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降水技术的应用论文_韩峰

施工降水技术的应用论文_韩峰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建筑物在进行地下部分施工时,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导致施工困难,需在施工前进行降水作业,也就是降水施工。就降水施工需根据地质报告及建筑本身如基础,地下室范围等通过计算,将地下水降低到合理位置才能进行此部分的施工,一般来说降水施工方案有四种: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本文介绍了基坑降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并以工程实例,着重分析了井点基坑明排降水的施工质量,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施工降水技术;工程;应用

前言

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费用约占建筑工程费用的三层左右,其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安全,而基础工程绝大部分在地下水中,也就是说基坑降水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浅谈井点降水与基坑明排降水在工程上的应用。

1.施工降水技术的工程实例

1.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降水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素填土是由粘性土含角砾以及混立砂组成的,厚度适中;第二层为杂填土,由灰渣,砖块,碎石,块石,粘性土组成,厚度较硬;第三层为粉质粘土,由黄褐或红褐色土,并含角砾和碎石组成,厚度松软;第四层为粉质粘土,为灰绿,灰黑色,并含腐植土,有臭味可塑,松软;然后是粗砂,含角砾和少量粘土,含水量丰富;其次是角砾,含石英岩与片麻岩,涌水量较大;最后是斜长片麻岩,土层以下是承压水,水量丰富。

1.2 降水方法的选择

根据地质资料和现场实际条件,场地地下水属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场内地下水位在1.4-1.9之间,水位很高,其含水层主要为第3.4层碎石层,第5层为弱透水层,其渗透系数为0.72-45.52,第5层为隔水层,钻井采用400mm,井管外四周用粒径为0.5-2.0的砾石料填充,作为滤水层,滤层应填至原地下水位线,其上部用粘土回填,并捣实土方开挖采用分层开挖,明排排水沟底面要低于土方上表面,以方便随时进行排水。

1.3施工技术措施

钻孔前严格按照图纸定出孔位,钻孔严格控制井孔垂直度,严格控制井孔深度,保证井孔孔径上下一致,严格控制孔径,灌填砂砾料前把孔内泥浆适当稀释到比重为1.08左右,灌填高度符合设计要求,灌填量不得小于计算值,井点管口有保护措施,井点设有标志,防止杂物掉人管内,成井过程中文明施工,泥浆池及时回填,成井施工中及时做好施工记录,明排部分一定要先成坑再挖沟及排水,最后挖土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2.1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钻机进场——定位——钻进——成孔——冲孔换浆——下井管——冲孔换浆,泥浆比重换到1.05——填砾——止水封孔——洗井——下泵试抽——合理安排排水管路及电缆电路——抽水试验——正式抽水——记录

2.2技术措施

2.2.1准备工作

合同签订后,即开始施工部署,首先要组建项目经理部,落实材料和人员,合理安排人财物与甲方及工地上各兄弟单位保持密切协作。专人负责进料,上报施工方案,工程师核定,确保井管,围填砂,粘土等材料的质量,进出场,定位由甲方提供三通一平,钻机进场,钻井井位双方按设计方案校核井位,保证钻机移到位,基础牢固平稳,磨盘水平三点一线,孔位磨盘大钩一垂线,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井管砂料到位,井深尽可能进入原状土层内,外围用粘土填实,保证泥浆返出孔外,孔斜误差不超过1%。

2.2.2钻进清孔

钻进前测量好钻具总长,精确计算机上余尺,控制钻进深度,钻进中保持泥浆比重在1.25左右,钻进中对地层要分层描述,确定降水含水层的确切层位和岩性,终孔深度达到后,即可清孔,调浆宜慢,清孔后泥浆比重1.0左右。

2.2.3下井管

按设计井深事先将井管排列组合,下管时所有深井的底部按标高严格控制,并且保持井口标高一致,井管应平稳入孔,焊接垂直,完整无隙,确保焊接强度,以免脱落,为了保证井管不靠在井壁上和井管外有一定的填砾厚度,在滤水管上下各加两组扶器,保证环状填砾间隙厚度,下管要准确到位,填砾冲孔,下入钻杆至离沉淀管底,井口加上补心进行换浆,逐步调稀泥浆到比重1.8,左右时边填边测,边填一边开小泵量泥浆循环,填砾达到要求深度后停止,止水封孔,为了防止上部泥浆及降水直接渗入砾料内影响成井质量,等填砾结束后,上部填粘土,洗井,洗井要求采用活塞和空压机联合洗井方法,缺一不可要求洗井台班至少台班,确保洗井质量,直至井内出清水,基本不含砂,出水量大,井底沉砂不大于20cm。

2.2.4下泵

试抽,洗井结束后,待水位恢复可按设计下泵,下入深度宜在滤水管下半部分即4-6m深的位置,以保证足够的降深。合理安排排水及电缆电路,原则上各井排水管和电缆一齐铺设,排水要畅通无阻,按业主指定的地点,连接合理,加设接地保护,电缆应绝缘有一定抗拉,抗压强度。

2.3降水施工对环境影响的分析和控制

抽水时即时观测水位降深情况,合理控制地下水水位,在满足基坑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防止水位降低幅度过大,使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及时监测地下水水位及抽水流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调整抽水井及抽水流量,指导降水运行和开挖施工;及时整理基坑开挖和降水时的水位资料,位移监测资料,以便绘制相关的图表、曲线,必要时调控降水运行。

结束语

经过降低地下水位后,土壤会产生固结,也就会在抽水影响半径的范围内引起地面沉降,有时会给周围已有的建筑物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在进行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时,为避免引起周围建筑物产生过大的沉降,采用回灌井点是一种有力的措施,这种方法就是在抽水影响半径范围内建筑物的附近预先钻一排孔,在进行抽水降低地下水位前,事先将钻孔内的水位勘查清楚记录下来,当进行抽水降低地下水位时,为避免已有建筑物下面的地下水位下降,在降水的同时向钻孔内灌水,以保证原地下水位不变化,来防止地面产生沉降给已有的建筑物带来危害(在这两种降水方法相互结合情况下,减少了轻型井点数量和部分土方工程量,缩短工期节省投资,在质量,工期,投资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业主的好评。

参考文献:

[1]苗洋.降水施工[J].城市技术研究,2014,26(12):23-26.

[2]与杰.关于降水施工技术应用的讨论[J].中国建筑,2013,08(34);62-63.

论文作者:韩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施工降水技术的应用论文_韩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