消失时间、低蛋白血症消失时间、门脉高压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VEGF、IL-6和TNF-α。

显效:病毒转阴,症状消失,VEGF、IL-6和TNF-α恢复正常;有效:病毒载量减少,症状改善,VEGF、IL-6和TNF-α改善;无效:不满足上述标准[2]。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6.0软件处理数据,本研究数据有计数和计量数据,分别进行t检验、χ2检验,检验结果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抗病毒治疗有效性相比较

恩替卡韦组抗病毒治疗有效性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拉米夫定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68.18%;恩替卡韦组显效3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5.45%。

2.2干预前后VEGF、IL-6和TNF-α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VEGF、IL-6和TNF-α相近,其中,拉米夫定组VEGF、IL-6和TNF-αng/L别为86.01±12.21ng/L、38.12±5.13ng/L、268.24±35.11ng/L恩替卡韦组VEGF、IL-6和TNF-αng/L别为86.04±12.25ng/L、38.11±5.15ng/L、268.21±35.34ng/L P>0.05;干预后恩替卡韦组VEGF、IL-6和TNF-α27.01±1.21ng/L、20.12±2.11ng/L、128.21±13.24ng/L优于拉米夫定组45.41±4.69ng/L、28.42±0.45ng/L,231.11±22.13ng/L,P<0.05。

2.3两组腹腔积液消失时间、低蛋白血症消失时间、门脉高压消失时间相比较

恩替卡韦组腹腔积液消失时间、低蛋白血症消失时间、门脉高压消失时间优于拉米夫定组,P<0.05,其中,恩替卡韦组腹腔积液消失时间、低蛋白血症消失时间、门脉高压消失时间1.51±0.41个月、1.53±0.42个月、1.48±0.42个月优于拉米夫定组2.50±0.76个月、2.54±0.71个月、2.56±0.73个月,P<0.05。

3讨论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重型乙型肝炎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均比较常见,其中,恩替卡韦是一种强特异性鸟嘌呤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活性高,患者耐受性良好,其虽然无免疫调节作用,但可有效对HBV复制进行抑制,从而减轻肝细胞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可有效降低门脉高压,减少腹腔积液,缓解低蛋白血症。相对于拉米夫定,其可更好抑制肝细胞急性反应蛋白和趋化因子的产生,有效保护肝细胞,减轻机体急性炎症损伤[3-4]。

本研究中,拉米夫定组进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组进行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结果可见,恩替卡韦组抗病毒治疗有效性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恩替卡韦组腹腔积液消失时间、低蛋白血症消失时间、门脉高压消失时间优于拉米夫定组,P<0.05;干预后恩替卡韦组VEGF、IL-6和TNF-α优于拉米夫定组,P<0.05。俞建家[5]的研究显示,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TNF-α、IL-6、VEGF的变化不同,恩替卡韦治疗后,患者的TNF-α、IL-6、VEGF水平、症状缓解情况均比拉米夫定治疗的情况下好,可见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采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可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可降低炎性反应和改善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我们的研究和其研究有相似性。

综上所述,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重型乙型肝炎临床效果优于拉米夫定治疗,可更快促进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改善机体炎症水平和内皮细胞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虹庆,赵具也,罗刚等.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重型乙型肝炎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药业,2016,25(6):35-36,37.

[2]姚立鹏,胡爱荣,蒋素文等.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近期预后多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5,25(1):58-62.

[3]陈至明,杨文龙,熊墨龙等.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抗病毒治疗118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4(17):11-13.

[4]王虎德.血浆置换联合抗病毒治疗早中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3(1):159-159,160.

[5]俞建家.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TNF-α、IL-6、VEG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3):37.

论文作者:张赓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  ;  ;  ;  ;  ;  ;  ;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重型乙型肝炎临床对照研究论文_张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