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导、规则探究、情境体验--对开放式语法课的思考_条件句论文

问题引领,规则探究,情景体验——由一节语法公开课引发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法论文,公开课论文,情景论文,规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在语法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呈现规则,然后引领学生进行大量的操练,力图通过此种方式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然而学生在实际运用时依然错误百出,这让师生都感到茫然和沮丧。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部,2003)。在语法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改变单一的讲练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尝试新的教学思路。笔者通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相关教学书籍,总结出以下语法教学模式:通过问题引领来优化课堂教学,通过规则探究来培养自主意识,通过情景体验来感悟语法知识。这一模式平衡了语法的形式、意义和功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原则。以下笔者以一节语法公开课为例,阐述这一思路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二、教学思路及教学实例

问题引领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课堂组织方式上,即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将教材内容浓缩和提炼为成系列的几个问题,并以此为主线设计和组织教学,引领学生的课堂探索和认知活动。规则探究主要指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强调学生需自主探究语言规则,积极建构自己的语言知识。情景体验要求教学活动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需求,创设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境或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所学语言的实际运用。

本节课是扬州市英语教研室组织的一节语法公开课,教学内容为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6 Unit 3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的语法板块,主要内容是虚拟语气在条件句中的构成及运用。笔者遵循“问题引领、规则探究、情景体验”的教学思路,按照教学要求,将教材内容概括为三个系列问题,分别引领学生探究虚拟语气的意义、用法和功能;在问题的引领下,笔者适当调整了教材内容,设计了相应的活动,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观察和归纳虚拟语气在条件句中的使用规则。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利用语言、音像等创设问题情景、语言情景和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虚拟语气在情景中的真实运用。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教学实例及评析

1.通过问题引领优化课堂教学

(1)优化导入,激发求知欲望

根据不同的语法内容和教学目标,可采取图表式、音像式、谈话式、游戏式和表演式等方法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活动作铺垫。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笔者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播放台湾已故歌星张雨生的歌曲《带我去月球》,课堂伊始提出以下四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①What is the singer's wish in this song?

②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taken to the moon someday?

③What might Zhang Yusheng do if he were still alive today?

④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if Zhang Yusheng had driven more carefully that day?

[评析]在传统语法课堂中,教师往往先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接着便呈现语法形式,为后续的讲解和操练作铺垫。这种导入方式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导入环节,教师不妨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问题引出语法内容并与学生进行交流。笔者在课前提出了几个问题,并采用了音像与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导入,引领学生通过有意义的交际和无意识的模仿,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尝试使用虚拟条件句。此时,学生渴望探究正确的语言形式,以准确表达意义。

(2)细化问题,引领深入探究

引领探究的问题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可根据所学内容细化为若干问题。这些问题应难易适度,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将学生的认知结果有机整合,使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本节课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能准确、合理地使用非真实条件句,笔者将这一大问题化解为以下三个小问题,层层推进,引领学生不断深入探究:

①What types of situations can unreal conditionals state?

②How are unreal conditionals formed?

③What other structure rules can you find on unreal conditionals in the given passage?

[评析]问题①衔接导入环节的四个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归纳出虚拟条件句的三种使用情形:可分别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实进行假设,这是认知虚拟语气的基础;问题②依据问题①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探究虚拟条件句在假设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情况时的句子构成;而问题③则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在假设将来事实时if从句可采用的三种形式,以及省略连词if时从句部分的倒装结构。这三个问题相辅相成,循序渐进,学生的认知在探究中不断深入。

2.通过规则探究培养自主意识

(1)遵循认知规律,整合教材内容

《牛津高中英语》的语法板块直接呈现语法规则,辅以例句和语篇,是典型的演绎式语法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和学的具体情况重新安排课本中材料的先后顺序,重新整合课本资源,使之更好地满足学生认知发展的需求,引导学生基于语言现象逐步探究语法规律。

模块6 Unit 3的语法部分在讲述非真实条件句时,首先将语法规则逐一列出,而后通过例句和语篇加以说明和验证。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笔者有意识地对教材的原有内容加以调整并综合。首先,笔者将学生在导入环节的回答概括为以下三个句子:

①If Zhang Yusheng were still alive,he would continue singing for us.

②If Zhang Yusheng had driven more carefully,the car accident would not have happened.

③If I were taken to the moon someday,I might pay a visit to Chang'e.

笔者要求学生观察以上句子,回答导入环节有关非真实条件句的问题①:What types of situations can unreal conditionals state? 引领学生探究非真实条件句所表达的意义,即对现在、过去和将来的情况进行假设,并鼓励学生说明以上三个例句如何对现在、过去和将来的情况进行了相反的假设。

接着,笔者提出问题②:How are unreal conditionals formed? 要求学生观察以上三个例句以及教材第40页所提供的例句,总结非真实条件句表达过去、现在和将来情况时的表现形式,归纳共性规则。

对非真实条件句中的倒装形式及个例,笔者提出问题③:What other structure rules can you find on unreal conditionals in the given passage? 引导学生先阅读教材中的最后一篇短文,观察并分析其中虚拟语气的用法。学生发现:在表达虚拟的将来事实时,if从句谓语部分还可以使用were to/should do 的表达方式;省略连词if时,从句部分可将should,had,were等词提至句首,构成倒装。

[评析]语法规则的直接呈现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导致其学习过程完全依靠教师和教材,毫无自主性可言。笔者在此环节依托教材,尝试创新,教学设计以鼓励学生的探究和归纳活动为主,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并自行得出结论,以形成牢固的记忆,加深对语法现象的感悟。整个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2)提供过程指导,提高探究效率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减少盲目性,避免探究范围过大而挫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教师可在提出问题前后,通过分解问题、呈现图表、分类等方式搭建有形或无形的“脚手架”,使学生的探究过程尽量平缓,并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准确地归纳出语法规则。

笔者采用以下表格指导学生归纳虚拟条件句在表示三种虚拟情况时的基本形式。

此外,在组织学生探究问题③“What other structure rules can you find on unreal conditionals in the given passage?”时,笔者按照设计意图将探究内容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归纳所观察到的语法现象:

Ⅰ.Unreal future conditionals

would/could/might...

Ⅱ.Inversion

①If I were you,I would buy the beautiful house.→Were I you,I would buy the beautiful house.

②If he had taken my advice,he wouldn't have eaten so much watermelon.→ Had he taken my advice,he wouldn't have eaten so much watermelon.

③If I should have time tomorrow,I would go to the gym with you.→ Should I have time tomorrow,I would go to the gym with you.

[评析]上述探究框架的搭建有效地弥补了该探究问题较为宽泛的不足。规则探究问题“How are unreal conditionals formed?”和“What other structure rules can yon find on unreal conditionals in the given passage?”对分析和概括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可能较难把握,探究活动会因此难以展开,而表格和分类化解了这一难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框架和引领,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具针对性。

3.通过情景体验感悟语法知识

(1)在情景中展开问题引领

笔者在导入环节使用了视频、图片等手段,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景中围绕歌曲和歌手讨论虚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情况,并自然提出第一个问题。学生在讨论中已经体验了非真实条件句的用法,为回答该问题做好了铺垫。而对于另外两个问题,笔者均提供了真实的语言情境,先让学生体验非真实条件句,而后在相应问题的引领下加以归纳和运用。

[评析]传统的语法课堂往往脱离生活情景进行语法教学,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通常是“纸上谈兵”。通过营造真实、丰富的生活情景,学生能在实践中体验语法规则,自然、流畅地理解和表述信息,完成探究的任务。

(2)在语境中进行语法操练

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夏卫华,2010)。情景体验并非意味着抛弃传统课堂中的语法操练,蕴含丰富语境的语法操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在三个规则探究问题之后,笔者设计了以下几道语法填空题,以此巩固学生的语法知识。

[评析]在语法操练环节,笔者没有采用选择题型,而是采用填空的形式,旨在鼓励学生根据句子所在的语境,运用恰当的语法形式准确表示意义。半开放性的填空题凸显了语境,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虚拟条件句的语法规则,使句子的结构和意义统一。学生在语言情景中体验虚拟条件句,加深了对所学语法规则的感悟。

(3)在情景中体验规则运用

在语法规则的运用和巩固阶段,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体验语法的运用,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情景的创设必须突出交际目的,促使师生和生生互动。情景体验应该融合听、说、读、写活动,不仅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笔者在此次公开课的最后部分安排了情景体验活动——模拟的“记者招待会”,学生在此活动中运用了本课所学的语法知识,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A famous actor/actress has just recovered from liver failure caused by diet pills that he/she took to lose weight.He/She regrets what he/she has done and is now holding a press conference to clarify the truth to the public.

Play the roles of the actor/actress and journalists in groups.The journalists ask questions about the actor's/actress' past experiences,daily routines and future plans.Use unreal conditionals whenever possible.

小组活动之后,让一名学生扮演该著名影星,笔者扮演其经纪人,全班学生和听课教师扮演记者,通过问答展开全方位的互动。以下是一个活动片段:

A—AgentJ—JournalistS—Star

A:Good afternoon,ladies and gentlemen.It's been eight months since Amy(假设名)was sent to hospital.She suffered from liver failure caused by diet pills.Fortunately,she is now recovered.Thanks for your concern.We'd now like to take questions from you guys.

:Would you continue to take pills if you were required to lose weight in a new movie?

S:My experience has taught me a lot.I would never touch those pills again even if it were a big movie.Instead,I would give up the offer.

:We know one of your fans donated part of his liver.Suppose you had not found the matched liver,what might you have done in the last few days?

S:That is a good question.I would have made full use of the remaining time if I had not been so lucky.I might have kept a diary of my last days or probably I would have stayed at home,watching my own movies and regretting.

学生的问题和答案虽五花八门,但都力求得体地运用虚拟条件句。在此基础上,笔者设计了一项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对课堂的情景体验(记者招待会)进行书面报道:

Write a news report on the actor's/actress'press conference,covering his/her experiences,feelings,plans,etc.(About 150 words)

[评析]此处情景体验的话题来源于模块2 Unit 1的课文,涉及非真实条件句。学生在本课中经过系统的语法学习,在情景交际活动中以口头和笔头两种交流方式,真实体验了虚拟条件句的意义和功能,内化了语言知识,语法规则的运用趋于熟练。此外,学生通过该活动认识到健康的价值,自然地获得了情感教育。

四、小结

以教师主讲、学生操练为形式的语法课,看似信息量丰富,一切皆按教师的预设进行,但却往往制约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发展。本课所呈现的“问题引领、规则探究、情景体验”的教学思路,为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操作性强。具体来说,本节课有以下三个特点:

1.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在这一教学思路中,知识的传播方向由通常的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播,转变成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教师整合教材,设计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和操练知识,转变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建构知识,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体验知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鼓励教师个性化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首先要全盘掌握所授课的语法内容,然后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问题,引领学生开展探究语法规则的活动;同时,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学生体验语法规则的实际运用。依照这一思路,教师会整合原有的课内资源,并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使所设计的课堂教学体现教师个人的智慧和风格。

3.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按照本文论述的新思路开展的语法教学,不仅改变了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而且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学生通过实践、参与、体验、合作和交流等方式获得了知识,增强了技能,形成了策略,拓宽了视野,在语法课堂中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

标签:;  ;  ;  

问题引导、规则探究、情境体验--对开放式语法课的思考_条件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