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三大驱动论文_陈坡

陈坡

(宁阳县东庄镇卫生院;山东泰安271000)

东庄镇卫生院作为一座地处偏远山区,距离县城50多公里乡镇卫生院,采取专科带动、帮扶推动、工会联动的三大驱动模式,解决了患者留不住,人才留不住等乡镇卫生院发展中的难题,卫生院在核心竞争力、服务承载力、职工凝聚力上实现大升级,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一、专科带动,升级核心竞争力

专科是卫生院发展的龙头。在专科建设卫生院结合群众需求突出眼病专科和妇产科两大科室建设,以专科建设带动整体发展,有效实现卫生院的“四增一减”,即门诊量、住院量、业务收入、群众满意度逐年增加,群众就医负担逐年减轻,“百姓医院健康港湾”的品牌得到群众地充分认可。

一是突出“高精尖”,高标准打造眼病专科。农村的眼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眼科手术要求技术高,如果眼科患者到大医院做手术,不仅患者就医不方便,还给患者家庭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因此,卫生院为满足群众需求,高标准建设眼病专科,使其成为卫生院的特色科室。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建设,现眼病专科设有300平米眼科独立诊疗区,配有工作人员6名,其中主治医师1名,医师4名,验光配镜师1名。配有手术显微镜、超声乳化仪、裂隙灯、电脑验光仪等诊疗设备,独立设置眼科治疗室、检查室、手术室等诊室,能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炎干细胞移植术、睑内翻矫正术、泪囊摘除术等手术,同时开展了医学验光配镜及弱视矫正等服务项目。2014年,卫生院被省卫计委确定为“山东省防盲治盲定点单位”。2018年,被市卫健委评为“泰安市特色专科”。2016年被省施尔明眼科医院定为定点技术支持单位,为专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突出服务提升,强力推动产科建设。辖区远离县城,为满足孕产妇住院分娩需求,卫生院强力推动产科建设。先后改建了高标准产房和手术室,对母婴病房进行了改造升级,设立了“家庭化产科病房”,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便利的就医环境。投资二百多万元购置了四维彩超、母胎监护仪、新生儿听力筛查仪等先进设备,率先在乡镇卫生院中成功开展了无痛分娩术,拓展产后发汗、新生儿洗浴等服务项目,实现了孕妇分娩和常见妇科病不出镇的目标。

三是专科效益突显,带动整体发展。首先是收支结构更加优化。通过对近三年门诊、住院和业务收入等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眼科和妇产科在卫生院发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优化卫生院收入结构和破解以药养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016-2018年眼科和妇产科平均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13%和15.6%,平均药占比分别为5.2%和12%,业务收入的含金量进一步提升。

其次是服务人群明显增加。专科服务能力的提升,为卫生院发展聚集了超高的人气,有效满足了辖区及周边乡镇群众的需求,卫生院服务人群明显增加。卫生院门诊量、住院量、业务收入逐年增长。

再次是群众就医负担显著减轻。专科建设,不仅能让患者就近就医,还给患者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例如,在卫生院眼科做一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只需承担1000元左右费用,如果在三甲医院做同样的手术,患者需要承担5000元的费用。以我院每年500例白内障手术量计算,每年能为患者节省费用200余万。同时,卫生院设立“蓝色筑梦·军地连心”救助平台,每年救助贫困白内障患者400余人,发放救助金12万余元,有效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2016年12月,卫生院被国家卫计委评为“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二、帮扶推动,升级服务承载力

为提升医疗服务的承载力,卫生院依托上级医院技术、人员、资源、设备等优势,在借力借智借势上下功夫,破解了偏远卫生院在发展中基础设施弱、患者留不住、群众看病不放心等难题,为做好辖区群众的“健康守门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联姻结亲,借名院帮扶之力,破解基础设施薄弱的难题。基础设备薄弱、医疗设备陈旧一直是影响卫生院发展的首要难题,同时在更换陈旧的医疗设备和引进大型医疗设备资金常捉襟见肘。卫生院积极寻求上级医院的帮扶,依托上级医院技术、设备资源优势帮助卫生院提升医疗设备水平。通过积极的努力,确定了与解放军海军971医院(原401医院)的帮扶合作关系,把卫生院作为在宁阳县的定点帮扶单位,先后为卫生院捐赠美国GECT、四肢关节核磁共振设备等大型医疗设备,填补了在卫生院大型检查设备的空白,提升了诊疗水平。同时,通过争取上级项目、多方筹集资金,先后购置了西门子四维彩超、数字胃肠机、DR拍片机等医疗设备,扩建了卫生院病房楼、新建了行政后勤综合楼,大大改善了就医环境。

二是筑巢引凤,借名医帮扶之势,破解留不住患者的难题。看病难主要体现是一边是大医院“一号难求”,一边是乡镇卫生院“无人问津”。卫生院为让家乡群众享受到大医院的专家服务,充分发挥家乡籍的外地医学人才的优势,先后与东庄籍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崔元孝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左加成建立技术带动帮扶协作关系,在卫生院成立了“家乡名医工作室”,让辖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挂到“专家号”。同时,发挥传统眼病专科的效益和“山东省防盲治盲定点单位”作用,卫生院与省施尔明眼科医院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明显提升卫生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专家坐诊,原来舍近求远的病人回来了,甚至还吸引部分周边乡镇的病人到卫生院来看病,卫生院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逐年提升。

三是拜师学艺,借协作帮扶之智,破解群众看病不放心的难题。卫生院要持续长远发展,加强本土医疗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近年来,卫生院在人才“引进”与“送出”聚焦。卫生院通过聘请专家授课,通过医共体邀请专家检查指导、开展病历评比等活动,查找工作薄弱点,提升服务水平。与海军971医院、省施尔明眼科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医附院等上级医院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20余名科室骨干到上级医院拜师学艺,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术、CT检查、血管彩超、心脏彩超等新服务项目的开展提供了人才保障,让群众在卫生院看病就医更放心。

三、工会联动,升级职工凝聚力

稳定医疗卫生队伍,提升职工凝聚力是卫生院发展的关键。为此,卫生院充分发挥工会纽带作用,创新开展服务职工的措施,激发职工能动性和积极性,致力破解服务职工的难题,架起关爱员工“连心桥”,当好职工“贴心人”。

一是全员参与管理,打开职工的智慧源。为充分发挥职工在卫生院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卫生院坚持每年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积极拓展院务公开的途径,使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关政策制定、评选先进、大中型医疗器械购置等热点问题的透明度日益提高,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先后组织开展“情牵患者,心系医院,医院发展大家谈”“聚才智献良策、科学发展我有责”“找身边短板,促提质发展”“你的梦我的梦共圆健康梦”等职工合理化建议征集系列活动,共收到建议和意见300余条,每个职工都从不同方面查找出制约卫生院、科室发展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思想观念、发展思路、措施方法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促进卫生院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卫生院被泰安市总工会评为“全市院务公开示范单位”。

二是全程提供保障,撑起职工的保护伞。2014年,卫生院专门改造了一层楼房作为职工单身公寓,并为每个房间配备了电视、空调、电脑桌、衣柜、床、椅子等基本生活设施。设有独立的卫生间,安装了太阳能洗浴热水器,设立了乒乓球活动室、职工书屋和健身广场,让职工在工作之余有娱乐活动场所。为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卫生院在按时为在编人员缴纳各项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同时,在经济压力比较大情况下,分批为67名非在编人员办理了养老、生育和工伤保险,为57名非在编职工缴纳了住房公积金,让职工能安心工作,提高工作的积极性,真正吸引高素质的急需专业的毕业生。同时,对非在编职工在节日福利、生产性奖金等方面享受与本单位正式职工的标准,增进了队伍凝聚力。近五年来,卫生院先后引进非在编本专科毕业生30余人,都能安心在卫生院工作,为卫生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三是建立活动平台,画好聚力的同心圆。为增强卫生院这个大家庭的凝聚力,每逢“妇女节”“护士节”“建党节”等节日,举行联欢晚会、唱红歌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增进同事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建立“救助工作”平台,工会依托“蓝色筑梦·军地连心”救助平台,积极为困难职工提供救助,每年卫生院都要拿出近二十万元,为全院职工发放慰问品等多种福利。推行“一线工作法”,在一楼大厅设立了“便民工作站”,“哪个科室的水管、门窗需要维修,哪个职工有建议需要反映,有疑问需要咨询,有困难需要帮扶”都可以到便民服务得到帮助,全院形成了有困难大家一起帮,有活动大家一起上的良好局面。

论文作者:陈坡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5

标签:;  ;  ;  ;  ;  ;  ;  ;  

做实三大驱动论文_陈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