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下睑缘切口入路在上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李正红

42例下睑缘切口入路在上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李正红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资料对下睑缘切口在治疗上颌骨骨折中的优缺点分析总结;方法:运用下睑缘切口对上颌骨骨折进行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从而恢复面部良好外形及功能;结果:下睑缘切口患者除1例术后切口感染外,其余患者均一期愈合。术后轻度睑外翻3例,均在半年内自行恢复。患者出院前恢复正常咬合关系,面部畸形得到改善;结论:下睑缘切口是修复面上2/3骨折特别是眶下壁骨折的重要手术入路,规范设计和操作此切口入路能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下睑缘切口;上颌骨骨折

【中图分类号】 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上颌骨骨折在面部骨折中较常见,随着人们对面部美容要求越来越高,切口小,瘢痕不明显是每一个患者所期望的;下睑缘切口入路已经成为治疗上颌骨骨折常用手术切口;但是由于下睑缘解剖特点及手术操作原因术后可以引起睑外翻等并发症;因此熟悉掌握其解剖特点和术中规范化操作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资料和方法

1.1统计2008年5月~2012年12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上颌骨骨折或合并其它面上2/3骨折的病患共计42例。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16~71岁。其中单纯上领骨骨折的4例(9.52%),单发颧骨或颧弓骨折5例(11.90%),上颌骨合并其它面上2/3骨折33例(78.57%)。造成骨折的原因有高处坠落伤,重物砸伤,车祸,拳击伤等。

1.2临床表现

主要有面部肿胀畸形和皮肤挫裂伤,上颌骨骨折多伴颧骨、颧弓及周围面骨复合骨折,并伴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及咬合关系紊乱;眶下区皮肤麻木,复视、溢泪等。合并眶骨骨折致眶周水肿、结膜充血,严重者眼球擦伤致视物模糊、视力下降。

1.3手术方法

常规方案为上颌骨骨折切复内固定+颌间牵引+颅颌绷带固定。手术入路为下睑缘切口,口内前庭切口,原伤口切开,眉外侧切口;下睑缘切口设计为睫毛下2mm,切口可以向外延长,切开皮肤,游离皮下,分离眼轮匝肌深层,在眼轮匝肌的眶隔前部和睑板前部切开眼轮匝肌,切至骨膜,切开骨膜向下分离,显露骨折断端,注意保护眶下神经,行解剖对位后置微型钦板固定;创面彻底止血,行皮肤分层间断缝合,置胶膜引流条一根于创口内。

2结果

2.1通过统计发现上颌骨骨折单发发生率相应较低。面上2/3骨折往往是合并两处或两处以上骨折。上颌骨骨折合并其他骨折时常见部位为颧骨、颧弓、眶外侧壁、眶内壁、鼻骨、额骨等。

2.2面上2/3骨折行切复内固定时单纯下睑缘切口应用比例较低,仅占总数的11.90%。下睑缘切口主要用于上领骨眶下壁骨折。多数面上2/3骨折可通过口内上领前庭沟切口附加下睑缘切口、眉弓切口解决。眶下壁骨折口内前庭沟切口无法充分暴露时需行下睑缘切口。其中单纯下睑缘切口5例,单纯口内前庭沟切口8例,眉弓切口4例,复合切口25例。

2.3下睑缘切口患者除1例术后切口感染外,其余患者均一期愈合。术后轻度睑外翻3例, 半年内自行恢复;眶周肿胀瘀血33例,面部轻度畸形6例,咬合关系不佳4例,在患者出院前均恢复正常咬合关系,面部畸形得到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3.1下睑缘切口的解剖要点

下眼睑皮肤薄,皮下脂肪少或无,该区域避免暴力牵拉及钝性分离,以免造成术后肿胀,眶周瘀血,结膜充血症状[1];睑板前眼轮匝肌纤维纤细、致密,与真皮有较致密的纤维连接,与深面的睑板亦紧密相连;Lowe JB 3rd等研究发现,控制睑部眼轮匝肌的面神经分支没有一支是主分支[2]。故在此处的锐分离不会造成反射性闭睑困难。眶隔位于眼轮匝肌后方,眶隔内脂肪前方,为多层膜状结构。眶隔由眶下缘向上延续至下睑板下2.5~3.4mm处,与下睑缩肌(亦称囊性睑板筋膜)融合,再附着于下睑板下缘;它在眶下缘与眶骨膜融合的部分称为弓状缘[3],弓状缘向上掀起眶隔,可见内、外两个脂肪团,为眶隔脂肪,两个脂肪团通过下斜肌相分隔,各自有疏松网状结缔组织包膜包裹这就是眶隔膜[4];眶隔膜的破裂容易导致眶隔脂肪病出,从而形成眶脂肪病出型眼袋。

3.2下睑缘切口优缺点对照

优点:1.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具有美容效果,年轻患者易接受2.术区暴露明显,可以直视下进行复位固定3.切口简单易操作,节省时间4.可单独应用于眶下壁骨折[5]5.能有效地解决颧眶复合体骨折

缺点:1.如操作不当易造成睑外翻等并发症;2.术后留有不明显瘢痕,不适用于瘢痕体质的人3.手术精度及技巧要求高;必需对眶周解剖熟悉掌握

3.3下睑缘切口并发症及其处理

1.眶周肿胀,皮下淤血,结膜充血是最常见并发症,主要是因为手术粗暴,术区没有充分止血所致,据GregnryR.D.介绍:手术完成后18小时内冷敷可以最大减少术后血肿并发症的发生[6].

2.术后感染:术中无菌操作最为关键;预防感染术后应用抗生素,局部应用抗生素眼药膏或滴眼液;如果发生感染应清除感染病灶,局部换药及全身抗菌素应用。

3.睑外翻:睑外翻是下睑缘切口较严重并发症,可以直接影响术后美观;术中应准确切开切口,操作轻柔,保护眶隔膜,避免眶隔脂肪漏出,应用细针细线缝合;如出现睑外翻症状,应观察3~6个月后再决定是否手术[7]

综上所述,下睑缘切口入路治疗上颌骨骨折为有效的手术方案,联合口内前庭沟及眉弓切口在面上2/3骨折中已被广泛应用,术者应熟悉掌握眶周解剖结构,严格按照手术操作步骤进行,动作轻柔,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参考文献

[1]RoccaRD,(李冬梅译).眼整形外科:手术设计与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80一89

[2]Lowe JB 3rd,CohenM,HunterDA,MaekinnonSE.Analysis of the nerve branehes to the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of the lower eyelid in fresh cadavers. Plast Reconstr Surg.2005Nov:116(6):1743-9:diseussion1750-1.

[3]李美玉 王宁利 眼部解剖与临床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p64

[4]Edard Ellis, Miehael F Zide, Surgieal Approaehes to the Faeial Skeleton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5

[5] Glassman RD, Manson PN, Vanderkolk CA,Iliff NT, Yaremchuk MJ, Petty P,Defresne CR,Markowitz BL.Rigid fixation of internal orbital fraetures.Plast Reconstr Surg.1990 Dec:86(6):1103-9;discussion1110-1.

[6]Gregory R.D.EVANS Operative Plastic Surgery.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P171一172

[7]蒋幼芹.眼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论文作者:李正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12月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3

标签:;  ;  ;  ;  ;  ;  ;  ;  

42例下睑缘切口入路在上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李正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