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微量泵泵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韦惠晖

鹿寨县中医医院 广西鹿寨 545600

【摘 要】目的:探究尿激酶微量泵泵入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并总结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笔者单位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使用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依据患者使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入两组,即:行微量泵泵入的40例研究组患者、行外周静脉注射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溶栓效果与不良反应率的对比。并对影响溶栓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溶栓成功率为92.5%,对照组的溶栓成功率为72.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2.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因素有:①血压;②附壁血栓是否存在;③血栓形成时间。结论:尿激酶微量泵泵入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有显著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但治疗效果容易因血压、血栓形成时间以及附壁血栓是否存在等因素而受到影响。

【关键词】尿激酶微量泵泵入;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疗效;影响因素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糖尿病肾病、农药中毒等疾病的主要方法,其治疗关键在于建立血管通路,而动静脉内瘘则是一种成功率较高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一种主要形式[1]。但是,患者血管功能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内瘘的反复穿刺、透析导致的低血压以及内膜增生等因素会使内瘘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通路的堵塞,影响血液透析的正常进行[2]。外科手术虽然可以治疗,但是术后并发症较多,对此临床尝试选择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使用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试探究尿激酶微量泵泵入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单位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使用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依据患者使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入两组,即:行微量泵泵入的40例研究组患者、行外周静脉注射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8~82岁,平均(65.15±10.18)岁。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9~81岁,平均(65.21±10.02)岁。为两组患者对比年龄分布与性别构成等资料,差异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对比可正常进行。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研究组在近血栓端穿刺,在1小时内向血栓方向以微量泵泵入“30万单位尿激酶+20mL生理盐水”。对照组则将30万单位尿激酶加入100mL生理盐水,于1小时内向患者外周静脉内滴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溶栓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每隔半小时停诊一次,观察血管中是否有杂音;同时为患者监测血压,观察是否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或局部肿胀等不良反应。此外,对比研究组患者中成功与未成功患者的不同之处,分析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的所有数据使用19.0版的统计学软件包SPSS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形式表示,检验卡方值。计量资料使用()形式表示,检验t值。两组的数据若统计计算为P<0.05,那么分组则有统计学意义存在于分组结果中。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溶栓效果对比

见表1,研究组的溶栓成功率为92.5%,对照组的溶栓成功率为72.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41,P=0.019<0.05)。

表1 两组患者溶栓效果对比(n,%)

 

3 讨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动静脉内瘘可谓是血液透析最主要的通道,是患者最根本的“生命线”,血管长时间受压、患者本身血管硬化以及穿刺反复进行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管内膜处于破裂状态,都会引发血栓,导致动静脉内瘘无法作为血液透析通道而正常运行[3]。而内瘘是动静脉经人为吻合后出现走向改变的血管,其内壁光滑度并不适用于血液流动,很容易形成附壁血栓,为了避免动静脉内瘘中形成血栓,临床应该使用尿激酶来进行治疗,通过丝氨蛋白酶对纤溶酶原的转化来溶解血栓[4]。而本文选择了微量泵入与外周静脉滴注两种给药方式,从结果中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的溶栓效果(97.5%vs72.5%)及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5%vs22.5%)可以发现,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这是因为微量泵入即可以改善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而外周静脉滴注的剂量则是在脏器耐受范围内,用量大患者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也会提高[5]。此外,本文还对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而从溶栓成功与溶栓失败患者之间的对比可以发现,在血压水平、血栓形成时间以及是否存在附壁血栓这三点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见这三个因素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其中血压过低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血栓形成得越久凝血功能也会下降得越明显,附壁血栓的存在则代表了血管狭窄甚至堵塞,溶栓会有很高的失败率[6]。

尿激酶微量泵泵入对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有显著疗效与安全性,临床可针对低血压、血栓形成时间过长以及存在附壁血栓这三项高危因素来给予加强干预,以提高溶栓效果。

参考文献:

[1]万梓鸣.尿激酶微量泵泵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2015,35(06):1548-1549.

[2]马玉芳,严江正.尿激酶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的疗效及影响因素观察[J].医药前沿,2015,5(36):86-87.

[3]蔡冰冰,程光辉.尿激酶微量泵泵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6):9066-9066.

[4]伍冠敏.尿激酶微量泵泵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效果及影响疗效的因素[J].医药前沿,2015,5(33):136-137.

[5]冯向峰.尿激酶溶栓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医药前沿,2016,6(04):371-372.

[6]高成,孙吉峰,张志华.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9):134-135.

论文作者:韦惠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尿激酶微量泵泵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韦惠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