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水平与文献保障水平指标分析_图书馆论文

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水平与文献保障水平指标分析_图书馆论文

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水平及文献保障水平指标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水平论文,文献论文,图书馆论文,指标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引言

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全面展开,各高校纷纷加大了对图书馆的投入,图书馆也借评估的机会加强自身建设。《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于2002年颁布之后,各地区开始组织对图书馆进行新一轮的评估,教育部高校图工委还制定了新的《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1],并在全国征求意见。

无论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还是高校图书馆系统的评估,都强调对馆藏建设水平的评估。馆藏是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基础,正确评价馆藏建设水平,一方面有利于评价图书馆整体水平,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图书馆加强基础性工作。由于评估指标体系的导向性和表达馆藏建设水平的指标的局限性,高校和图书馆在准备评估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会造成巨大浪费,还会给图书馆将来的建设带来隐患。

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对学校发展提供文献保障的角度出发,分析现行评估方案中有关馆藏建设水平指标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馆藏建设水平内涵,提出对评估指标体系的改进建议。本文为了使两套指标体系中有关馆藏的指标含义不致发生混淆,使用“馆藏”、“馆藏建设”、“馆藏建设水平”等术语,而不使用目前常用的“文献资源”、“文献资源建设”等概念。

2、两套指标体系中有关馆藏指标介绍

2.1 《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与《本科教学评估指标》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使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2](简称《本科教学评估指标》)建立有7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共38个观测点,其中一级指标“教学条件与利用”中的两个二级指标之一“教学基本设施”把“图书馆状况”作为五个主要观测点之一,参考权重为0.2。该观测点又分为两个等级标准,即A级和C级。A级标准要求“管理手段先进,图书馆使用效果好”;C级标准要求“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新书量”两项指标达到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中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简称《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要求。以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为例,《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要求的合格标准是生均图书100册,生均年进新书量4册。

2.2 《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

新的《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从办馆条件、文献资源建设、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读者服务、科学管理五个方面对高等学校的办馆水平进行全面评价。这五个方面都作为一级指标。其中,“文献资源建设”下设4个二级指标,即馆藏、加工整序、保存维护、资源共享。

馆藏这个二级指标又下设3个三级指标。第一个是馆藏情况,权重为0.3。对中外文书年更新率、中外文现刊订购量作了要求。第二个指标是生均文献量,权重为0.5。生均文献量要求达到教育部《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中的要求。生均年购书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作了不同规定,如研究生要求达到5册,本科生为4册,专科生为3册。第三个指标是文献资源特色,权重为0.2。文献资源符合本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的需要,可得50分。有长期积累、独具特色的资源,可得50分。

以上两套评估指标体系有关指标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套评估指标体系中有关指标比较

指标体系 对文献资源建设水平的评价指标

《本科教学评估指标》图书馆状况 A级标准 管理手段先进,图书馆使用效果好

C级标准 生均图书

生均年进新书量

馆藏情况0.3 中外文书年更新率:3%

中外文现刊订购量:与读者数之比为40%以上

《高等学校图书馆评 生均文献量0.5

生均册数

估指标》 生均年购书量

文献资源特色0.2 文献资源符合本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的需要,可得

50分。有长期积累、独具特色的资源,可得50分。

3、馆藏建设水平及其指标表示

3.1 现有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3.1.1 《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中两个观测点面临的困难

参加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学校纷纷对照《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标准,找差距,有针对性地加强建设。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我国的高等学校处于变化之中,这些变化会显著地导致观测指标的变化。

例如,很多大学把自身定位为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之一是研究生教育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学校定位的变化导致“折合在校生数”大幅度增加,原本达标的“生均图书”指标可能因此突然出现难以弥补的空缺。

假定某高校2003年有N册图书,折合在校生数为n,生均图书满足N/n=100的标准。2004年折合在校生数为n+k(k为折合在校生数的增量),生均年进新书4册,那么,2004年的生均图书应该是[N+4(n+k)]/(n+k),即N/(n+k)+4。表2给出k不同的情况下的生均图书。

表2 学生数量变化引起生均图书的变化

在校生增加量k 折合在校生数n+k 生均图书N/(n+k)+4 生均图书-100 N/(n+k)

(人)(人) (册) (册)

(册)

0

20000 104 +4 100

500

20500

101.56 +1.56 97.56

1000

2100099.24 -0.76 95.24

1500

2150097.02 -2.98 93.02

2000

2200094.91 -5.09 90.91

表2说明,如果2003年生均图书满足100册的标准,2004年的生均年进书量也符合4册的要求,折合在校生数量的变化会引起生均图书这个观测指标的不达标。折合在校生增加量达到2000人这样的规模是很容易发生的,例如,留学生扩招150人,博士生增加150人,硕士生增加200人,其他类型的学生规模保持不变,那么,折合在校生数会增加150×3+150×2+200×1.5=2050人。这样的事情在实际中确实发生了,以笔者所在的华中师范大学为例,按照2003年的学生规模和文献量计算,生均图书略超过100册。由于2004年留学生、研究生、部分专业本科生扩大招生规模,2004年折合在校生数达到23450人,生均图书马上下降到93册。这是由于增加的那部分学生不能只按照年进新书4册的标准购书,而要至少按照100册的标准为他们提供新书。假定折合在校学生增量为2050人,要达到100册的标准,按照30元的平均价格计算,必须额外投入2050×100×30=615万元。这意味着要用一年的时间补充应该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进行的文献积累,是很不现实的。

从文献保障的角度看,研究型大学扩招的高层次学生急需品种、形式、语种多样的学术性、专业性文献。但很多学校为了达标或创优,不得不舍本求末,把经费突击投入到购买大量并不需要的图书上面,造成惊人的浪费。

这只是学校定位变化导致学生数量增加造成的结果,实际上,目前中国的大学面临的变因太多,如院校合并、升级、专业调整等等。上述分析说明,“生均图书”这个观测指标显然不能适应变化,而且会对实际工作形成误导,甚至造成浪费和弄虚作假,该指标的设置是不科学的。

第二,学科特点决定了出版总量有限,部分专业性很强的高校图书馆在“生均年进新书量”上难以达标。

馆藏建设规模受出版规模影响,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年进新书总量受出版图书总量限制;二是出版量学科分布不均匀导致年进新书学科分布不均匀。出版量大的专业,可采集的文献就多;出版量小的专业,可采集的文献量就小。分析2001年全国各类图书出版统计资料[3],可以发现,该年新出版图书89950种,按中国图书分类法的22个大类统计,G类、I类、F类、T类出版数量最多,都在5000种以上,V类、A类、E类、X类、Q类出版数量最少,均不足400种。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门类齐全,不会受出版量学科分布不均匀的影响,但有些专业性很强的大学,即使资金充足,也无法在年进新书册数这一观测点上达标。有些学校为了达标,不惜花费大量经费和人力去采购并不需要的图书,甚至是毫无价值的“特价图书”,造成巨大浪费。这些资金完全可以用来购置昂贵但必需的外文期刊、数据库等。

第三,期刊和数据库类文献建设规模无法有效表达。

期刊,特别是外文期刊和期刊类数据库,往往占用图书馆的2/3以上的资金,但无论是对“生均图书”还是对“生均年进新书量”都贡献甚微,说明指标的设置不能全面反映图书馆文献建设状况。

上述分析表明,“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新书量”这两个指标是描述文献规模和投入规模的,无法表达出文献质量。即使是对规模的描述,也是不全面的。这两个指标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的困难,说明其设置是不合理的。

3.1.2 《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和其他几个常用指标的表达力分析

《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通过馆藏情况、生均文献量、文献资源特色三个三级指标对馆藏进行评价。

生均文献量通过生均图书册数和生均年进新书册数两个观测点测度。

馆藏情况通过中外文书年更新率和中外文现刊订购量与读者之比两个观测指标来衡量。前者反映文献更新率,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质量指标;后者反映的是期刊订购规模,是一个数量指标。

文献资源特色的涵义是什么?如何测度?《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对特色的涵义做了说明:文献资源符合本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的需要,可得50分;有长期积累、独具特色的资源,可得50分。前者说明了资源建设应该符合服务对象的需要,后者是对建设有特色资源的鼓励。但是这个指标没有经过量化,可操作性差,在实际执行中难以把握。“文献资源符合本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的需要”可以转化为符合需要或满足需要的程度,也就是文献满足率或文献保障率。

表3列出了对《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中有关馆藏的指标和其他常用的表示馆藏建设水平的指标的分析。从表中可以发现,凡是反映馆藏规模的指标都易于计算,但这些指标对文献质量的表达力都不强;而对文献质量表达力强的指标,计算都较困难。

表3 《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及其他常用馆藏指标内涵及表达力

序号指 标

内 涵

对规模的 对质量的 对变化的测算难

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 适应能力易程度

1

生均图书册数 现有馆藏规模 强无弱容易

2

生均年进新书册数 文献增长规模 强无强容易

3

中外文书年更新率 文献更新程度 强弱强容易

4

中外文现刊订购量 期刊订购规模 强弱强容易

(与读者比)

5

文献资源特色 符合需要的程度强强强

较困难

文献个性化程度弱

一般

很困难

6

读者需求满足率文献规模和质量强强强困难

7

文献保障率文献规模和质量强强强困难

8

生均图书经费 投入力度 强无强容易

3.2 馆藏建设水平的两种评价标准

人们对馆藏的评价长期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多即是好”[4],以对数量的评价代替对质量的评价。对馆藏建设水平的评价应该从规模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在一定规模的条件下,质量指标才能真正反映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水平。现在来分析一下两套指标表达的内涵。

从表1可以看出,《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使用A、C两级标准对图书馆状况进行评价。A级标准“管理手段先进,图书馆使用效果好”,评价的是管理手段和使用效益两个方面。C级标准所设两个观测点,就是“生均文献量”,评价的是馆藏情况。A级标准和C级标准是一种什么关系呢?“A级指标与C级指标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A级指标和C级指标相比,不是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质量上的增加。所以在考核的时候,只有达到C级才可以考虑A级”[5]。可以看出,《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从馆藏水平、管理水平、图书馆使用水平三个方面来评价图书馆状况,强调了馆藏水平的基础地位,并通过生均文献量来评价馆藏建设水平。

《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把文献资源建设作为五个一级指标之一,从馆藏、加工整序、保存维护、资源共享四个角度对文献资源建设水平进行全面评价。馆藏下又分三个三级指标,共五个观测点。其中,生均册数、生均年购书量、中外文现刊订购量是数量指标;中外文书年更新率、文献资源特色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馆藏质量。《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通过反映规模和反映质量的指标来全面评价馆藏建设水平。

3.3 馆藏建设水平的内涵及其指标表达

馆藏建设水平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第一,对文献资源的建设力度,即投入水平;第二,文献资源建设效果,即产出水平。图书馆评估方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系统评估法,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综合评估法使用最普遍[6]。根据这种方法,馆藏建设水平可以从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两个方面进行评估。投入水平反映学校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也反映了图书馆的工作条件。产出水平反映图书馆工作水平和成效。

作为衡量文献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应该满足如下五个条件:①可量化,易于测度;②可以衡量文献规模;③可以衡量文献质量;④适应性强,不因外在条件的变化而显著变化;⑤导向性强,根据指标体系开展建设活动,可以显著提高文献质量。

根据上述原则,可以设计出表达文献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如表4所示。

表4 文献建设水平的指标表示体系

评估内容

评估指标 说明

内 涵

投入水平1.图书经费占学校事业费的比例

同《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 学校对图书馆的重视程

2.生均图书经费

度;图书馆的工作条件

3.中外文书年更新率 同《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 图书馆文献建设工作水

4.中外文现刊学科覆盖率 现刊占相关学科期刊的比率 平和成效

产出水平5.中外文数据库学科覆盖率

数据库对学校学科的覆盖率

6.核心文献比例(非期刊类)

核心文献占总文献量的比例 投入产生的第一阶段效

7.核心期刊比例 现刊中核心期刊所占的比例 益—文献规模和质量

产出效益: 8.本馆文献满足率

可提供文献量/需求文献量×100%投入产生的第二阶段效

文献保障率 9.文献传递满足率

获得文献传递量/文献传递请求量×100% 益—对需求的满足情况

投入水平可以通过指标1图书经费占学校事业费的比例和指标2生均图书经费两个指标来衡量,这两个指标反映学校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和建设力度,导向性很强,可以引导学校改善图书馆的工作条件。产出水平反映的是图书馆开展文献建设工作的水平和成效,具体可以从产出规模、产出质量、产出效益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指标3—7表达的是投入产生的第一阶段效益,即文献规模和质量,是以文献为中心的指标,与使用情况无关。指标3表达的是文献更新率,可采用《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建议的标准值。指标4引导配置与学科相关的期刊,而且要达到一定规模。指标7引导订购高水平的核心期刊。指标5引导按照学科分布情况配置数据库,中文数据库应该达到完备即100%的覆盖率,外文数据库可以优先覆盖重点学科。学科覆盖率可以根据二级学科计算。指标6和指标7研究型大学均应达到80%以上,教学型大学可适当降低标准。外文期刊价格昂贵,标准可进一步放宽。

第1—7项指标除指标6难以测度外,其余各项的计算都比较容易。例如指标7就可以依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外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计算。指标6的测度较困难,可根据专家书目法测算,还可以把获奖作品收藏情况,如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在本馆的收藏情况,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学者作品收藏情况等,在测度核心文献比例时考虑进去。对普通学校而言,声像资料的收藏水平只需要达到欣赏的水平即可,但对专业院校而言,这类资料的收藏就应该满足“专业性、学术性、系统性、连续性”的要求。

指标8—9是投入产生的第二阶段效益,即对需求的满足情况,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指标,受服务系统效率的影响。指标9显然容易计算,但指标8的计算较复杂。

这套指标有利于引导图书馆按学科、专业特点配置资源,从而实现对教学科研活动的有效保障,提高文献建设水平。根据上述建议的指标体系,对前例中某高校图书馆的有关指标进行测度,发现该图书馆在学生人数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只需适当增加经费就可以在投入水平方面达标。但作为一所定位在研究型的大学,该校外文数据库还没有完全覆盖所有的学科,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完善中外文数据库的配置,而这些数据库的配置又对网络化水平提出了要求,因而应该加强图书馆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

评估工作对图书馆而言工作量很大,特别是馆藏评价,不仅牵涉到图书馆内部的多个部门,而且需要多方面专家的支持。但评估过程促使图书馆多个部门协同工作,促进了对隐性知识的开发;评估过程产生的数据和结果,又可以用来指导图书馆的工作[7]。总之,评估可以促进图书馆水平的全面提升。

评估工作应该偶尔为之还是经常性地进行?上述评估指标体系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每五年进行一次的评估。投入水平连续五年达标,可以让图书馆有充分的时间和经费开展深入的文献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而五年的时间,可以让图书馆既对馆藏作全面的评价,又能够根据评价结果采取适当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文献建设水平评估应该成为图书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经常性地开展、经常性地利用收集的数据和结果指导馆藏建设,可以促进馆藏水平的持续提高,“为明天建设更好的馆藏”。

3.4 文献建设水平、文献保障水平与读者服务水平

馆藏是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保障读者需求的基础,文献建设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文献保障水平,但文献保障水平的提高还有赖于读者服务水平的提高。文献保障水平一般通过文献保障率来度量。对于文献保障率,人们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早在1996年,伍纪南先生就在“文献保障率新论”[8] 一文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一指标的正确涵义。他认为,文献保障率应该反映图书馆对读者需求的满足水平,“馆藏对需求的满足程度越大,越说明文献保障率高。”“一馆满足需求的水平表现为文献保障率和服务质量二个方面:满足需求的水平(图书馆质量评价)=文献保障率×服务质量”。今天,“服务质量”的涵义还应该包括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系统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4、总结

上述建议指标体系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正如周远清同志指出的那样,“研究中国高等教育评价的时候就要考虑中国的现状、国情,要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估体系,或者说有中国特色的评估体系。”“评估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评估的结果要看是否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9]。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变革、发展之中,发展不平衡,这种状况还会延续一个比较长的时期,评估指标体系的完善也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问题,就应该及时地调整。好的指标应该促进学校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高等学校面对评估,应该从根本上把握评估的内涵是促进发展。平时不重视图书馆的工作,评估时仅从达标的角度对图书馆大规模增加投入,势必造成巨大浪费,不利于图书馆和学校的发展。“教育是农业。大学应该是人才成长的沃土,不是人才的加工厂,学生是主动地吸收养料,而不是被动地被塑造”[10]。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资源保障机构,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这份食粮应该是健康的、均衡的、营养价值高的。配置这样的土壤,需要学校的投入,也需要图书馆人长期的努力。依据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科学研究的需要,根据馆藏基础及地区或系统文献资源布局的统筹安排,制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这是图书馆努力的方向。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方面还要避免特色误区。什么是特色?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为特色而特色是一种浪费。资源需要积累,围绕学科建设馆藏,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标签:;  ;  ;  ;  ;  ;  ;  ;  

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水平与文献保障水平指标分析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