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识别更精准让救助更公平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迈入新阶段论文

率先实现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的无缝对接;率先实现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与社会救助对象身份核对“日日清”;率先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大数据平台;率先推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业务APP和社会救助业务APP应用;率先实现社会救助资金系统化发放;率先实施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服务标准化试点。“六个率先”使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和社会救助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本刊特刊发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经验做法,供各地学习借鉴。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所以身为医学生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清晰的临床思维能力。传统意义的医学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师向学生教授课本上的内容;第二阶段是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进行简易习题练习对知识建构一个初步印象;第三阶段是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甚至实现知识的灵活应用。为了提升现有的教学水准,增强教学效果,如何高效的转变前两个阶段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变得尤为重要。

让识别更精准 让救助更公平 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迈入新阶段

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2014年7月开展工作以来,在省民政厅的正确领导下,以“数据精准”为宗旨,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手段,以“标准建设”为保障,着力践行“民政效能建设提升年”行动和“强基层、提效能、抓落实”专项行动,稳步推进全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体系建设,积极助力社会救助工作和脱贫攻坚战役,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成立背景

查询核对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的收入和财产以及支出情况,准确识别社会救助对象,是落实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住房保障、教育救助、司法援助等民生政策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环节。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居住环境变化,人口流动性增强,就业多样化选择,生活方式改变,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及财产构成深刻变化,传统的以入户调查、邻里求证、单位出具证明为主的核查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需要。

如何通过信息化渠道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数据交换,完成查询、核对,并综合评估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成为社会救助工作的当务之急。2009年以来,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先后下发文件,明确各级民政部门负责低收入家庭收入信息查询核对的管理工作,公安、财政、人保、住建等部门予以配合,并要求在“十二五”末基本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县以上人民政府都要建立相应的核对机构。

为更好推动和指导全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2013年11月,省编办批准成立了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加挂“云南省低收入家庭认定指导中心”牌子)。

二、机制创建

云南省社会救助大数据平台(云南省城乡社会救助信息系统)。2015年底,针对原“云南省城乡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功能单一、数据录入质量不高等问题,中心在原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应性升级。升级后的系统新增8个子系统、32个子模块、159个业务功能,优化修改15个原业务功能,建立了完整的省、州、县、乡四级社会救助工作机构人员分工权限管理机制。2018年,中心按照计划对升级后的“云南省城乡社会救助信息系统”进行迭代,启动了“云南省社会救助大数据平台”开发建设。

信息共享机制建设。中心先后与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扶贫办、省残疾人联合会、昆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昆明市房屋交易产权管理处签署协议,实现了数据共享。同时,对于省级部门没有集中的数据,中心要求市、县级核对机构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数据共享并为核对机构开展入户调查和人工核对提供技术支持。目前正在与重庆、四川、贵州、西藏等邻近省份商议建设“西南片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跨省核对机制”,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在民政内部数据共享方面,已实现实时查询老龄、城乡社会救助、婚姻等业务数据。

机构建设。2013年11月20日,经云南省编办同意,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成立(加挂“云南省低收入家庭认定指导中心”牌子),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5名,经费管理形式为财政全额供给。主要职责为“负责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和维护;负责跨区域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承担低收入家庭认定指导工作”。各地根据《云南省民政厅关于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建立本级核对机构。截至目前,全省已成立地市级核对机构16个(全省共有地级市16个)、县级核对机构129个(全省共有县区129个);行政区划外的县级开发区、管委会等外派机构,设立核对机构有7个。市级和县级核对工作人员分别达到49人和346人,总计395人。

在全国率先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大数据平台。2017年6月,中心对原“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业务受理、请求、响应等进行有效优化并初步建立了“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大数据平台”。该平台可充分挖掘核对业务办理过程中积累的业务数据的价值,有助于提高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的准确性。

三、平台建设

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2017年3月,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在全省上线使用,实现了和民政内部老龄、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婚姻等现有存量数据、公安部门的户籍信息、省扶贫办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信息实时比对,实现定期共享和交换车辆信息、工商登记信息的在线查询。2018年3月底,对原系统进行升级扩容。升级扩容后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在脱贫攻坚战役的兜底保障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研究入选高龄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后6个月内发生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绞痛发生情况,两组都未发生全因死亡事件发生,介入治疗组患者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绞痛、全因死亡在内的总事件发生率,介入组明显低于药物组。综上所述,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应用介入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而且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中心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建设方案》,获专家一致认可,通过论证。项目整体投资估算为4312.48万元。截至2019年7月,省级财政共投入建设资金2382.48万元。

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改革举措常常具有先行先试的特征,一些改革举措相对来说缺乏宪法文本的明确依据。这也是1988年到2004年进行四次宪法修改的重要原因,表现出一种宪法对改革进行“事后追认”的特征。这种改革在先、修宪在后的宪法变迁模式,赋予了宪法学进行理论化阐释的任务,宪法学由此承担起将改革共识转化为宪法共识、将改革的政治正当性转化为法律合宪性的学术使命。

政策创制。云南省政府2014年12月印发了《云南省社会救助实施办法》,明确提出要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立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2015年4月印发的《云南省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则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和具体指导。全省各州市、县区也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相关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或实施细则。2015年7月,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则要求“在扶贫建档立卡基础上,进一步核实精准相关内容,实现建档立卡数据与行业部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衔接,指导调整精准扶贫政策着力点。”2019年4月,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在农村地区实施的具体细节进行了规定。同年,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代云南省民政厅起草了《云南省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目前在征求意见中,拟由省办公厅印发执行。

云南民政(核对)数据资源中心。中心按照数据资源规范建设了“云南民政(核对)数据资源中心”。该系统可统一汇总统计和综合分析核对平台所需的婚姻、户籍、社保、住房及居民家庭经济状况相关的各类信息资源,为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乃至云南省民政系统内部和相关部门提供系统性、权威性、适用性、及时性、共享性、统一性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数据资源。

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工作对于保证工程质量也非常重要,城市给排水工程与城建、住建、水利、环保等部门均有关联,由于国内在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这一缺陷,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明,时常推诿扯皮,导致有时对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监管不力,在实际施工中管理工作完全交由施工企业自行承担,工程监理工作也形同虚设,为工程质量问题埋下了隐患;有时又由于各相关单位过度干涉,政出多门,加大了施工企业的施工难度,白白浪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宝贵的发展时间。

云南省城乡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和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数据库超融合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购置、更换云南省城乡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和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的数据库服务器、存储和安全防护等设备。据测试,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和核对平台迁移到新建设的数据库超融合基础设施上后,查询、核对、统计等业务办理时间直接缩短了三分之一,极大地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

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数据管理服务协同平台。2018年8月,中心结合全省脱贫攻坚任务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数据管理服务协同平台”建设项目。该项目围绕数据资源的存储、管理、治理、运营应用等方面进行信息化机制与配套平台系统的建设,从稳固、强化数据资源基础出发,从数据支撑平台、数据服务开放平台、数据资源库等多方面提升能力,并通过能力提升进化到能力输出、服务数据,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服务、业务协同和平台支撑能力输出,为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变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6月上旬柑橘产量与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光照是柑橘生长发育最根本的条件,在适宜范围内,随光照时数、强度的增加,光能利用率高,柑橘生长健壮、枝叶充实,花芽分化良好,产量高、品质佳。当阳光过强,不利于柑橘生长,会引起日灼[12]。6月柑橘处于第二次生理落果和幼果膨大期,阳光直射果实、枝干和树叶,使其表面温度达到45℃以上并持续较长时间,即可引起灼伤,影响产量和品质[7]。

与云南省政府一部手机“办事通”系统实现业务协同。根据省政府关于“2019年底前全省要通过‘一部手机办事通’或现有的政务服务平台受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网络申请,让群众清楚提交材料,实时查询办理进程和结果,快捷、明白地得到救助”的要求,中心已于今年4月实现云南省城乡社会救助信息系统与一部手机办事通系统“城乡低保查询功能”业务协同。为全省城乡社会救助对象了解、掌握自己享受社会救助情况提供了新的便捷渠道。“我要申请低保功能”将在年底前开通。

四、工作亮点

在全国率先实现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的无缝对接。中心于2016年组织实施了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居民家庭经济状况的自动查询与核对。2017年3月,在全省上线使用并与云南省城乡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在全国首次实现社会救助系统中的低保申请对象资料可自动推送给核对平台,避免了重复录入和人为修改低保申请资料的情况,减轻了基层人员的工作负担。

在全国率先实现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与社会救助对象身份核对“日日清”。每日凌晨2点,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自动从云南省扶贫办前置服务器上获取其业务系统推送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数据并将其与云南省城乡社会救助信息系统中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存量数据进行比对;当天凌晨4点左右,比对工作结束,核对平台自动将两项数据重合部分分别推送民政部门和云南省扶贫办。

记者25日从广东海事局获悉,11月22日至25日,广东海事局联合广西海事局开展北部湾海域巡航行动,维护海上交通安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在全国率先推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业务APP和社会救助业务APP应用。2018年,中心在全国率先上线“移动核对APP”“社会救助APP”,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业务和社会救助业务工作人员提供移动办公的便捷化渠道。

在全国率先实现社会救助资金系统化发放。2019年2月22日,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通过社会救助业务信息系统就可将社会救助资金直接发放到社会救助对象手中。目前,昆明、普洱、昭通、楚雄、红河、版纳、德宏、迪庆等8个州(市)、32个县(市、区)使用“社银一体化系统”发放低保金和特困金,累计发放救助资金4.4亿元,179.6万人次。

由图1可知,当灭菌温度过高、时间较长时,产品评分较低,褐变严重。当灭菌温度较高、时间过短时,虽然评分较高,但通过品尝发现产品有明显生豆味,且口感较硬,不符合企业生产销售标准,故采用105 ℃、8 min的灭菌工艺。

在全国率先实施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服务标准化试点。2016年,国家标准委办公室批准了中心申报的全国首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方面的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服务标准化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对进一步规范全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业务的社会管理、公众服务工作的开展,对提升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的公信力,促进社会救助高效、精准扶贫、精准救助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框架体系搭建、标准文本编制等工作,相关标准规范的宣贯正在实施中,预计2019年11月前完成整个项目的试点内容。

五、项目效益

自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于2017年3月1日上线以来,共受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实时核对委托556.52万人次、专项核对委托1.34亿人次,与外部单位共交换共享数据1.35亿条。全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数据精准率已提升至99.3%。云南省城乡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城乡低保对象人数从2017年3月的502.91人下降至2019年7月的290.94万人,共计减少211.97万人,共节约财政资金6.29亿元。特别是2018年3月,为进一步提升低保数据精准率,对云南省城乡社会救助信息系统中在保的低保对象家庭经济状况进行了专项核对,共检出异常数据38307条。上述异常数据已于2018年5月底前全部核实清理完毕。

在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无缝衔接的同时,核对平台还充分发挥自身数据集中的优势,为民政部门低保对象精准识别提供科学依据,为住建部门C、D级危房改造工作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对象的认定提供权威数据,为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提供精准支持。截至2019年7月30日,核对平台共计开展67次对外专项核对服务,专项核对8151.58万人次。

此外,在对新增的社会救助申请对象的实时核对时,核对平台可在出具的核对报告中,自动显示核对对象是否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主要致贫原因、贫困属性及是否脱贫标志等内容,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  ;  ;  ;  ;  ;  ;  ;  ;  

让识别更精准让救助更公平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迈入新阶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