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对策论文_黄茜茜

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对策论文_黄茜茜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伴随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纵深推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小学体育具有提升学生体能,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及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结合自身实践,以分析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必要性、当下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眼,浅析应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期为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提供助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意志与品质;培养

一、合作意识的含义

合作是相较于“个体”而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即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或形成整体,进以在完成任务中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奋力一致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最为明显的如球类运动,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代表队,其某一个小组为了共同的荣誉、获取理想成绩,成员之间众志成城、密切配合,以相互间的合作取得集体的胜利。让学生意识到协作单凭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团队共同努力。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进而促进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和意识。

二、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侧重对技巧的教学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关注力持续时间有限的特点。体育教学作为实践教学课堂,很多体育教师过于强调对体育技巧的传授,课堂中也延续着教师做、学生学的授课方式,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小学生感到体育乏味,也会使其对运动产生偏见。例如,在进行“蹲踞式跳远”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将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动作一一讲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反复的观摩、练习、相互纠正、教师点评,这便为一节体育课。体育确实具有促进学生运动,增强学生体能的作用,但教师不应只将关注点集中在学生的运动练习中,更是需要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可适当融入一些互动游戏,使學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

(二)难以引发小学生的运动兴趣

在定式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刻板教学:本节学习跑步:前的时间用于动作讲解和热身;中间的让学生跑步练习,剩余的让学生放松和自由活动,教学方式比较陈旧,较难引发学生的体育热情。

三、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相关策略

(一)精心设计小组活动

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体育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小组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进行4~6人的小组划分,每一个小组为一个团队,让不同运动能力、性别、性格的学生组成一个小团队,使其在活动中互相配合、互相交流,进以相互影响、共同进步。例如,笔者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后,进行趣味铁人四项的比赛。兼顾不同学生的运动兴趣,以接力跑、跳远、仰卧起坐、投掷等组成一个完整的比拼项目。为了促进小组获得更好的成绩,性格外向的同学会主动与不善言辞的同学交流,具有较强运动能力的学生会辅助运动基础薄弱的同组成员,以便大家一同进步。通过教师精心设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高,也在培养其良好的合作意识中,使其交到了更多的好朋友,充分体现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性,使教学效果更佳。

(二)恰当选择小组讨论时机

在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后,教师还应深入挖掘体育教学的内涵,促进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因小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能力完全不同,其在运动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例如,跑步中有的学生轻松就能完成全程,并还能取得靠前的成绩;有的学生跑步很吃力,有时候还容易岔气。基于以上情况,教师可选准某一个点,促进学生对运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相较于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让其充当“小教练”向老师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跑步技巧,其他同学可以予以补充,对于运动基础薄弱的同学,可积极向小教练发问,解决自身难以独立解决的跑步问题。从而使学生思维的求异性、表达能力得以有效发展,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合作意识将大有裨益。

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在进行障碍跑中,吸纳大家的建议,可以是单腿跳跃绕过障碍后再进行接力跑,也可以是设置跨栏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比赛结束后,可给小组一定的心得分享时间,最后选举不同的代表在班级中进行发表,有的同学说应注重人员的设置,将体能最好的同学留作最后环节中的冲刺;有的同学说要加强课下大家的一起练习,只有团队默契才能跑得更快等。进过激烈的组间探讨,不仅使学生的运动技巧得到了显著提升,更使大家意识到集体的智慧的伟大,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對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改变以往教学理念,具有创新授课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具有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为其身心健康成长夯实基础;另一方面,注重趣味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使教学更具计划性、组织性、目的性,让体育教学面向全体,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共同成长、互助学习,使其在感受体育乐趣的同时,具有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和意识。

参考文献

[1]杨翠萍.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2-13.

[2]杨艳,朱方兴.谈学生竞争合作意识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2(03):67-69.

[3]刘国波.重视体育教学 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J].成才之路,2010(15):74.

论文作者:黄茜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  ;  ;  ;  ;  ;  ;  ;  

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对策论文_黄茜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