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GSS数据的正规与非正规就业收入差距对比分析论文

基于CGSS数据的正规与非正规就业收入差距对比分析论文

基于CGSS数据的正规与非正规就业收入差距对比分析

聂发鹏

(西安财经大学,陕西西安710100)

摘 要: 本文使用CGSS数据对比了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收入差距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发现:正规就业人群的平均收入明显高于非正规就业人群的平均收入。正规群体的平均年龄为38岁而非正规人群平均年龄较高。正规人群的学历较高,而非正规人群的学历较低。

关键词: 就业收入;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CGSS数据

1 引言

我国人口众多,一直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2018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7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亿9008万人。如此巨大的总人口,引发一个突出的问题:就业难。

近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各省也制定了相应帮扶就业文件,积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方式来促进就业,其中就包括了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对于引导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以及缓解就业压力有重要作用。

1973年国际劳动组织提出非正规就业的概念。关于适合我国的非正规就业的定义讨论较多,黎民(2006)认为非正规就业也正规就业明显不同,它指无劳动关系或者劳动关系不正规,劳动形式、劳动场所、劳动时间相对灵活,而且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与建立再现代企业管理基础上的传统就业相区别的一种就业形式。闫海波等(2013)认为判断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标准往往涉及到雇用关系是否正式和是否进入政府征税和监管体系。随着讨论的深入,非正规就业的定义慢慢达成共识:正规就业是单位 (雇主)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提供养老保险,否则视为非正规就业 (王海成等,2015)。本文在分析整理了对于非正规就业的概念后,采用王海成等(2015)的界定。认为被雇佣方与雇佣方签订有劳动合同的就业方式是正规就业,否则就是非正规就业。

2 正规与非正规就业对比分析

2.1 数据来源

在阅读大部分文献后,分析研究就业收入差异的文献大多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调查数据(丁述磊,2017;王学军,2017;张延吉,秦波,2015等)。使用CGSS的调查数据研究就业收入差异具有可行性,而且符合变量的要求。问卷中有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等问题,符合本文将要分析的问题。

本文使用CGSS最新发布的2015年数据。2015年的原始数据包含变量1398个,样本量达到10968。为了研究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工资水平差异,选取部分所需变量,剔除缺失样本后,获得总有效微观样本量10363个,样本量足够大,这有利于支撑本文的分析和结论。

2.2 变量说明

正规就业的人员仅仅占15.56%,剩余的84.44%劳动力都选择了非正规就业。可见2015年所有的劳动力中,非正规就业形式占据就业市场的主流地位,而正规就业仅仅占比较少。这可能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中国人口基数大,而正规就业即能签订劳动合同的就业形式仅仅出现在大型公司、企业中。

第二天在学校,秦风不再跟我说一句话,我明白他在生气,但并不想解释,成长环境不同,他不会懂得我当时有多尴尬。只是我没有想到,放学后,他还是继续到操场练习跑步。看见他来了,我很高兴,于是跑过去,揽着他的肩膀说:“秦风,你来啦!”

2.3 就业人群对比分析

“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每次至少有一个转派者无法加入我们的基地,”瑞克撕着手指皮,耸了耸肩,继续说道,“总之,在考验的第一关,转派新生和本派新生要分开训练,但这不意味着你们要分开评估。到训练结束,你们的排名将取决于跟本派生比较的结果。他们已经比你们强了。因此,我希望……”

是否为正规就业是本文分析的一个核心,所以本文将数据统计分组,分为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两部分。然后对比其中的其他变量的分布状况,得到如下结论:

已有研究表明,是否为正规就业会引起就业收入差异(杨凡,2015)。而且年龄,学历、都会混淆是否为正规就业与就业收入差异之间的关系。所以本文选取了全年的工作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干预变量为是否为正规就业,将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变量作为解释变量。

交通通达性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以南充市各国家级旅游景点为研究对象,根据景区交通可达性模型,分别计算期间通达性系数,如表1所示。该系数反映了是各旅游景点交通通达性水平的演化趋势。

上海市奉贤区副区长顾佾,上海市奉贤区经济委员会主任徐建龙,上海化学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侯金花,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公司副总经理朱健,上实投资(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冯煌,上海实业振泰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平,上海实业振泰化工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宗俊,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阳等领导及上实振泰公司领导、职工代表参加新建工厂开工奠基仪式。

而从收入来看,正规就业的全年平均收入达到72897.330元,而非正规就业的全年平均收入仅仅为25420.08元。也就是说,正规就业的平均收入约为非正规就业平均收入的2.87倍。从数字上来说,将近3倍的差距,足以说明是否正规就业对收入的影响。但是2.87这一数字,并没有剔除其他变量的影响,仅仅是一个粗略的估计,不是一个“纯影响”。因为所使用的数据为观察数据,是否为正规就业这一变量对收入的影响会受其他协变量的影响。

从学历来看,在非正规就业人群中,90.12%的人群都是大学专科以下学历,而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仅仅占比9.88%。这说明非正规就业人群存在低学历特性。也能说明学历和选取的就业方式存在联系,低学历的人群更偏向于非正规就业,而高学历的人群选择非正规就业的比例较低,更倾向于选择正规就业。那么正规就业中有会出现什么特征呢?从上表可以看出:正规就业人群中大学以上学历者占比50.24%,大学以下学历者占比49.76%,二者大致相当。也就是说,在正规就业内部群体中,不存在学历歧视,大学以下学历人群也能进入正规就业群体。

从年龄来分析,正规就业群体中,平均就业年龄在38.64岁,而非正规就业人群的平均就业年龄在52.83岁。二者平均年龄相差较大,正规就业群体偏年轻化,平均年龄居于中年,而非正规就业偏老年化。这可能是正规就业部门更偏好于雇佣中年员工,他们能力突出,体力也旺盛,产出更高,所以工资也较高。而非正规就业群体由于没有合同约束,要求较低,存在就业人群老年化。这也说明了社会普遍情况是存在中年到老年的失业风险。

3 就业对比的启示

非正规就业的收入不如正规就业的收入。所以大众应该倾向于寻找正规就业的渠道,签订劳动合同是保障就业收入的一种号方法。而要实现正规就业,学历存在一定的影响,正规就业群体中大部分都是较高学历者。所有应该尽量获取一个高学历,对以后的收入较为有利。

参考文献:

[1]张延吉,秦波.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收入差异研究[J].人口学刊,2015,3704:92-103..

[2]高权.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现状探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7,2602:91-95.

[3]张抗私,刘翠花,丁述磊.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工资差异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8,01:83-94+128.

中图分类号: F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602(2019)01-0089-01

作者简介: 聂发鹏(1994—),男,汉族,陕西安康人,在读研究生,统计硕士,西安财经大学,研究方向:经济统计。

标签:;  ;  ;  ;  ;  

基于CGSS数据的正规与非正规就业收入差距对比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