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民族地区农村科技推广的若干问题_科技论文

新时期民族地区农村科技推广的若干问题_科技论文

新时期民族地区农村科学技术普及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几个问题论文,科学技术论文,民族地区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技术普及既是民族地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又是民族地区科研的继续和学校教育的补充。大量事实证明,科学技术普及不但是民族地区发展生产、振兴经济、治贫致富的得力措施,而且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消除蒙昧的锐利武器,同时能有效地提高民族地区广大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培养和造就各类人才,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时期,既给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又对民族地区科普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创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的新局面,对科普工作紧迫性、难点和对策的进一步探究,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 新时期民族地区农村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紧迫性问题

当代科技发展迅猛,科技进步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力和决定性力量。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产业高次化、产品科技含量高密化和科技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的趋势,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大幅度增加,据统计,发达国家本世纪初为5~20%,本世纪中叶上升到50%,80年代上升到60~80%。(注: 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P57—58。)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力的作用。“九五”时期到2010年,是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关键之一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所在就是要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科学技术的普及是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程,对民族地区农村而言更具有紧迫性。

(一)科普工作是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农村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十分困难,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关键还在于民族地区农民文化科技素质整体偏低和科技人才缺乏。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全州农村劳动力文盲占20%,青壮年文盲3万多人,小学文化程度占51%, 初中文化程度占23%,高中文化程度不足6%。 农业技术人员每万农户有24人,每万亩耕地有3.7人;一般科技人员,全州平均每万人中有10 人,只及湖北省平均水平的29%(注:黄汉江,孟立军著:《湖北民族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P133。)。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以农立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民族地区更是如此。可以说,民族地区的成与败,进与退,兴与衰,关键在于如何发展、开发、利用、部署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智力和能力,尤其是广大农村的智力和能力。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大体上是从四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现实的经济力量(如GNP、支柱产业、企业力量等等); 二是技术力量;三是科学优势;四是教育和国民素质。这都与人的素质密切相关。对未来研究极富权威的“罗马俱乐部”总裁奥雷列奥·佩西断言:“人类命运所依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类素质——不仅是某些杰出人物的素质,更重要的是星球上几十亿人民的普通素质。”(注:奥雷利奥·佩西著:《人类的素质》,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P25。)同时, 他还在其报告《未来一百年》中指出:“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提示未来,有一点必须首肯——未来是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注:转引自解思忠著:《国民素质忧思录》,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P4。)建国几十年来,民族地区在追求脱贫致富的历程中对“物”予以很大的关注,成绩非常显著,而“人”的建设——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相对被忽视,至今少数民族文盲、半文盲仍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0%以上,民族地区经济始终走不出“发展—徘徊—发展—徘徊”及民族地区农村扶贫攻坚“脱贫—返贫—脱贫—返贫”的怪圈。这种徘徊不前的状况,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一种“文盲效应”或“低素质效应”。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自然相当丰富,但如果不及时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加以武装,那么,丰富的资源无疑就会成为农业现代化巨大而沉重的包袱。农村科学技术普及是提高广大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科普工作是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人类近代以来,以技术革命为先导,世界经济经历了三次高增长期,迄今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诸要素中的贡献已占一半以上,成为第一重要或说决定的因素。对于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奇特作用,经济学家熊彼特早年提出了创新推动论。他认为是技术创新在推动经济周期性的发展,也就是说技术创新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保罗·罗默教授进一步提出四要素的经济增长理论,其核心思想是把知识作为经济增长更重要的要素。他认为,①知识能提高投资效益;②知识需要投资;③知识与投资存在良性循环关系,投资促进知识,知识促进投资。他的四要素理论把知识分解为两个可量度的要素,即人力资本(以受教育的年限衡量)和新思想(用专利来衡量)。其中,知识最为重要,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如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说: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个公司竞争的决定因素。中国科协科普研究中心主任袁正光教授指出:“就知识而言,任何国家都不具有任何‘自然的’优势或劣势,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教育、素质、机制和管理。”(注:卢先诚等主编:《现代科技系列报告文集》,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宣传部印(内部资料),P85。)

同国际先进水平比,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要落后10~20年。以美国为例,从三四十年代起,美国就开始了农业的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进程,50年代已形成了合理的农业区划和农业经济带。虽然美国的农业人口总数只占2%,但美国是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其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供出口。在从事农业人口中,按种养加分类,其中从事加工业的占35%,如美国柑桔总产值的85%靠加工业。科技在美国农业中的增产份额40年来(1948~1988)平均占52%(其中40%靠技术,12%靠劳动者素质),近十多年来都在60%以上。(注:卢先诚等主编:《现代科技系列报告文集》,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宣传部印(内部资料),P175。)而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始于70年代末,起步晚了近半个世纪,到目前为止,农业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份额仅为35%左右。(注:殷登祥等著:《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P137。)民族地区农业科技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就更大了。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文盲率高;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状况较为普遍;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速度缓慢,效果欠佳,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尚未解决温饱,摆脱贫困。据1993年的抽样调查,民族自治地方农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696元,仅为当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左右。 国家八七扶贫攻关计划中共列入贫困县、旗(市)592个, 少数民族贫困县、旗(市)就有257个,占贫困县、旗(市)总数的43.4%。(注: 国家民委经济司等编:《中国民族统计年鉴》(1949~1994),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P319—322。)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民族地区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将进一步以加速度拉大,并且与其它发达地区一样还面临着三个不可逆转:人口增长在短期内不可逆转;耕地减少不可逆转;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对农业的需求增长的不可逆转。从目前形势看,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靠国家进行大量投入不现实;农民致富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不可能。因此,只能走依靠科技进步的路子,尤其是进一步突出农村科普工作这一重心,通过坚持不懈地在农民中开展扫文盲、扫科盲,使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中能入脑入耳入心,从愚昧中解放出来,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振兴的潜能才会发挥出来。

(三)科普工作是加强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疑必须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但必须有相应的高度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才能有可靠的智力基础、精神力量和正确的发展道路。科普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科学教育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在科学教育文化建设方面,科普工作可以传播多种现代教育文化知识。作为大文化的概念,现代文化应当包括现代科学。另一方面,从认识的基础来说,现代教育和现代文化又必须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通过科普工作传播的现代观念意识,构成了现代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础,科普工作是宣传现代意识、传播现代观念、推广科学方法的有效工具。民族地区广大农村要破除封建迷信,清除反科学、伪科学的东西,摆脱蒙昧的困扰,要培养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光靠空洞的说教还不行,必须结合本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现代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传播结合起来,才会收到理想效果。

二、新时期民族地区农村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难点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八五”时期,由于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部门、团体通力合作,广大科技、教育、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民族地区科普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科普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科普组织网络正日益健全,全民科技意识不断增强,科普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社会化的轨道,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科技示范带头人。虽然科普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与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还相差甚远,民族地区广大群众的文化科技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封建迷信、反科学、伪科学的东西时有抬头和泛滥,严重影响着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科普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难点,主要是:

(一)思想观念落后,科普工作位置摆得不正。当前,民族地区不少同志在科普的意义和作用认识问题上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往往只看到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成果的价值,而忽视了传播普及对推广应用这些成果的媒介、桥梁作用,不了解许多科研成果和引进技术,之所以能在生产上发挥巨大作用,创造亿万财富,正是由于广泛传播普及的结果。以这几年在提高农业生产上发挥巨大作用的地膜覆盖技术来说,这是一项从日本引进的实用技术,1979年引进后经过3年试验示范,1982 年开始在全国广泛宣传推广,到1986年已在5100万亩土地上使用。仅据1985、1986两年的不完全统计,共增加农业产值33亿元,增加稻谷167 万吨,皮棉61万吨,花生34万吨,蔬菜284万吨,瓜类157万吨,并使我国不少作物的适宜种植区由南向北推进了500~1000公里。(注: 向进青等主编:《燎原》,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印(内部资料),1995年,P139。)这足见科技普及推广之功效。可以说,建国以来,除了杂交水稻这项科研成果外,还没有一项农业科研成果能取得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这些主要是推广、普及工作的成效。不仅如此,通过推广、普及工作要获得大量的信息反馈,又促使我国的科技人员在消化吸收这一引进技术的过程中,有所创新,有所提高。大量的事实说明,探索与传播,研究与推广,提高与普及本是发展科学技术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必须相辅相承,相得益彰,切不可厚此薄彼。二是习惯传统的生产方式,认为眼前重要的是保脱贫、保吃饭,“生产是今天,科技是明天,教育是后天”,科普工作是一项软指标,无底洞,抓与不抓无关大局。由于在科普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上存在种种偏差,致使科普工作关心、重视不够,支持不力,科普工作未能列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最终造成科普工作困难重重,效益低下。

(二)投入严重不足,科普工作“无米之炊”难为。按各民族地区关于加快科普工作的意见,科普经费按人口计算,每人每年不少于5 分或1角钱,由财政划拨,科协掌管使用。 但大部分地区没能足额及时给予到位,严重影响了科普工作计划的有效实施。加之,各地银行信贷部门对科普项目未能实行专项贷款,开发性贷款又债台高筑,致使科普工作“无米之炊”难为——新技术、新成果无法引进和推广,示范基地难于发展。我们认为,造成民族地区科普经费投入普遍严重不足,财力短缺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的主要决策人的头脑中科技意识的“短缺”。

(三)组织网络不全,科普工作整体效果不佳。民族地区各地(市)、县基本上都已成立科学技术协会,但乡、镇一级组织尚不健全,有的地方甚至有线断、网破、人散的现象。从科普专业队伍来看,普遍存在知识老化、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人员不足,待遇低,工作成绩得不到社会应有的承认,缺乏成就感,积极性难于发挥,人心不稳等问题。从科普手段来看,活动阵地少,设备奇缺且陈旧、老化,手段落后。由于以上诸多原因,尽管有时科普活动也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不佳。

(四)缺乏有效机制,科普工作难于走出窘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经公布3周年。“意见”把科普工作明确规范为政府行为,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科普工作提高到议事日程,通过政策引导,加强管理和增加投入等多种措施,切实加强、改善党和政府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在“意见”的指导下,民族地区的科普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各级民族党政干部的科技意识不断增强,科普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和支持。但由于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机制,尤其是缺乏一整套与“意见”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文件,致使长期以来形成的在日常工作中重经济增长硬指标,轻科技工作的软指标;在科技工作中“重进步,轻科普”;在科普工作中“重科技知识和科技项目,轻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不良局面难于扭转。科普工作往往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窘境。

三、 新时期加强民族地区农村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对策问题

在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民族地区的科普工作如何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取得突破性进展,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和准确地把握新形势下科普工作面临的要求、矛盾和机遇,并且根据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加强领导。一切进步的社会变革,总是以改变观念为先导。“科技普及是经济腾飞的启动器”早已为无数事实所证实,然而,在民族地区不少地方从认识到实践远没有到位。讲重视科技往往只是摆在桌上,写在纸上,挂在嘴上,就是难于落实到行动上,搞经济往往只求规模讲“摊”大,不重内涵智力挖潜。农村科普何以流于形式?我们认为主要是两种错误思想观念在作怪:一是完全没有“吃透”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坐井观天,孤陋寡闻,看不到现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力,起到决定性作用。看不到“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源是资本,而现今社会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工业,大量的系统化的知识生产是经济社会的驱动力”。 (注:John Naisbitt,Megatrends: Ten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s,Warner Books,lnc.,New York,1982。) 部分领导两眼向上,等拨款,靠救济,要补贴的思维模式依旧没有大的转变,过份强调和追求资金和物资的“硬”投入,见钱见物不见“人”。二是偏离的当官观念。农村科普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由于农村投入的短缺,而科普投入又具有潜在性、长效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当地部分领导干部“为官一任”就不得不权衡如何“立竿见影”、“吹糠见米”地“造福一方”了。因此,转变观念必须牢固树立: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抓科普就是抓生产、抓经济、抓两个文明建设,科普投入,也就是生产性投入;发展是硬道理,依靠科技加快发展更是硬道理。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思想——抓科普就是从根本上为一方农民百姓造福;重视科技的领导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要有博大的战略胸怀,不图名,不图利,甘为人梯,甘为他“任”作嫁衣的奉献和牺牲精神,自觉地处理好为民造福的近期性与长远性、显性造福和隐性造福的关系。如果不具备这两条,别说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增加科普投入,就是有条件,也不可能去增加科普投入。

科普工作事关民族地区经济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民族地区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旺和民族强盛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发展科普工作,切实把科普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纳入到计划、规划中去。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省(区)、地(市)、县(旗)都要成立科普工作联席会,领导挂帅,有关部门参加,搞好科普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强化相关措施到位,及时解决好科普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将科普工作目标按年度进行分解,做到任务到人,责任落实,年终结帐,奖惩分明。科普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项领导工程。加强领导是开创民族地区农村科普工作新局面的有效保证。

(二)完善机制,增加投入。科普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需要相应的投入。科普工作既然是政府行为,各级政府就要切实挑起担子,负起责任,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要在规定要求的基础上逐年增加投入,确保科普经费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足额到位。科普投入的增加,不但有赖于各级领导干部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增强的科技意识,更要靠法制来加以规范。各级人大要加紧科普立法,加大科普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此外,还要将对科普工作的直接投入加以“硬化”,作为本届党委政府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在一定范围内发出通报。由于财政拨款也相当有限,还必须通过建立区域性科普工作基金会,面向市场,搞活基层科普组织,开展技物结合的有偿服务,兴办实体等,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以政府拨款,社会资助,自我筹集的资金支撑体系,形成科普经费收支的良性循环。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稳定和健全各级科协、学会、科普协会、厂矿科协和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等组成的科普网络体系,特别是县乡两级科普协会这一级机构及队伍的建设。通过出台一系列倾斜政策,使这支队伍提高素质,稳定情绪,发挥作用。鼓励和引导全社会积极配合、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发挥整体功能。

(三)强化科协职能,发挥综合枢纽作用。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政治性、群众性、科技性的统一是它的本质属性。其根本任务是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履行人民团体的职能;推动科技进步。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科协“五大”会议上指出的那样,要“进一步增强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意识,努力反映他们的呼声、要求和建议,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把科协真正办成科技工作者之家。”民族地区农村科普能不能搞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协的职能,尤其是起着承上启下的综合枢纽作用和第一指挥部的县级科协职能的有效发挥。然而,遗憾的是,民族地区一些县(市)级科协由于班子不得力、人员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经费不足、工作方法不当等原因,严重影响了科协职能的发挥。搞好县(市)级科协建设,强化其职能,在总体思路上要把握好如下几条:一是要自信、自尊、自强、自立,这是改变科协困境的思想基础;二是工作要敲到经济建设的点子上,这是开拓科协工作新局面的关键;三是要善于争取,运用条件和“造血”并重,这是稳固活力的保证。“要内强实力,外树形象”,存在决定价值,有为才有位,有位才能更好地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县(市)级科协综合枢纽作用的发挥,要以学会、协会、研究会为技术靠山,以科普报刊、影视、展览为媒介,以乡镇科普协会为纽带,以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为基础,以科技示范户和科技能人为主体的组织网络结构,同时针对现有的各种问题,从理论、政策、办法、措施、条件和手段、内外因素诸方面,进行研究和付诸实施,这是民族地区农村科普深化改革组织保证及关键部位的理智选择。

(四)适应经济发展,优选目标和模式。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第一步改革,调动了千百万民族地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农村经济发展展示出种种矛盾:迫切要求发展商品经济与缺乏商品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矛盾,强烈的致富希望与缺乏致富手段的矛盾;农村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与劳动者素质低下的矛盾。因此,民族地区农村科普工作目标的确立要坚持两个适应:即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适应改革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需要。始终坚持生产力标准,咬定提高农村整体国民素质这个关键。反思农村改革以来,民族地区农村远未由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跃迁,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人口素质没有大的提升。国外经济学家统计,从事农业生产的小学、中学、大学毕业生,分别提高劳动生产率40%、108%、300%。最近国内有关部门就文化与收入差异对4200个农户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993.22元, 高、初中为1741∶10元,文盲、半文盲和小学为1602.65元, 劳动力为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比高、初中组和文盲、半文盲和小学组高14.5%和24.4%,(注:余海波等:“农村亟需高素质的劳动者”,光明日报,1998年3月30日第4版。)收入水平与文化程度成正相关。科学是一种无限力量,劳动力也是一种无限力量,所以,提高素质,开发智力对劳动力资源的利用至关重要。针对目前民族地区农村劳动者素质低下和专业科技力量薄弱的现状,科协组织可以考虑通过内涵发掘和培养人才,如:开展“人才普查”以识才;进行“科技培训”以育才;“给能人命名”以重才;建立“科技示范户”以用才;发展“专业技术研究会”以放大人才,促进乡土科普大军的脱颖而出。(注:向进青等主编:《燎原》,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印(内部资料),1995年,P166。)建国以来,科普工作模式内涵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传播科学知识为主的启蒙性的宣传科普;以推广实用技术为主应用性的技术普及;进而跨入了知识科普、技术科普并重及内涵丰富的社会化全息式的大科普。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科普的发展,出现和孕育着两个浪潮,即适应农村第一步改革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科技致富、科技扶贫的需要,以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特征的第一次浪潮,正在孕育中的适应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以普及科学文明为特征的第二次浪潮,推动农村社会化大科普,服务农业产业化。我们认为,民族地区农村科普发展的基本模式应具备如下基本特点:第一,它是覆盖民族地区大农业的科普,并且渗透于生产各个环节和产加销全过程,争取全面效益,同农村发展商品生产紧密结合,服务于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总任务;第二,它是面向农村各行各业劳动者全员的科普,它以帮助农村摆脱愚昧和落后,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服务于提高劳动者文化科学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大战略;第三,它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普。对于当代全球性的问题,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能源危机,耕地锐减和地力下降等问题作出有效反应,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

标签:;  ;  ;  ;  ;  ;  ;  ;  

新时期民族地区农村科技推广的若干问题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