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隐性失业问题_压力管理论文

论隐性失业问题_压力管理论文

隐性失业问题述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由于特殊的国情,目前我国的隐性失业问题比显性失业问题更为突出和严峻。显性失业的消极后果主要由失业者个人承担,而隐性失业的消极后果则主要由国家和企业承担,它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降低了企业的有效工时利用率,增加了企业产品的成本,阻碍了收入差距的拉开,涣散了企业的斗志。尽管隐性失业存在着这些危害,但它的公开化、显性化又不能操之过急。近年来所实行的解决隐性失业问题的政策存在着严重弊端,政府部门和有关学者还需要在实践中探讨新的、更加科学的解决隐性失业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隐性失业 伪装就业 边际产量 显性失业

失业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最严重的经济问题和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我国的失业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由于特殊的国情,目前我国的隐性失业问题比显性失业问题更为突出和严峻。所谓隐性失业,又被称为潜在失业,是指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只有形式上的结合而没有内容上的结合或结合得不充分、不合理的现象。其典型特征是:劳动者名义上就业了,实际上却很象失业或半失业,因为他们在就业岗位上要么无事可干,要么无充分的工作可干。除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我国的隐性失业大致上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就业不足,这源于企业的开工不足,如因原材料缺乏而“等米下锅”,因供电供水跟不上而被迫停产或半停产等;二是低效率和冗员,这种情况又称为“在职失业”。隐性失业实际上是伪装就业。在我国隐性失业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都大量存在。随着经济结构的变革、新的市场经济关系的建立、市场经济机制的健全,隐性失业将逐渐地转化为公开失业。

通常所说的“三个人的活五个人来干”就属于典型的隐性失业、在职失业。某项工作本来只需要三个人就能干,实际上却投入了五个人,在形式上工作的五个人中,就有两个处于隐性失业状态。从理论上说,在短期内,如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固定不变,只增加劳动的投入量,其边际收益必然出现递减趋势,当劳动投入的边际收益为零或负数时,此时所追加的劳动投入都算隐性失业,因为此时追加的劳动投入对生产没有贡献、甚至有害,减少这些劳动投入,生产不但不会下降,还可能上升。这样,边际产量的零便成为计算生产中隐性失业的最小口径。如果从厂方雇佣劳动的原则来看,计算隐性失业的口径就更大。厂方雇佣劳动的原则是:劳动的边际收益=劳动的边际成本。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增加劳动雇佣就会使利润增加;如果前者小于后者,追加的劳动雇佣就会使利润减少,也就是说,此时应减少劳动的雇佣。只有在二者相等时,厂方才从所雇佣的劳动量中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把能够得到的利润都得到了。按照这一原则,凡是追加的劳动雇佣,其边际收益尽管大于零,但只要小于为此所追加的成本(即边际成本),这一单位的劳动雇佣对厂方来说便是无效率的,因而是多余的。也就是说,在现有的劳动投入量中,尽管其边际收益大于零,但凡是小于边际成本的部分都算隐性失业。例如,在现在投入的120个单位的劳动中, 其边际产量大于零,按第一口径计算,不存在隐性失业,而按第二个口径计算则存在。假定当劳动投入到第100个单位时,其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 都是10元,从此以后所增加的劳动投入,其边际收益都小于10元且递减,这样,从第100个单位以后所追加的20个单位的劳动, 尽管其边际收益仍大于零,但都小于边际成本10元,因此都算作无效率的投入,在已投入的120个单位劳动中,这20个单位就属隐性失业。从理论上说, 根据所建立的生产函数,均可按上述两种口径计算出隐性失业的数量。据有关方面的保守估计,我国目前国营企业隐性失业人数约在1500—3000万人之间,这意味着从现有职工人数中撤出1500—3000万人,产出量最起码不变,甚至还会上升。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通过优化劳动组合,裁减大量富余人员,生产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上升,这对上述理论做了最好的注脚。

我国的隐性失业和显性失业长期并存。70年代末期失业问题以显性为主要表现形式;经过80 年代前半期劳动制度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 80年代中期显性失业率大大降低,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又把隐性失业问题充分暴露了出来;80年代末期,隐性失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经济的收缩(治理整顿)和城镇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又使显性失业率在90年代初期上升到8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高点。隐性失业和显性失业并存造成“失业”和“空岗”相互交织,呈现出“就业难,招工也难”、“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复杂局面,尽管隐性失业和显性失业并存,但二者的分布范围却不相同,在各自的作用范围内,失业压力被分割到不同层次的对象身上。显性失业压力在劳动力资源中的分布:第一层次是城镇新增劳动力,他们成了失业压力的首批承受者;第二层次是非国有企业的在业劳动力,其中私营企业劳动者和个体劳动者经营的不稳定使他们最容易承受失业压力,集体企业的劳动者往往在企业破产的时候才会失业;第三层次是国有企业的在业劳动力,这部分人过去几乎没有什么失业压力,并且按照不同的身份从临时工、合同工到固定工,失业风险依次递减,直至为零。在传统体制下,隐性失业压力由政府财政负担,改革以后则在企业中不均衡分布:国有企业承受的隐性失业压力最大,集体企业次之,私营企业则几乎没有这种压力。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的分割运行,使失业压力的局部矛盾难以传递到劳动力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中去,而是长期聚集和沉淀在部分劳动者和部分企业身上,形成持久的局部效应。

如果说,显性失业的消极后果主要由失业者个人承担,那么,隐性失业的消极后果则主要由国家企业承担。正如有的学者已经指出的:“隐性失业的危害已经远远地超出损害企业经济效益的范围,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民主以及改革开放的严重障碍。”

首先,隐性失业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有人算了这样一笔帐:每安置一个城镇劳动力到全民企业,国家要拿出1万元, 安置到集体企业也要0.8万元,按一年安置600万人计算,耗费资金达400—500 亿元。 1500万隐性失业者白拿工资、奖金、福利、 劳保, 保守地按每人每年3000元计算,一年也要花450亿元。 两项加在一起相当于国家预算内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

其次,隐性失业使企业的有效工时利用率大大降低。权威部门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工业企业平均每人每班的有效工时只接近6小时, 这还是参照50—60年代的劳动定额计算的。石家庄市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曾指出,在实行“满负荷工作法”以前,即使企业任务饱满,全厂工人的有效工时也不到2小时。

第三,隐性失业使企业的工资成本中包含了虚假的夸大部分,从而增加了单位产品成本,降低了劳动生产率。据日本经济界人士分析,中国企业劳动生产率只及日本的十分之一,原因除了技术和设备落后外,主要是企业冗员太多。工资成本中的虚假夸大部分还使价格体系缺乏合理的成本基础,增加了企业的奖金祝福利支出,直接导致消费基金的增长和社会总需求的膨胀,从而使价格改革的风险大大增加。

第四,隐性失业阻碍了收入差距的拉开。因为冗员的大量存在迫使企业现有的收入必须在更多的职工之间进行分配,“僧多粥少”自然不允许拉开收入差距;劳动力配置结构的钢性意味着职工不具有重新选择工作岗位的机会,于是只能用收入均等来弥补工作机会的不平等。

最后,隐性失业给企业带来的不是竞争向上,而是松松垮垮。一方面,企业内严重的人浮于事使得职工之间忙闲严重不均,造成职工在工作的舒适性方面进行攀比,弱化了职工勤奋劳动的意识;另一方面,企业内某些工作条件较差的岗位和工种成了企业内劳动力流动的“死角”,只能通过外聘劳动力加以弥补。这两个方面均助长了职工的“贵族化”倾向,导致企业培养出的有技术又勤奋的工人远不如图安逸怕艰苦的工人多。严重的人浮于事造成职工之间缺乏竞争压力和提高效率的压力,职工必然没有提高生产技能的紧迫感和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隐性失业所带来的这种不健康的社会意识还在向下一代延伸。长此以往,我国公民的价值观必然发生畸变,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面临着在懒惰涣散的气氛中日趋退化的危险。

尽管隐性失业存在着上述危害,但它的公开化、显性化又不能操之过急。这是因为,显性的失业率指标不仅仅是反映失业水平的指标,而且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含义——它还是社会困苦程度的一项基本的衡量指标。现代市场经济学认为,失业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问题;现代经济中的最大浪费是高失业期间的损失。当失业率很高的时候,不仅资源被浪费掉,而且公民的收入减少,经济的痛苦会影响到人们的情绪和家庭生活。西方社会学家的调查统计表明,“生活事件”会引起当事人产生紧张感,而失业引起的劳动者的紧张感程度,仅排在配偶死亡、被捕人狱之后,如果配偶死亡的指数为100的话,那么被捕入狱为66, 失业为49。在我国,显性失业率的提高也反映着城镇职工社会困苦的增加。而且,由于我国失业保障制度尚在建立期间,由此而引起的职工社会困苦程度就会更为严重。从发放失业救济金的情况看,1991年发放救济10万人,1992年34万人,1993年猛增到100万人。显性失业人员的增加, 使得失业保险金严重不足。1994 年很多地区失业保险金已经收不抵支。 100万的显性失业人员就引起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果把成十倍甚至成几十倍的企业富余人员均纳入显性失业人员中,那将带来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隐性失业人口基数大,失业率每增加0.5个百分点, 就意味着几百万人失业。因此,中国城镇职工失业比率进一步明显化、公开化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至少需要数年时间。

在目前的中国,隐性失业的明显化、公开化不能操之过急,还有一个特殊原因。长期以来实行的保障就业政策,现在转变为不保障就业而保障失业,广大职工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薄一波同志曾经回忆说,建国初期工商业困难,失业工人增加,做好失业救济和安置工作就成为当时党和政府的一件大事。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都直接过问,亲自处理。1950年中共中央连续三次发出指示,对失业工人的救济作出规定。现在看来,这些规定有利有弊。从积极方面说,安定了失业者,使他们看到新旧社会不同,因而从内心拥护人民政府。从消极方面说,政府从此背上了统一安排所有失业人员生活和工作的沉重负担,并一步一步地演变成一种由国家包下来安排劳动就业的制度。应当说,这种由国家包下来安排劳动就业的制度,源于一种公有制的观念,认为国家所有制或全民所有制便一定要保障职工就业。生产资料是公有的,职工尽管不能使其分解而各享其用,但可以享有就业岗位、岗位待遇,以至于享有养老保障。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动摇了几十年来形成的上述观念,职工可能会面临失业的困扰,由此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失业在更深刻的经济意义上,意味着一部分劳动力暂时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而从事劳动。中国工人与西方工人不同,企业的资产虽然不能各自取为家用,但他们作为所有者的一分子并非与生产资料毫无瓜葛。因此,对中国失业职工尤其要有步骤地、切实地提供失业保障,在这个过程中操之过急有百害而无一利。

近年来所实行的解决隐性失业的政策,牵涉人数最多的有两条:一是兼并,二是企业“自我消化”——主要是自办第三产业。实践证明,这两条政策均有弊端。

兼并这种做法确实使不少隐性失业工人“重新就业”。但是,目前企业兼并以行政搭配居多,搭配的结果使优势企业背上了债务和人员的包袱,发展速度减慢,这可能造成其产品在新的竞争中失去优势。现在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往往取决于少数几个优势企业的经营成败,以牺牲优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来降低社会失业率,肯定会从总体上减少社会就业机会。所以硬性兼并只会导致就业之路越走越窄。

由企业自办第三产业,是目前最大限度地解决冗员的最可行办法。但在实施中,这一办法已经遇到困难并已产生一些不良后果:首先是服务需求不足。成百上千个重复的服务点进行低水平的竞争,导致其中的大多经营不善甚至倒闭。母企业因无法摆脱对人员和资本的最后责任,也缺乏积极性。其次,企业安置富余人员不愿作出大量的投入,而较多地选择就业成本较低的零售、饮食等简易服务业,这是个体和私营企业的集中地带。由于企业自办服务业享有税收上的优惠,并且得到母企业资金、能源、材料上的帮助,因而使原有的个体、私营的简易服务业受到了不公平竞争的压力,并造成了或有可能造成新的社会失业,而这些失业者是失业救济范围之外并且是最富市场竞争力的人。这种结果、前景和我们发展市场经济的初衷显然是背道而驰的。第三,采用这种离岗不离厂的办法,企业领导并未摆脱对冗员和违纪职工的管理,下岗工人也没有摆脱原来的社交圈所造成的心理压力,这既没有化解工人和管理层之间的矛盾,也不利于厂长集中精力抓经营。

综上所述,硬性兼并和“自我消化”不能作为全面和长期的政策来解决隐性失业问题,这两种方法不但没有促进劳动力的市场化,反而使得失业向更隐蔽的方向发展,这对形成劳动力市场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政府部门和有关学者还必须在实践中探讨新的、更加科学的解决隐性失业问题的办法。

On Indistinct Unemployment

Zhang YuejinAbstract Due to particuiar national conditions,the problem of indistinct unemployment is,at present,becoming more perp-lexing.As the passive consequences of distinct unemploymentmust be taken by individuals,the nation and enterprises haveto accept the passive consequences of indistinct unemployment,which will,as a result,affect the state revenue,reduce therate of effective working-time utilization,increase the costof products in enterprises,hinder the advancement of incomedifferential and sap the morale of enterprises.Despite thefact that these harms in indistinct unemployment do exist,the indistinct unemployment shouldn't be made obvious toohastily.In recent years,many drawbacks can be seen in thepolicy of solving indistinct unemployment problems and thegovernment and experts still have a lot to do in seeking fornew and scientific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indistinctunemployment.

Key words indistinct unemployment; camouflage employment;marginal production;distinct unemployment

标签:;  ;  ;  

论隐性失业问题_压力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