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气道管理在气管切开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贺枚花

(娄底市中心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气道管理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7 年2月至2018 年2 月来我院接受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接受综合气道管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肺部感染发生率、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 评分和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 %,对照组为80.00 %,P<0.05。结论 综合气道管理可有效改善气管切开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情绪,对于降低肺部感染和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气管切开;综合气道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tegrated airway management i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tracheotomy. Collected in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to our hospita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rachea incision to treat 60 cases,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30 cases of patients accepted routine nursing care,as the control group,30 patients receive comprehensive airway management,as the observation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depression,and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before and after care,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after extubation. Results after nursing care,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extub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33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0.00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airway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racheotomy patients,and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extubation,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tracheotomy;Integrated airway management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抢救呼吸不畅的危重症患者紧急、有效的治疗手段,气管切开后通过建立人工气道,其可快速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但是气管切开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方式[1],患者易出现肺部感染和拔管后并发症,一定程度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式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我院采用综合气道管理进行气管切开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7 年2月至2018 年2 月来我院接受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接受综合气道管理,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28 例,女性2 例,年龄29~79 岁,平均年龄57.38±8.31 岁,吸烟史21 例,无吸烟史9 例,对照组中男性29 例,女性1 例,年龄27~78 岁,平均年龄56.21±8.44 岁,吸烟史20 例,无吸烟史10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遵医嘱给予患者对症护理,加强患者病情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并给予相应的临床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气道管理,① 气道湿化干预 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0.45 %氯化钠溶液+氨溴索作为湿化液,气道湿化前将湿化液加温至37℃,采用雾化吸入湿化法,将雾化器的一端连接患者气管的切口,与气管切开面罩连接,一端连接吸氧管道,将5~10 mL湿化液注入雾化缸中,将氧气流量设置为4 L/min~6 L/min,每6 h向雾化缸中注入5 mL湿化液,持续雾化吸入进行气道湿化。② 吸痰护理 对于呼吸不畅的患者,其气管内均会有痰液,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依据患者的需求,给予科学、有效的吸痰措施,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将吸痰管的三通与患者的气管切开套管和输氧导管相连,并使用湿纱布覆盖,达到空气过滤的作用,尾端与吸引器相连,吸痰操作时,确认各部件连接完毕,将吸引器打开,调节至适宜的负压水平,向吸痰管轻轻插入至患者的气道内,若插入过程中遇到阻力,可推出1 cm,按压负压控制键,吸除气道内的痰液,一边旋转一边吸痰,直至将吸痰管退出至薄膜护套拉直为止,15 s/次,吸痰结束后使用10 mL生理盐水注入冲水孔,对吸痰管进行冲洗,避免吸痰管堵塞,套上保护套,防止污染,密闭式吸痰管和三通处覆盖纱布每24 h更换1 次;③ 运动指导 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辅助呼吸的仪器,帮助患者完成呼吸,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如可让患者适当的站立行走[2],通过锻炼增强患者的体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进行锻炼时遵循“循序渐进、适可而止”的原则;④ 饮食干预 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身体免疫功能会下降,因此需要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个人的口味和喜好,合理的安排患者日常膳食,指导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坚持“少量多餐”,同时护理人员应做好和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向患者家属普及饮食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对于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依据患者的精神状况、时间长短和胃肠道功能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肠内营养干预,可通过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建立肠内营养通道,通道建立完成后即给予营养液的滴入,首次使用确保患者肠鸣音已经恢复,首次营养液滴注速度不宜过快,以25 mL/h为宜,若患者未出现腹泻或胃肠道胀气,第二天可将滴入速度增加至100 mL/h,1000~1500 mL/d;⑤ 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清醒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每项临床操作的目的,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的认知水平,在取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方能开展,积极的鼓励、支持患者,增强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同时指导患者通过阅读书包、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分散对气管切开的注意力,改善不良情绪。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肺部感染发生率、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焦虑情绪使用Zung焦虑度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抑郁程度使用Zung抑郁度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护理前后SAS 评分、SDS 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肺部感染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χ2检验,护理满意度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护理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 评分和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治疗呼吸不畅且病情严重患者最为有效、直接的治疗方式,其可有效辅助患者呼吸。但是由于手术过程中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造成患者并发症较多,部分患者会出现肺部感染,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给予患者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提高气管切开术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是十分有必要的。综合气管管理措施通过给予患者气道湿化干预,有利于对患者气管壁的保护,同时给予患者吸痰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指导,可提高患者过程中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再者通过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 评分、SDS 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综合气道管理可有效改善气管切开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情绪,对于降低肺部感染和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辉. 综合气道管理在气管切开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 医药前沿,2015,9(05):342-343.

[2] 陈丽.综合气道管理在气管切开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18):1734-1735.

[3] 刘媛,李兰华,王媛.综合气道管理在气管切开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9):2018,220.

论文作者:贺枚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综合气道管理在气管切开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贺枚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