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论文_周伟

娄底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 417500

【摘 要】目的分析并且总结手术患者出现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将我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产生压疮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分析,总结出现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同时研究对压疮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100例患者中在髂部产生压疮19例,占总数的19.0%,在肩胛部产生压疮患者31例,占总数的31.0%,在足部产生压疮的患者23例,占总数的23.0%,在骶尾部产生压疮的患者27例,占总数的27.0%,对100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全部在1周之内顺利出院。结论 总结手术患者产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为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压疮的发生几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压疮;手术室相关原因;护理措施

手术患者产生压疮不仅仅会为患者的心理以及身体造成影响,还会为手术室护理和手术之后的护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怎样有效避免围手术期压疮的出现,已经受到了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有文献资料显示,手术患者产生压疮的主要原因和手术时间密切相关,在为患者开展手术压疮预防工作时,着重于手术期间所需要承受的剪切力和压力,使局部组织需要承受的压力得到缓解[1]。压疮的临床表现包括边缘质硬,干燥并且无痛,在压疮严重时会产生脓性分泌物,存在细菌入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当软组织受到压迫之后,血供减少,引发组织营养降低是造成组织缺血的主要因素,压疮的出现不但对于患者恢复造成影响,还会使临床护理工作难度升高。本文选取我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产生压疮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分析,总结出现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同时研究对压疮患者的护理措施,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所收治的手术压疮患者资料100例,100例患者中男56例,女44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2岁,年龄最大70岁,平均年龄44.6±2.7岁,患者的病程时间最长4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时间2.3±0.9年,患者的手术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5小时,平均手术时间3.3±0.6小时;100例患者接受手术类型包括普外科手术40例,外科手术30例,骨科手术30例,100例患者全部在手术之前检查没有皮肤压疮、肿瘤、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

1.2方法

总结产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手术之前没有对患者的情况给予全面评估,其中包括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以及手术需要实践等,针对高危人群没有及时制定预防措施;由于麻醉药物起到的阻滞作用,在遭受阻滞的部位之下血管会产生扩张以及血流速度慢的情况,受压部位由于长时间无正常血液循环,产生局部组织缺血以及缺氧现象,造成无氧代谢物不能够顺利排出,在人体内产生堆积,从而出现压疮;因为受到麻醉药物的作用,一些患者会产生低血氧症,在接受镇痛药物之后,对压力刺激的敏感度降低,在此时接受收缩血管药物之后,由于血管收缩会导致组织缺氧情况严重,从而引发压疮的出现;由于患者体位不当造成部分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产生障碍,各类管道放置不当,对患者的肢体产生压迫,从而产生压疮的出现;一些护理人员对于压疮没有高度重视,在进行无菌巾的铺设时没有将其铺平整,导致褶皱部位对患者皮肤造成压迫,从而产生压疮[2]。护理措施:在得到患者手术通知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对患者的生理改变加以分析,根据麻醉方式以及手术实践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向患者家属讲解压疮的风险和危害,获得其家属的高度配合;在确保患者能够正常治疗前提下,使患者保持舒适,将其活动肢体进行固定,选取柔软体位垫缓解摩擦力与剪切力,促进血液循环,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运动;通过座谈会以及讲座等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于压疮的重视程度,向护理人员讲解手术期间出现的压疮率和护理质量密不可分,想要有效预防并且降低压疮的出现,需要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同时,需要提高监督力度,在铺巾操作时,保证创巾的平整,降低对皮肤造成的刺激,确保手术室温度,对于手术器械以及管道进行严格检查[3]。

1.3观察指标

记录100例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产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和护理措施。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0例患者中在髂部产生压疮19例,占总数的19.0%,在肩胛部产生压疮患者31例,占总数的31.0%,在足部产生压疮的患者23例,占总数的23.0%,在骶尾部产生压疮的患者27例,占总数的27.0%,对100例患者依照相关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全部在1周之内顺利出院,详细数值见表1。

3讨论

压疮站在中医学角度来说是由于人体组织长时间遭受压迫引发气血不畅以及经络不调,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的一类症状,有文献资料报道,血管外科以及脊柱外科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长,由于需要长时间制动体位,导致患者出现压疮的几率升高[4]。当正常皮肤血流量能够为人体皮肤组织代谢提供营养量时,不会引发压疮的出现,引发压疮出现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皮肤营养缺乏、血液循环障碍以及手术造成患者皮肤受损等,通常情况,患者由于麻醉因素,身体失去知觉,肌肉调节功能降低,手术支点造成组织损伤,患者倘若发生压疮,不但会加重其痛苦,还会使患者康复时间延长,因此做好手术患者压疮的预防工作十分关键[5]。通过对本文的研究显示,100例患者中在髂部产生压疮19例,占总数的19.0%,在肩胛部产生压疮患者31例,占总数的31.0%,在足部产生压疮的患者23例,占总数的23.0%,在骶尾部产生压疮的患者27例,占总数的27.0%,对100例患者依照相关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全部在1周之内顺利出院。综上所述,对产生压疮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压疮的出现几率,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银翠,庄紫燕.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和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1):111-112.

[2] 胡美华,孟琳.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332-1333.

[3] 雷璐敏.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以及护理对策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1):2960-2962.

[4] 尹桃.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3(z1):258-259.

[5] 苗素琴,张艳,张珣等.神经外科俯卧位手术压疮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104-105.

论文作者:周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  ;  ;  ;  ;  ;  ;  ;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论文_周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