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在项目经营管理中的收益论文_刘志勇

智慧工地在项目经营管理中的收益论文_刘志勇

(山西国际能源裕光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在我国,绝大多数工地均有着传统工地的不足,如:建筑工地环境复杂、从业人员管理难、安全事故频发、调查取证难、机械安全管理难、环保系统不健全等。为了改善以上传统工地管理中的不足,通过智能科技化手段切实保障企业利益,越来越多的建筑工地引用智慧工地系统。本文结合智慧工地新技术应用,重点阐述了智慧工地在项目经营管理中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和管理成本等方面的收益。

关键词:智慧工地;经营管理;收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及深入广泛的发展,“建设智慧化”的理念已经作为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保障,越来越被大众所提及。

亲身进入现在的施工现场,这些智能化的场景你都可以亲自感受一番:垂直塔吊的操作需通过设备上安装的虹膜检测,建设工人用安全帽在进入施工区域的闸机上刷卡,每个进入现场施工人员的信息都显示在监控室的显示屏上;手持终端扫描施工管片的芯片,地面的沉降情况便即时可见……如今的工地一幅幅数字工地的画面正在快速地展开,一切都在表明着“智慧工地”正在越来越快地走近大众。

1智慧工地系统介绍

智慧工地是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智慧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智慧工地将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技术植入到建筑、机械、人员穿戴设施、场地进出关口等各类物体中,并且被普遍互联,形成“物联网”,再与“互联网”整合在一起,实现工程管理干系人与工程施工现场的整合。智慧工地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来改进工程各干系组织和岗位人员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2“智慧工地”带来的收益

随着科技进步,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质量管理领域得到了具体运用。传统的施工监测易受人为因素影响且效率低,引入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监管力度。通过智慧建筑构建智慧工地云平台,精心打造智慧化工地管理模式,是现代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方式朝信息化转变的努力方向。

随着投资规模的日益扩大,高层、超高层建筑楼盘越来越多,群体楼裙拔地而起,对一个整体项目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对于现今体量庞大、外形多样和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物联网本身作为一项信息技术的诞生,为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安装在施工现场的各类传感装置,构建智能监控防范体系,并能有效的弥补传统方法在监管中的缺陷,实现对人、机、料、环、法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同时,也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注入新的概念,真正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随着智慧工地系统的引入,新技术的应用给项目经营管理带来了诸多便利,真正实现智慧化。

2.1人员实名管理,提升合同履约

人员实名管理以居民二代身份证为基础信息采集,利用人脸识别、指纹及磁卡手段实现对施工现场从业人员的实名制管理。并对各专业从业人员出勤率的数据统计,不仅能够与定额约定的劳动力组织进行对比,形成施工队伍履约考核数据资料,并能使用定额用工进行人员使用的计划与预控,经过合同的阶段性考勤并统计分析节约劳动力使用率,并通过实名考勤避免了恶意讨薪,提升了合同正常履约。

管理人员的进出场时间统计后台会提供公司一份精准考勤,提升了管理团队工作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人员定位监控,提升安全管理

采用UWB定位技术的人员定位系统,结合三维模型,对施工现场实现远程监控管理,实时掌握工地内人员的实际位置,准确获知位置信息,实时监控人员的工作轨迹,对工地内各类人员进行分类、分区域管理,实现视频监控、门禁等自动化监管设施联合动作。人员定位标签不仅能够实现准确定位,还能开发各其他功能,如考勤卡、门禁卡等。

人员定位系统为项目提高了应急响应速度和事件的处置速度,有效提高工地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实现了人员安全管控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

2.3物资过磅管理,节约材料损耗

智慧工地物资管理系统实现从材料需求计划到实际应用全过程的管理及控制。系统能够动态更新现场材料的采购、库存、使用信息提高材料成本核算效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智能地磅信息,提高材料进场验收效率和准确性;材料采购回执单据及时回收,保证成本精准核算,有助于提高经营效益。

对于钢筋及混凝土等大型材料进场数量通过智能地磅系统,实时记录过磅数量,通过分析对比理论数量与过磅数量,减小两者之间的经验误差率,从而降低成本,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地磅记录混凝土罐车进出场的时间,分析其停留时间,把控混凝土浇筑质量,考核现场混凝土施工效率。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优化混凝土供应时间及现场浇筑方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2.4工程视频监控,提升质量效益

工地视频监控采用分布监控集中管理的监控模式,在工地上安装存储网络视频服务器,通过摄像机采集图像,再由4G、WIFI等接入方式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系统平台上进行集中监控管理。

工地视频监控系统有助于建筑企业实现对建筑工地的安全施工监管、施工质量监管、文明施工监管;可以实现实时掌控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了解施工现场基本情况、安全动态及重大危险源控制等,提升施工队伍的管理水平,节省传统建筑行业在上述事项中花费的人力物力及不必要的二次施工造成成本增加。在经营管理中,通过网络平台存储的视频资料进行回放,技术及工程部总结施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既提高生产效率又为质量保证提供了保障,从而提升了经济效益。

2.5移动应用终端,提高工作效率

移动应用满足施工方移动办公的需求,能够快速全面的将移动办公、辅助分析及消息提醒等功能延伸到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手机中,为企业提供移动的实时的信息化服务。

通过手持终端设备的应用,提高了安全、质量整改效率,能在施工现场快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整改痕迹会完整记录;终端还实现了分包商用户接入整改流程,让整个整改链条与实际相符、完整闭合;整改超过时限会实现预警功能。计划考核明确责任人、负责人,让相关人员清晰知道本月、本周的工作计划,计划是否完成由项目经理过程考核。实测实量板块可以实现CAD图纸在终端下载、上传、在线浏览、填报平整度、垂直度偏差值,后台自动计算实测实量合格率。用手持终端进行物料进场的过程验收,并能记录验收影像,移动端操作即可生成材料进场台账、物资验收记录。

结语

在“互联网+”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生产力。智慧工地系统逐步应用于各类建筑施工项目中,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从中受益。

①智慧工地系统为项目部及企业提供强大、高效、统一的决策分析平台,使决策准确、高效。

②智慧工地系统建立一体化信息管控平台,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减少运营风险,降低运营成本。

③智慧工地系统通过移动信息平台实现不限时间、不限地点的进行工程项目全方位掌控,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高歌.新型智慧城市与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05).

[2]刘艳辉.智能城市建设中面临的现实瓶颈及对策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11).

论文作者:刘志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智慧工地在项目经营管理中的收益论文_刘志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